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98篇
  免费   567篇
  国内免费   1993篇
化学   2983篇
晶体学   185篇
力学   603篇
综合类   94篇
数学   65篇
物理学   1128篇
  2024年   28篇
  2023年   141篇
  2022年   160篇
  2021年   161篇
  2020年   140篇
  2019年   121篇
  2018年   79篇
  2017年   106篇
  2016年   142篇
  2015年   149篇
  2014年   218篇
  2013年   183篇
  2012年   184篇
  2011年   197篇
  2010年   187篇
  2009年   200篇
  2008年   248篇
  2007年   191篇
  2006年   200篇
  2005年   201篇
  2004年   200篇
  2003年   208篇
  2002年   191篇
  2001年   192篇
  2000年   138篇
  1999年   98篇
  1998年   109篇
  1997年   90篇
  1996年   85篇
  1995年   106篇
  1994年   87篇
  1993年   50篇
  1992年   67篇
  1991年   56篇
  1990年   52篇
  1989年   37篇
  1988年   31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81.
根据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的活性位点附近三维空间结构, 设计合成了4种双膦酸类化合物, 利用酶促反应动力学方法对比测试了双膦酸化合物及阿伦磷酸钠(Alendronate)对MMPs的抑制效果; 结合分子对接方法以及荧光滴定光谱研究了双膦酸化合物与MMPs的分子识别和作用机理, 并得到了二者的结合模型.  相似文献   
182.
通过含有KI的聚乙二醇(PEG)与PET熔融共混制得导电聚合物,其在常温下电阻率可达到105Ω.cm左右,电阻率随温度升高而降低,具有离子导电的特性.通过FTIR、DSC和偏光显微镜研究其形态结构和热性能,结果表明该导电聚合物中PEG和PET主要是物理共混,晶区不相容,非晶区具有部分相容性,熔融降温发生相分离,KI/PEG形成连续的一相.该导电聚合物作为导电母粒与PET切片以不同的配比共混纺丝制备出颜色较浅的导电PET纤维.当纤维中导电母粒的质量分数超过10 wt%时,制得的导电纤维的电阻率为106Ω.cm左右,具有较好的耐水洗性.该导电纤维具有双连续相结构,连续的KI/PEG导电相因形成导电通路使纤维具有导电性能;连续的PET相使纤维基本保持PET纤维的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183.
聚羧酸系高性能超塑化剂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聚羧酸系超塑化剂由含磺酸基团、羧酸基团、聚氧烷基烯基团等不饱和单体在引发剂作用下合成的梳型高分子类聚合物,具有掺量低、减水率高以及增强效果显著等优点,是高性能混凝土中不可缺少的组分。随着高分子合成化学和高分子设计理论不断取得新的进展,成为高性能超塑化剂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综述了国内外聚羧酸系超塑化剂的最新研究概况,对聚羧酸系超塑化剂的合成及作用机理进行了探讨,介绍了聚羧酸系超塑化剂所面临的问题,并对未来研究与应用发展方向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184.
The non-isothermal decomposition kinetics of LiClO4 in flow N2 atmosphere was studied.TG-DTA curves show that the decomposition proceeded through two well-defined steps below 900°C,and the mass loss was in agreement with the theoretica1 value.XRD profile demonstrates that the product of the thermal decomposition at 500°C is LiCl.For the decomposition kinetics study,the activation energies calculated with the Friedman method were considered as the initial values for non-linear regression and were used for verifying the correctness of the fitted models.The decomposition process was fitted by a two-step consecutive reaction:extended Prout-Tompkins equation[Bna,f (α) is (1?α)nα a] followed by a 1th order reaction(F1).The activation energies were (215.6±0.2) and (251.6±3.6) kJ/mol,respectively.The exponentials n and a for Bna reaction were (0.25±0.05) and (0.795±0.005),respectively.The reaction types and activation energies were in agreement with those obtained from the isothermal method,but the exponentials were optimized for better fitting and prediction.  相似文献   
185.
将活性阴离子聚合(LAP)与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技术相结合,运用机理转移法制备了分子量可控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丁二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PB-PMMA)嵌段共聚物。首先以双官能度的双锂为引发剂,进行丁二烯的活性阴离子聚合得到活性聚合物,之后用环氧丙烷封端,2-溴异丁酰溴进行酯化,生成双末端带有溴原子的聚丁二烯。再用此聚合物为引发剂,N,N,N′,N″,N″-五甲基二亚乙基三胺(PMDETA)为配体,CuBr为催化剂进行甲基丙烯酸甲酯的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进而得到三嵌段共聚物PMMA-PB-PMMA。采用1H-NMR、FTIR、凝胶渗透色谱仪等对所合成产物的组成和结构进行表征,并通过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研究嵌段共聚物的微相分离行为,DSC曲线上明显出现了两个玻璃化转变温度,结果初步表明三嵌段聚合物具有热塑性弹性体的性能。  相似文献   
186.
