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01篇
  免费   508篇
  国内免费   737篇
化学   1096篇
晶体学   53篇
力学   233篇
综合类   49篇
数学   50篇
物理学   1865篇
  2024年   33篇
  2023年   121篇
  2022年   143篇
  2021年   160篇
  2020年   100篇
  2019年   118篇
  2018年   69篇
  2017年   105篇
  2016年   111篇
  2015年   99篇
  2014年   195篇
  2013年   152篇
  2012年   128篇
  2011年   131篇
  2010年   141篇
  2009年   138篇
  2008年   163篇
  2007年   125篇
  2006年   141篇
  2005年   128篇
  2004年   126篇
  2003年   86篇
  2002年   97篇
  2001年   88篇
  2000年   47篇
  1999年   48篇
  1998年   51篇
  1997年   55篇
  1996年   26篇
  1995年   60篇
  1994年   26篇
  1993年   24篇
  1992年   30篇
  1991年   29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24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1.
该研究以重金属铅离子(Pb2+)为研究对象,构建双硫腙修饰的银纳米颗粒,利用氧化-还原法和表面增强拉曼技术,成功实现了对铅离子的循环表面增强拉曼检测.该功能材料对铅离子的检测响应范围为1 nM~10 mM,检出限可达0.35 nM,将该方法用于实际环境水样中铅离子的检测,回收率为91.6% ~106.8%,相对标准偏差...  相似文献   
62.
远程痕量检测技术在公共安全、环境监测、军事战争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拉曼光谱作为一种分子散射光谱,具有指纹识别、无损检测等优势,在远程痕量检测中前景广阔.本文综述了远程增强拉曼光谱技术及其应用.首先,从发展历程、关键技术和技术联用等角度综合分析了远程拉曼光谱检测系统;其次,简要介绍了近场增强拉曼光谱的原理及典型增强...  相似文献   
63.
表面增强拉曼散射光谱的应用进展   总被引:12,自引:6,他引:6  
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探测界面特性和分子间相互作用、表征表面分子吸附行为和分子结构的工具。已成为灵敏度最高的研究界面效应的技术之一,最大范围地应用于研究吸附分子在表面的取向及吸附行为、吸附界面表面状态、生物大分子的界面取向及构型、构象和结构分析;SERS技术也逐渐成为表面科学和电化学领域有力的研究手段,并已在痕量分析乃至单分子检测、化学及工业、环境科学、生物医学体系、纳米材料以及传感器等方面的研究中得到了广泛应用,甚至出现了拉曼技术与其他技术的联用。文章综述了近几年来表面增强拉曼散射作为一种光谱技术在这些应用领域的研究进展以及潜在应用价值;并简单介绍了作者所在实验室的相关工作,特别是富勒烯和碳纳米管材料等领域的一些探讨与研究。  相似文献   
64.
65.
提出了基于预埋压力传感器的量化测试方法,研究了螺栓松动边界对纤维增强复合薄板振动特性的影响。首先,自主设计并开发了带有预埋压力传感器的螺栓松动边界下复合薄板的振动测试系统,并详细介绍了系统各个部件的组成和功能;然后,归纳出一套合理、规范的松动边界下复合薄板的振动测试流程,并对HF10碳纤维/树脂复合薄板进行了实际测试。结果表明:随着螺栓松动程度的不断增加,复合薄板的固有频率逐渐降低,模态振型的节线位置也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但其阻尼结果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而共振和非共振响应呈现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  相似文献   
66.
