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0篇
  免费   74篇
  国内免费   266篇
化学   420篇
晶体学   4篇
力学   5篇
综合类   29篇
数学   155篇
物理学   257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35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43篇
  2013年   41篇
  2012年   41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41篇
  2007年   49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112.
113.
目的:检测与分析实验动物血液RBC(RBC·O2,RBC·CO2),Hb(HbO2,HbCO2)和人体皮肤表面流动血液氧化·还原状态的成像与未成像可见光谱领域OD值特征,并为该技术对白癜风病表皮黑色素颗粒检测中的应用尊定基础。方法:利用不同光谱技术和invitro和invivo检测手段,统计分析血液不同状态下波长与位置的OD值信息。结果:invitro检测:动物血液Hb·O2和RBC·O2两者在可见领域均有367,414(Soret带)nm与541,576(Q带)nm的吸收峰位;血液Hb·CO2和RBC·CO2均有432(Soret带)与和553(Q带)nm的波长吸收峰位;血液RBC状态和Hb溶血状态波长吸收峰位无改变,只是在氧化与还原状态下有完全独立的吸收峰位,血液RBC状态和Hb溶血状态波长吸光度OD值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浓度为1·5×107cell·mL-1的RBC·O2和Hb·O2在576nm的吸收峰位吸光度(y)与红细胞浓度(x)做成两条回归曲线:既,Hb·O2(b1)^y=0·05 0·983x;RBC·O2(b2)y^=0·127 1·934x,两者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invivo检测:在人手背皮肤表面ImSpector图像中RBC·O2状态在540,576nm,RBC·CO2状态在555和755nm处有吸收峰。选择(a:指甲,b:指,c:手背)三个点位分别进行波长检测,每点(n=10)545nm吸收峰的平均OD值,依次为0·83±0·001,0·73±0·001和0·62±0·001,其三处测定点的OD值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invitro检测的RBC与Hb两者波长吸收峰位不变,但吸光度OD值不同,认为RBC状态测定结果更接近于活体组织血管内原始状态。invivo检测对人体无任何侵袭与损伤,灵敏度高,测试时间短,并且同时获得被测样品的波长与位置信息画面等优势,有望表皮中黑素等有色颗粒的直接检测。  相似文献   
114.
低温/高温复合超导体的热稳定性的数值模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提出了一种高温超导体与低温超导体直接复合成混杂结构的复合超导体的导体模型.针对NbTi/Bi2223复合超导体的热稳定性进行了初步的理论模拟研究,结果表明低温/高温复合超导体的最小失超能远大于低温超导体,失超传播速度介于纯低温超导体和高温超导体之间,对于超导磁体的热稳定和保护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5.
本文介绍了一种用于超导储能(SMES)的失超信号检测系统.该系统采用电桥检测方法,以NI-6221数据采集卡和自制信号转接盒为硬件,在LabVIEW软件平台下完成对电桥信号的采集、显示、滤波和分析处理.实验过程中该系统工作稳定可靠,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16.
在不改变网络度分布的条件下,研究了推广的失活网络的同步行为. 应用特征值比R来衡量网络的同步能力,发现同步能力可以通过改变结构参数——激活节点数M来进行优化.特征值比R随M的变化非常敏感,激活节点数M越大,特征值比R越小,同步能力就越强,且在一定范围内遵循RM-2.0的幂律关系.通过引入结构微扰,该网络的同步能力也可以得到有效优化. 关键词: 推广的失活网络 同步 特征值比 优化  相似文献   
117.
液晶作为一种最有前途的平板显示材料,其分子在液晶盒内的排列特性对显示器件的设计及制作无疑是极为重要的。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研究分子排列特性的光波导方法--全反射光波导方法。将这种新方法与半泄漏波导方法进行了比较。通过计算机模式,发现新方法对液晶指向矢 的扭曲角、倾斜角及一些局域的变层更为敏感,非常适用于分析指向矢排列比较复杂的液晶盒样品。本文介绍了全反射光波导方法的基本原理、实验方法及其在研究液晶的排列特性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8.
用混合法制备了工业乙苯脱氢催化剂,考察了新鲜催化剂和使用34个月后的催化剂的催化性能,并应用多种表征手段详细研究了所制备的工业催化剂在使用前后体相和表面的变化情况.活性测试结果发现,催化剂使用34个月后,活性下降12%,消炭后催化剂活性有所提高,但很快又恢复到失活后的水平.表征结果发现,积炭、钾的流失和催化剂活性相的烧结都不是导致催化剂失活的根本原因,而助催化剂钾的不均匀分布和催化剂活性相中Fe3 的还原可能是催化剂失活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9.
浆态床合成二甲醚复合催化剂失活原因探索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在反应温度260℃、压力5.0MPa的条件下,对浆态床反应器中二甲醚合成复合催化剂的失活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Cu基催化剂失活较快是导致浆态床二甲醚合成催化剂不稳定的主要原因。通过分析Cu基催化剂在浆态床反应器和固定床反应器中的活性变化规律,发现在浆态床反应器中不能及时导出反应体系的H2O对催化剂的毒副作用导致了浆态床Cu基催化剂快速失活。对失活催化剂进行的TPR、XRD和SEM EDS表征结果可以看出,Cu粒子的长大和积炭是Cu基催化剂失活的重要原因,与已有文献报道不同的是并未发现明显的Cu元素流失。  相似文献   
120.
不同紫外光源下MnO2对TiO2光催化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动力学方法研究了3种紫外光源下MnO2颗粒物对TiO2光催化活性的影响, 使用的光源包括UV365/28 W, UV302/16 W和UV254/25 W, 实验用的MnO2包括α-MnO2, β-MnO2和δ-MnO2. 实验结果表明, 当水悬浮液中有MnO2颗粒物存在时, 在UV365/28W和UV302/16W两种紫外光源下TiO2光催化剂会失活, 而在UV254/25W紫外光源下TiO2光催化剂能基本保持稳定. TiO2光催化剂的稳定性与使用的紫外光源的波长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