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177篇
  免费   6506篇
  国内免费   18360篇
化学   43373篇
晶体学   1723篇
力学   4422篇
综合类   1431篇
数学   8695篇
物理学   17399篇
  2024年   380篇
  2023年   1437篇
  2022年   1556篇
  2021年   1734篇
  2020年   1441篇
  2019年   1924篇
  2018年   1210篇
  2017年   1830篇
  2016年   2052篇
  2015年   2173篇
  2014年   3428篇
  2013年   3382篇
  2012年   3752篇
  2011年   3647篇
  2010年   3332篇
  2009年   3604篇
  2008年   4159篇
  2007年   3740篇
  2006年   3992篇
  2005年   3696篇
  2004年   3820篇
  2003年   3009篇
  2002年   1998篇
  2001年   1882篇
  2000年   1673篇
  1999年   1536篇
  1998年   1149篇
  1997年   1097篇
  1996年   1112篇
  1995年   1013篇
  1994年   848篇
  1993年   908篇
  1992年   1006篇
  1991年   1033篇
  1990年   915篇
  1989年   814篇
  1988年   303篇
  1987年   185篇
  1986年   105篇
  1985年   73篇
  1984年   40篇
  1983年   36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1959年   5篇
  195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01.
薄层循环伏安法是研究液/液界面电荷转移的一种新方法,具有简单、快速、易操作的优点。文章回顾了液/液界面电化学的发展历史,介绍了薄层法的实验原理,对其在电化学中的应用和研究进展进行了评述,总结了界面驱动力与电子转移速率的关系。  相似文献   
902.
设计并合成了2-(2’-羟基-3’-甲氧基苯基)-5,6-二硝基苯并咪唑化合物(1),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研究了该化合物的固态结构.利用紫外-可见光谱技术研究了其对阴离子的识别,发现化合物1能够在DMSO中对AcO^-,H2PO4^-,OH^-的3种离子进行有效识别,同时溶液由原来的黄色变成红色,实现裸眼检测.  相似文献   
903.
聚酰亚胺/SiO2杂化膜的制备、表征和气体渗透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溶胶凝胶法,在以TiO2为过渡层的硅藻土-莫来石陶瓷膜管基底上,制备了组分不同的聚酰亚胺/SiO2杂化膜。聚酰亚胺是利用4,4′-六氟亚异丙基邻苯二甲酸酐、2,4,6-三甲基-1,3-苯二胺和3,5-二氨基苯甲酸在溶液中进行亚胺化完成的。采用FT-IR、TG/DTA、DSC、SEM、BET和气体渗透测定对膜进行了表征和测试。结果表明,聚酰亚胺通过支链上的羧酸基和SiO2相键连织构成了具有规则孔道的空间网状结构,并且随着SiO2含量的增加孔径逐渐减小;杂化膜具有较高的热稳定性和有机无机兼容性;相对于聚酰亚胺膜,杂化膜对H2、CO2和H2O与N2相比较具有较高的分离性,SiO2含量为25(wt)%的杂化膜对H2/N2、CO2/N2和H2O/N2的分离因子分别达到55.9、31.1和42.8。  相似文献   
904.
以聚氧乙烯(PEO)为基质, 在其中掺杂适量的钨磷酸, 制备PEO-H3PW12O40质子导电聚合物电解质膜. XRD及IR测试表明体系中Keggin阴离子与PEO链相互作用形成新的化合物; Keggin阴离子的存在有利于水合质子的形成. PEO-H3PW12O40复合膜的电导率室温最高可达4.0×10-3 S•cm-1.  相似文献   
905.
Sm2Fe17合金的氢化-歧化过程演化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通过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和能谱分析(EDX)等手段重点研究了Sm2Fe17合金在氢化-歧化过程中的相组成、相的变化以及微观结构的演化规律。研究表明:在0.1MPa的H2气氛下,Sm2Fe17合金首先吸氢;400℃时合金出现部分脱氢现象;在T≥500℃逐渐开始歧化为SmHx和α—Fe,同时生成了大量的微晶或非晶组织;随着温度的升高,合金中的微晶非晶逐渐晶化,750℃时晶化完全,晶粒长大至20~100nm。通过对Sm2Fe17合金的氢化一歧化过程研究,建立了该过程的微观结构变化规律的物理模型。  相似文献   
906.
曹平  方瑞琴  李环球  朱海亮 《结构化学》2007,26(11):1322-1326
A MET-OH derivative,MET-OTs 1,was designed,prepared and structurally charac-terized by single-crystal X-ray diffraction. X-ray structure analysis reveals that 1 crystallizes in the monoclinic system,space group P21/c,with a=16.1178(14),b=7.5473(6),c=13.4161(11),V= 1520.3(2)3,β=111.3210(10)o,Z=4,Dc=1.421 g/cm3 and F(000)=680.  相似文献   
907.
以稀土氧化物为原料,用溶胶-凝胶法制备前驱液,加入适量的聚乙烯醇做成膜物质,用浸渍拉提法在石英玻璃表面上得到均匀的薄膜,然后经过适当的干燥和热处理得到Y2O3∶Eu3+发光薄膜.讨论了Eu3+的掺杂浓度和热处理温度对薄膜发光性能的影响.试验表明:Eu3+的最佳掺杂浓度为8%(摩尔分数),薄膜的发光性能随热处理温度提高而增强,当热处理温度达到700℃后,薄膜的发光性能基本上稳定.同时用原子力显微镜和X射线衍射分析了薄膜的表面形貌和结构.  相似文献   
908.
A novel and simple procedure for synthesis of azanucleoside by Mitsunobu reaction between N-(p-nitrobenzyloxycarbonyl)- trans-4-hydroxy-D-proline methyl ester obtained from trans-4-hydroxy-L-proline after six-step reaction and 2-fluoro-6-azidopurine is described,and azanucleoside is fluorinated by new fluridizer 2,2-difluoro-1,3-dimethylimidazolidine (DFI).All reactions could be carded out under mild condition.  相似文献   
909.
0 引言 最近,我们对2,6-吡啶二酸的衍生物4-羟基-2,6-吡啶二酸(2,6-HAD)的配合物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结果发现2,6-HAD是一个优良的刚性配体,其配位方式种类繁多,特别是配体上的4位羟基,既具有较强的配位能力[1],又可以形成分子间氢键[2,3],影响和控制配合物的超分子结构,4-羟基-2,6-吡啶二酸不仅能与过渡金属、镧系金属离子分别形成稳定的配合物[1-3],而且能同时与稀土和过渡金属形成具有纳米孔穴的混金属配合物,这些配合物在磁性、光学等方面都显示出优异的性能[4].  相似文献   
910.
光学活性对氯苯乙二醇(p-chlorophenyl-1,2-ethaned iol,PC-d iol)被广泛应用于许多重要手性化合物和手性药物的合成[1]。在金鸡钠生物碱衍生物配体存在下对氯苯乙烯的不对称二羟化(AD)反应是制备该手性物质最重要的方法之一[2]。而进一步发展该手性物质的高效拆分技术和方法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