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34篇
化学   91篇
晶体学   14篇
力学   5篇
综合类   5篇
物理学   1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7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镉(Ⅱ)离子是废水中的重要污染成分[1,2].本文研究氨羧络合剂N,N′-二(十二烷基)乙二胺二乙酸(H2R2Y)的氯仿溶液对镉的萃取行为;用电导法、摩尔比法证实了H2R2Y与Cd2+的络合比为1∶1;考察了酸度、络合剂浓度、相比及温度对萃取的影响.  相似文献   
82.
镉(Ⅱ)离子是废水中的重要污染成分[1,2]。本文研究氨羧络合剂N,N′ 二(十二烷基)乙二胺二乙酸(H2R2Y)的氯仿溶液对镉的萃取行为;用电导法、摩尔比法证实了H2R2Y与Cd2+的络合比为1∶1;考察了酸度、络合剂浓度、相比及温度对萃取的影响。1 实验H2R2Y按前文[3]合成,配制成不同浓度的氯仿溶液待用。不同pH缓冲溶液按文献[4]配制;显色剂为1 0×10-3mol/L的4 (2 吡啶基偶氮) 间苯二酚(即4 (2 pyridylazo)resorcinol,以下简写为PAR)乙醇溶液;0 10mol/L的硼砂溶液。于60ml分液漏斗中分别加入5 0ml络合剂氯仿溶液和已配制好的不同pH值…  相似文献   
83.
含硫脲基开链冠醚的合成(Ⅲ)韩江华,白宝林,赵明根(山西省忻州师范专科学校,忻州,034000)关键词:合成,硫脲,开链冠醚,络合剂文献 ̄[1]报道类化合物可以络合:等18种阴离子,在不同条件下也可以络合Ni ̄(2+)、Co ̄(2+)、Cu ̄(2+)...  相似文献   
84.
高纯度单一稀土产品的生产是保障其在不同领域应用的前提,溶剂萃取法作为分离纯化稀土最主要的方法,由于具有分离系数高、饱和容量大、工艺流程简单、能够连续生产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中。但是,原始工艺中产生大量的氨氮废水对环境影响巨大,与绿色低碳生产理念相违背,急需绿色高效新萃取体系的开发。络合体系作为一种更加绿色高效的萃取体系,越来越引起关注。文章详细综述了不同络合剂在溶剂萃取法分离纯化稀土中的应用,根据萃取分离效果以及回收循环利用现状分析不同络合体系存在的优势和弊端。在此基础上,展望了络合体系分离稀土未来研究发展方向,为更加绿色高效分离稀土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5.
基于乳酸脱氢酶(LDH)催化乳酸和氧化型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的反应,在最佳酶反应条件下,研究了金属离子对酶催化的抑制作用.发现Cu2 对LDH的酶促反应有显著的抑制,抑制常数KQS为9.1靘ol/L,属非竞争性抑制.根据在抑制剂作用下的米氏方程,可以利用酶法对铜离子进行定量测定,通过加入金属离子络合剂乙二胺四乙酸(EDTA)可有效消除一定浓度的Cu2 对LDH酶促反应测定底物的干扰.  相似文献   
86.
研究了钪(Ⅲ) 茜素氨羧络合剂(ALC)络合物在碳糊电极正电位区的吸附伏安行为,利用该络合物产生的二次导数吸附氧化峰电流与钪浓度成正比测定钪。其线性范围为2.0×10-9~6.0×10-7mol/L;富集120s,检出限达1.0×10-9mol/L(S/N=3)。探讨了电极反应机理。在同一支电极同一表面上15次连续测定4.0×10-8mol/L的Sc(Ⅲ),方法的相对标准偏差为3.7%。该法用于矿石样品中钪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87.
采用溶胶-凝胶法,以Al(NO3)3·9H2O、正硅酸乙酯(TEOS)为主要原料,分别以草酸、柠檬酸和乙二胺四乙酸钠为络合剂,合成了具有不同微观形貌的莫来石粉体.并运用差热分析(DTA)、X射线衍射(XRD)、红外傅里叶变换分析仪(FFIR)、EDS能谱及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对制备的莫来石粉体的物相、形貌和元素组成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莫来石的开始合成温度在1046℃左右,而实际后处理温度要达到1300℃才能得到结晶良好且为单一物相的莫来石粉体.通过添加不同络合剂,经过煅烧,均得到了物相单一,形貌分别为棒状、棒簇状和花纹状莫来石微晶.  相似文献   
88.
本文研究了过氧化氢(H2O2)抛光液体系中金属钌的化学机械抛光行为,采用电化学分析方法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分析了氧化剂和络合剂对腐蚀效果的影响,利用原子力显微镜(AFM)观察抛光表面的微观形貌.结果表明:在过氧化氢抛光液体系中,金属钌表面钝化膜的致密度和厚度与醋酸(CH3COOH)和H2O2的浓度有关.抛光液中醋酸主要通过促进阳极反应的进行从而增强抛光液对金属钌的化学作用,CH3COOH作为络合剂比三乙醇胺(TEA)或酒石酸(C4H6O6)得到的抛光速率更高.低浓度H2O2通过增强抛光液对金属钌的化学腐蚀,抛光速率增大,较高浓度H2O2可能通过在金属表面形成较厚的氧化膜,抛光速率下降.XPS图谱说明钌片浸泡在含醋酸介质过氧化氢体系抛光液后,钌、氧原子相对含量之比约为2∶3,而且金属钌被氧化到四价和八价,这可能是因为金属钌表面生成RuO2和RuO4.抛光后的金属钌表面在5μm×5μm范围内平均粗糙度Sa由抛光前的33 nm降至6.99 nm.  相似文献   
89.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球形陶瓷堆积600#SiC磨料,利用Zeta电位、SEM和FTIR等方法对样品进行分析表征.结果表明:600#SiC表面电荷大于240#SiC,说明前者具有更好的亲水性;酸性硅溶胶加入到铝溶胶中并没有引起聚沉;H3BO3对铝溶胶丁达尔现象影响较小;NaNO3、Zn(NO3)2、LiNO3会造成铝溶胶胶粒的长大,混合溶胶液粒径为545.4 nm;结合剂量为4wt;时,溶胶凝胶法低于干粉法陶瓷堆积磨料磨削粗糙度,Ra达到0.35 μm.  相似文献   
90.
为了研究亚铁螯合乙二胺四乙酸络合液Fe(Ⅱ)EDTA脱除NO的性能,考察了不同络合溶液pH值、浓度、Fe(Ⅱ)/EDTA络合摩尔比、温度以及次磷酸钠加入量对络合液脱除NO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络合液在pH为6时对NO具有较好的脱除效果;当络合液浓度超过20 mmol·L-1后,络合液浓度的增大对NO脱除效率没有明显的提升;Fe(Ⅱ)与EDTA络合脱除NO的最佳摩尔比为1:1;随着温度增加络合液脱除NO效率逐渐降低;次磷酸钠可以阻止络合液Fe(Ⅱ)EDTA氧化,有助于络合液脱除NO。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