氧化石墨烯薄片(GOSs)作为一种新型的二维片状材料,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丰富的表面含氧官能团以及良好的光热稳定性。而稀土配合物通过无机稀土元素与有机配体的结合表现出优异的荧光特性。为了将两类材料具有的物化特性结合起来应用于紫外光谱探测领域。选取了合适的有机配体啉菲罗啉(1,10-邻二氮杂菲,phen)、2’2-联嘧啶(bpm)作为桥联分子,把氧化石墨烯(GOSs)与稀土配合物通过氢键自组装作用进行复合,制备了高效稳定可调的GOSs-稀土配合物复合荧光材料GOSs-Eu(BA)3phen和GOSs-Eu(TTA)3bpm,并且制备了相应的聚乙烯醇(PVA)共混紫外增强薄膜,对其光谱特性与稳定性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采用红外光谱、扫描电镜和金相显微镜等方法,对紫外增强材料进行了性能表征。采用吸收光谱,荧光光谱等方法,对紫外增强薄膜进行了性能表征。此外,通过热重测试(TGA)表征了GOSs氢键复合前后紫外增强材料的热稳定性,通过荧光强度-紫外光照次数表征了GOSs氢键复合前后紫外增强薄膜的光稳定性。红外光谱分析发现,进行配位前后有机配体的特征峰产生了频移,表明稀土配合物中Eu 3+与配体之间存在着明显的配位作用。在进行复合之后,桥联配体的特征峰也产生了偏移,表明GOSs与稀土配合物通过桥联分子的氢键作用进行了进行复合。吸收光谱与荧光光谱测定结果表明增强薄膜吸收峰在200~400 nm,荧光主峰在612 nm左右,为Eu 3+特征红色荧光峰,且不同配体可以实现不同范围的吸收产生差异化的荧光表现。扫描电镜和金相显微镜清晰地展示了稀土配合物复合前后的微观形貌,即颗粒状稀土配合物附着在石墨烯薄片上。光稳定性测试表明经过GOSs氢键复合之后,Eu(BA)3phen和Eu(TTA)3bpm稀土配合物荧光材料在进行25次荧光强度测试后光漂白程度分别下降了4.26%和6.41%,提高了其光稳定性。热重测试也表明在经过GOSs氢键复合之后,稀土配合物的热稳定性有了很大提高。总之,得益于GOSs和稀土配合物的特性结合,所制备的紫外增强材料表现出优异的荧光特性与稳定性,必将在紫外探测方面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7.
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构建乳腺结节的MRI多参数诊断预测模型,并验证该模型的诊断效能。回顾性分析乳腺病变患者共205个病灶,其中恶性病灶113个,良性病灶92个。观察良恶性病灶的形态学及动力学特征。以恶性组为实验组,以良性组为对照组,将205例病灶随机分为训练集样本(174例)和外部验证测试集样本(31例)。通过统计学分析筛选指标,用训练集数据构建预测模型并绘制其列线图;采用外部验证测试集样本验证模型诊断的一致性;绘制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并通过计算曲线下面积(AUC)来验证模型的区分度,以预测模型在乳腺良恶性结节鉴别诊断中的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度来评价其诊断效能。经过筛选后纳入预测模型的独立危险因素为患者年龄以及病灶的ADC值、TIC曲线、病灶大小及强化特征5项指标。经研究,预测模型在此次样本中对乳腺良恶性结节预测准确率达92.2%。因此,基于Logistic回归分析法构建的乳腺多参数MRI预测模型,其列线图对乳腺良恶性结节的预测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8.
石明娟  崔华 《化学学报》2007,65(22):2555-2562
系统研究了不同pH下的NaHCO3-Na2CO3和NaOH缓冲介质中, 36种苯酚和苯胺类化合物对鲁米诺电致化学发光(Electrochemiluminescence, ECL)体系的影响. 发现苯酚和苯胺类化合物的抑制和增强作用与化合物的结构、氧化电位和介质的pH有直接的关系: 具有较高氧化电位的苯酚和苯胺类化合物对鲁米诺的ECL没有影响; 而具有较低的氧化电位、苯环上有两个处于对位的-OH(或-NH2)或苯环上有多个相邻的-OH的化合物, 在较低的pH下有增强作用, 在较高的pH下具有抑制作用; 其它的化合物则呈现抑制作用, 抑制作用的大小与化合物的结构有关. 通过研究化合物的氧化半峰电位、ECL光谱、荧光光谱等, 提出了增强和抑制作用的可能机理: 各种有机物的电氧化产物如醌、酮及具有醌、酮结构的聚合物等能够淬灭激发态3-氨基邻苯二甲酸根阴离子(3-AP2-*)的发射, 导致了鲁米诺的ECL的降低; 同时, 反应过程中生成的半醌自由基中间体或 会促进鲁米诺的发光反应, 呈现增强作用.  相似文献   
69.
利用激光诱导沉积的方法直接在光纤端面沉积了银纳米膜,并用SERS光谱监测了这一沉积过程,在光纤端面上生成的银膜出现了“年轮”状宏观形貌,这种形貌与激光在光纤中的干涉与衍射条纹分布相一致,证明了这种现象是由激光诱导反应引发的. 结合实验结果进一步讨论了银纳米膜的形成机理. 在光纤上沉积的银纳米膜作为光纤SERS传感器的基底与其它制备基底的方法比较也具有实验操作简便,耗时短,重现性好,SERS增强效果强等诸多优点,是一种非常好的制备光纤SERS传感器基底的方法.  相似文献   
70.
纳米金对荧光素的荧光效率具有增强作用,其增强效果取决于纳米金的尺寸大小和浓度。粒径分别为5、15、25 nm的纳米金与不同浓度的荧光素溶液作用后可以增强荧光强度3~10倍,同时讨论了溶液环境和pH值对荧光增强的影响。采用本实验提出的方法可以在生化检测方面提高荧光检测方法的灵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