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362篇
  免费   4589篇
  国内免费   15500篇
化学   34910篇
晶体学   916篇
力学   1629篇
综合类   886篇
数学   4067篇
物理学   10043篇
  2024年   262篇
  2023年   1046篇
  2022年   1218篇
  2021年   1283篇
  2020年   1078篇
  2019年   1438篇
  2018年   901篇
  2017年   1325篇
  2016年   1472篇
  2015年   1596篇
  2014年   2455篇
  2013年   2556篇
  2012年   2615篇
  2011年   2536篇
  2010年   2429篇
  2009年   2596篇
  2008年   3051篇
  2007年   2830篇
  2006年   3075篇
  2005年   2759篇
  2004年   2880篇
  2003年   1954篇
  2002年   1077篇
  2001年   1030篇
  2000年   949篇
  1999年   1061篇
  1998年   681篇
  1997年   493篇
  1996年   443篇
  1995年   422篇
  1994年   396篇
  1993年   467篇
  1992年   507篇
  1991年   455篇
  1990年   349篇
  1989年   331篇
  1988年   215篇
  1987年   97篇
  1986年   48篇
  1985年   28篇
  1984年   21篇
  1983年   18篇
  1982年   3篇
  1980年   1篇
  195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81.
聚1-氨基蒽醌在二次锂电池正极材料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化学方法合成聚1-氨基蒽醌并用于二次锂电池正极材料,通过红外光谱、扫描电镜、粒度测试、循环伏安以及充放电测试等方法对材料的官能团结构、微观形貌、颗粒大小以及电化学性能等进行了研究与分析.实验表明,与金属锂组成二次锂电池后,聚1-氨基蒽醌达到了218.3 mAh•g-1的首次放电容量,经过25次循环后仍可保持较高的充放电效率.由于材料具有较高的能量密度且不含对环境有污染的元素S,因此是二次锂电池非常有希望的正极材料.  相似文献   
982.
二水草酸锌脱水的热分解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提出一种多升温速率-等温法确定机理函数g(α)的新方法;并用迭代的等转化率法求出较为可靠的活化能Ea;在Ea和g(α)的基础上计算出指前因子A.用该法对二水草酸锌(ZnC2O4•2H2O)脱水反应的热分解动力学三因子进行了求算,得出Ea为87.22 kJ•mol-1, A为4.2120×108~7.2328×108 s-1;以及随机成核和随后生长型机理函数Am(Avrami-Erofeer),其积分形式g(α)=[-ln(1-α)] 1/m和微分形式f(α)=m(1-α)•[-ln(1-α)](1-1/m),调节因子m=1.85~2.00.  相似文献   
983.
报道了α 羰基硫代甲酰胺与溴在三乙胺存在下的反应 ,合成了二 [( 1 芳基亚胺基 1 苯甲酰基 )甲基 ]二硫醚类化合物 ,产率为 60 %~ 65 %.它们的结构经元素分析、红外光谱、核磁共振光谱和质谱分析得到确证  相似文献   
984.
本文测定了278.2~318.2K间的五个温度下七种浓度的NaOAc分别在10, 20,30, 40, 50, 60, 70, 80, 90及100%MeOH-H~2O体系中的摩尔电导Λ, 并应用FOS,Pitts, L-W, F-78等四个电导方程对实验数据进行了拟合处理, 得到了三个拟合参数Λ~O, K~Λ及R(或α)。最后, 对四个方程与实验的吻合程度, 温度、溶剂组成等对Λ~O、K~Λ的影响规律及溶质-溶剂相互作用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85.
碘化钾树脂相吸光光度法测定微量Bi(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树脂相吸光光度法是一种分离、富集、测定三者相结合的方法,近年以来已有不少文章报道。其灵敏度和选择性均优于水溶液中的光度法并且操作简便、快速。用形成[BiI_4]-有色络合物,在水溶液中进行光度法测定Bi(Ⅲ)是较成熟的方法,本文主要研究在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Tween-80存在下,使有色络合物吸附富集于树脂相上,进行吸光光度法测定微量Bi(Ⅲ),比水相中测定吸收峰红移20nm,灵敏度提高7倍,选择性增强。  相似文献   
986.
β-环糊精用于盐酸金刚烷胺的示波极谱测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0.2mol·L-1NaOH底液中,β-环糊精能够产生灵敏切口,其深度随盐酸金刚烷胺-β-环糊精包结物量的增加而变浅。根据β-环糊精的示波特性,建立了用二次微分简易示波伏安法间接测定片剂中盐酸金刚烷胺含量的新方法。盐酸金刚烷胺的浓度在1.0×10-6-3.6×10-5mol·L-1范围内呈线性,回归方程h(V)=97.66+7.27×105c(mol·L-1),相关系数为0.995 6,检出限为4.0×10-7mol·L-1。对于2.5×10-5mol·L-1盐酸金刚烷胺钠5次测定的RSD为3.1%。与其他方法相比,此法具有仪器简单、快速、无需通氮除氧等特点。  相似文献   
987.
在微波促进下,由2-甲基-β-萘噻唑和取代芳香醛在碱性条件下合成了一系列苯乙烯基-β-萘噻唑染料,该法操作简便,收率高.产物的结构经元素分析,1HMR,MS,IR,UV-vis确证.  相似文献   
988.
探讨了新显色剂 1-羟基-2-(5-NO2-2-吡啶偶氮)-8-氨基-3,6-萘二磺酸(简称5-NO2-PAH)与铜离子显色的适宜条件及其共存离子的影响,建立了 5-NO2-PAH测定铜的新显色反应体系.在 pH 7.0~10.0 范围内,铜与试剂形成稳定的 1∶2 配合物,其最大吸收峰位于 653 nm, 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Cu=4.68×104 L·mol-1·cm-1,铜的浓度在 0 μg/10 mL~14 μg/10 mL 范围内遵守比尔定律.方法已用于合金中铜的测定.  相似文献   
989.
0引言为解决目前日益严重的汽车尾气排放对城市空气造成污染问题,作为绿色能源的锂离子电池已成为动力电池的首选对象。国际上,高容量、大功率锂离子电池早于1995年已开始研制。1996年,我国天津电源研究所也进行了大容量锂离子蓄电池及电池组的探索[1]。目前,锂离子电池的正极材料是制约其大规模推广应用的关键。现研究的正极材料主要包括具有层状结构的LiCoO2,LiN iO2和LiM nO2及具有尖晶石结构的LiM n2O4等。其中LiC oO2作为目前唯一已经商业化的正极材料具有理论容量高、可循环性能好等优点,但因Co资源的相对缺乏导致其价格高昂。…  相似文献   
990.
冻干保护剂溶液低温退火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研究了10%叔丁醇/10%蔗糖/水溶液的冻结特性, 退火温度及退火时间, 分析了溶液的退火行为. 实验结果表明, 溶液降温时, 蔗糖的存在阻碍了叔丁醇析出, 最大冻结浓缩溶液玻璃化转变温度Tg′由-32.5 ℃降低到-42.0 ℃, 升温时在-30 ℃叔丁醇发生反玻璃化. 在反玻璃化峰附近的温度进行退火可使叔丁醇充分析出, Tg′由-42.0 ℃上升到-34.9 ℃. 所需的退火时间与退火温度有关, 退火温度越接近Tg′, 所需的退火时间越长. 在-37 ℃时, 退火20 min可完全消除反玻璃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