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710篇 |
免费 | 228篇 |
国内免费 | 709篇 |
专业分类
化学 | 2198篇 |
晶体学 | 68篇 |
力学 | 24篇 |
综合类 | 42篇 |
数学 | 9篇 |
物理学 | 306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篇 |
2024年 | 27篇 |
2023年 | 46篇 |
2022年 | 61篇 |
2021年 | 55篇 |
2020年 | 47篇 |
2019年 | 53篇 |
2018年 | 31篇 |
2017年 | 45篇 |
2016年 | 55篇 |
2015年 | 50篇 |
2014年 | 107篇 |
2013年 | 103篇 |
2012年 | 92篇 |
2011年 | 78篇 |
2010年 | 73篇 |
2009年 | 98篇 |
2008年 | 91篇 |
2007年 | 113篇 |
2006年 | 111篇 |
2005年 | 113篇 |
2004年 | 126篇 |
2003年 | 109篇 |
2002年 | 85篇 |
2001年 | 88篇 |
2000年 | 93篇 |
1999年 | 88篇 |
1998年 | 88篇 |
1997年 | 74篇 |
1996年 | 67篇 |
1995年 | 51篇 |
1994年 | 60篇 |
1993年 | 40篇 |
1992年 | 29篇 |
1991年 | 52篇 |
1990年 | 50篇 |
1989年 | 47篇 |
1988年 | 14篇 |
1987年 | 12篇 |
1986年 | 4篇 |
1985年 | 1篇 |
1984年 | 7篇 |
1983年 | 8篇 |
1982年 | 4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6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1.
二苯甲酮/胺:紫外光固化涂料中的新型引发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与二乙胺的迈克尔加成反应,合成了一种新型叔胺衍生物,利用^1H NMR对其进行了验证。当该叔胺与二苯甲酮配合使用时,表现出很好的固化速度并能代替昂贵的光引发剂1173,使紫外光固化涂料的成本显著降低。同时,对该二苯安双分子引发剂的作用机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2.
53.
葡辛胺的催化加氢合成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系统地研究了以Raney镍为催化剂同呼正辛胺形成Schiff碱后催化加氢合成葡辛胺的反应,通过对反应条件的优化,特别是通过向反应体系中加入催化剂量的三乙胺,改善了催化剂的性能,降低了催化剂的用量,有效地抑制了副反应的发生,缩短了反应时间,反应产率达到70%以上,并对失活的Raney镍催化剂的再生进行了初步试探。 相似文献
54.
引入离子基团改善聚苯乙烯和热致液晶聚合物的相容性Ⅰ.热性能和形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DSC和SEM研究结果表明聚苯乙烯与一种热致液晶聚合物完全不相容。共混体系具有与组分无关的Tg,并且表现出明显的两相结构。将PS进行化学改性,随中和盐离子的变化有;酸式,Li,Na,Zn和Mn盐五种形式。用DSC和SEM对LCP与SPS共混物的热性能和形态进行了分析和表征。 相似文献
55.
在对自旋捕捉技术发展简单回顾的基础上,着重评述近十年来自旋捕捉剂的合成,结构与性能关系以及自旋捕捉-=ESR技术应用的研究状况,并讨论了自旋捕捉剂的合成设计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56.
本文介绍了偏最小二乘法(PLS)用于多组分分光光度分析的基本原理和算法.研究了复方扑热患痛片中扑热息痛、阿司匹林和咖啡因的PLS测定方法,各组分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88±0.33%、99.99±0.14%和99.92±1.24%(置信度95%). 相似文献
57.
本文报导了傅里哀变换红外发射光谱法研究多相氧化物催化剂的实验装置的建立及实验条件的考察。设计加工了一个温度范围宽,可在各种气氛和真空条件下原位研究氧化物催化剂的红外发射池。以MoO_3为例,考察了样品厚度,测试温度对发射光谱的影响。当样品量小于1mm·cm~(-2)时,随样品量增加,谱峰强度线性增加,但峰形不发生变化。当样品量高于1mg.cm~(-2)时,随样品量增加,谱图严重畸变。随样品温度升高,谱峰强度近似线性增加。并用该方法研究了MoO_3在还原和再氧化过程中表面氧物种的变化。结果表明桥式MO?O?Mo物种比端基Mo=O物种较易还原,再氧化时,Mo=O物种比Mo?O?Mo物种优先形成。 相似文献
58.
程序涂渍柱“柱效能程序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理论上给出程序柱“柱效能程序效应”的概念并导出了函数关系式,通过计算机可计算柱效能程序效应与柱内各变量之间的关系,实践证明实验数据的变化趋势与理论数据相符。 相似文献
59.
60.
以升华剂2,4,6-三异丙基-1,3,5-三氧六环为溶质,无水乙醇为溶剂,采用溶液挥发法培养了2,4,6-三异丙基-1,3,5-三氧六环的单晶.利用X-射线单晶衍射法测定其单晶结构,并通过紫外光谱、热重和X-射线粉末衍射等手段对其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标题化合物属于正交晶系,Pnma空间群,晶胞参数:a=0.827 7(3)nm,b=1.024 4(3)nm,c=1.683 1(5)nm,α=β=γ=90°,V=1.427 1(8)nm~3,Z=42,Mr=216.81,Dc=1.007g/cm~3,μ=0.070mm~(-1),F(000)=480.0,T=293(2)K,最终偏差因子(对I2σ(I)的衍射点)R1=0.083 7,wR2=0.264 8.化合物分子中的六元环呈椅式构型,分子间存在的弱氢键作用使得其沿c轴方向形成了一维无限链状结构.通过测量其饱和蒸气压随温度变化,按Clausius-ClaPeyron方程计算得出其升华焓为15.82kJ/mol,再结合热重TGA-DTA曲线、DSC曲线和焓变分析,可以判定升华剂在80℃之前没有发生分解产生新的物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