通过分散聚合,在聚酰亚胺(PI)薄膜表面原位沉积聚苯胺(PANI)制备聚苯胺-聚酰亚胺-聚苯胺(PANI-PI-PANI)复合膜。考察了苯胺分散聚合中,不同空间稳定剂的稳定效果(不同分子量的大分子稳定剂PVP及小分子稳定剂CTAB、Tween-20),初步探讨了大分子稳定剂PVP-K90的稳定机理。实验表明,高分子量PVP-K90可稳定PANI良好成膜,且紫外和红外光谱分析证实PANI膜为掺杂态PANI,膜中不含有稳定剂PVP-K90。低分子量的PVP-K30和两亲性小分子稳定剂不能良好地稳定PANI成膜,稳定作用较差。PVP-K90的稳定作用不仅依据亲水-疏水相互作用和表面能的减少,还可能与高分子量PVP的长链分子结构及与水和苯胺的特殊相互作用有关,可用齐聚物沉淀成核机理解释。  相似文献   
187.
纳米颗粒在聚合物复合材料中的阻燃机理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粘土/固体环氧树脂体系为模型研究纳米颗粒在燃烧聚合物中的迁移行为,探讨其阻燃机理。发现纳米颗粒能够在熔融的聚合物中迁移,并在燃烧的聚合物表面富集,形成阻隔层。通过影响外界热量供给,减缓内部聚合物热解速率,同时在一定程度上阻隔聚合物裂解可燃成分的外溢,从而实现有效阻燃的目的。基于上述结论,在热固性树脂基复合材料表面预先植入碳纳米管、碳纳米纤维、粘土等纳米材料阻隔层,制备了阻燃型热固性树脂基复合材料。  相似文献   
188.
引入一种不溶于水的染色剂(BL-S)作示踪剂,研究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丙烯酸丁酯(BA)种子半连续乳液聚合中各变量对成核过程及成核机理的影响,运用最终乳胶粒中染色剂的含量(Pdye)、最终乳胶粒子数(Npc)、胶束成核和均相成核所形成的粒子数目(Nm和Nh)等参数对聚合过程中的成核情况进行定量分析.结果发现,当引发剂浓度[I]增大时,Pdye、Nh、Nm和Nh/Npc均随之增大,同时Nm/Npc相应地减小,且Nm/Npc=-0.0262[I]+0.8833,表明均相成核随[I]的增大而增加,但胶束成核的比例减小.乳化剂浓度[E]在不同范围内对成核机理的影响不同,在[E]=0.7216×10-2mol.L-1时,体系中胶束成核和均相成核比例相等,各为50%;当[E]>0.7216×10-2mol.L-1时,随[E]增大,成核时间t1,2逐渐缩短,Nm/Npc增加,Nh/Npc减小,胶束成核所占比例大于均相成核,胶束成核逐渐上升为主要成核方式;反之当[E]<0.7216×10-2mol.L-1时,体系中胶束成核所占比例小于均相成核,均相成核为主要成核方式.当MMA的摩尔分率fMMA由0增至0.6时,Nm/Npc从80.93%下降至50%,体系中以胶束成核为主,均相成核为辅;当fMMA由0.6增至1时,Nm/Npc已降至40%,而Nh/Npc增至60%,体系中已转变成均相成核为主,胶束成核为辅.在常规和种子半连续乳液聚合中,t1,2分别为12min和6min,而Pdye变化较小,表明聚合方式只影响粒子的形成过程和成核时间的长短,对成核方式影响甚微.  相似文献   
189.
研究了次黄嘌呤猝灭伊文思蓝的荧光猝灭机理并根据次黄嘌呤对伊文思蓝荧光的猝灭作用建立了测定次黄嘌呤的新方法.线性回归方程为:ρ=6.292×103F-1-26.49,相关系数为0.9990,线性范围为0.20~20.0 μg/mL,检出限为0.14 μg/mL,相对标准偏差(RSD)为2.5%.求算了伊文思蓝与次黄嘌呤的形成常数K=2.63×102L/moL,实验了pH、放置时间、干扰离子等对测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0.
裂解气相色谱-质谱法研究聚醚酰亚胺的热裂解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裂解气相色谱-质谱技术研究了聚醚酰亚胺(PEI)在550℃、650℃和750℃裂解温度下的热分解行为.随着裂解温度上升,裂解产物明显增加.在750℃时聚合物分子链断裂完全,共鉴别到25种碎片组分.PEI热分解的碎片中叔丁基苯酚、叔丁基甲基苯酚、苯酚、苯胺、氰苯、2-苯基-1H-异吲哚-1,3(2H)-二酮等5种裂解产物最重要,因此可以依据这几种化合物定性鉴别聚醚酰亚胺.依据热分解产物的数量以及结构推断降解机理为:裂解首先从醚键开始,其次是酰胺基团中的C-N键,然后再经过一系列消除反应、成环反应、重排反应等形成多种裂解碎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