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45篇
化学   113篇
物理学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王春江 《有机化学》2009,29(2):308-308
含多个手性中心的四氢吡咯环结构广泛存在于药物及天然产物中, 同时也是非常重要的有机合成中间体. 金属或有机小分子催化的Azomethine ylide和亲偶极体的不对称1,3-偶极环加成反应是合成该类化合物的一个简洁而高效的方法, 因而倍受人们的关注. 尽管不对称1,3-偶极环加成反应已有很多报道, 但存在的挑战性问题是底物的适用范围不广泛, 如还没有催化剂能够有效地解决非甘氨酸衍生的Azomethine ylide的1,3-偶极环加成反应. 武汉大学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王春江研究小组以Cu(I)/TF-BiphamPhos为手性催化剂实现了高效的endo-选择性(>98∶<2)和优秀的对映选择性(97%~99% ee)的不对称1,3-偶极环加成反应. 该催化体系具有催化效率高、适用底物范围广等优点, 尤其在非甘氨酸衍生的Azomethine ylide类底物上取得了到目前为止文献报道的最好结果.  相似文献   
22.
甲醇是重要的基础化工原料,随着全球甲醇产能过剩,将甲醇催化转化为高附加值的甲醇下游化学品具有重要意义,其中甲醇一步催化转化为甲缩醛(DMM)和甲酸甲酯(MF)等高附加值甲醇下游化学品备受人们的关注,而这一过程中的双功能催化剂是关键。本文对近几年来甲醇催化转化一步合成甲缩醛和甲酸甲酯的双功能催化剂体系进行了总结和评述,特别是对贵金属催化体系、金属氧化物催化体系、杂多酸催化体系等双功能催化剂的催化作用和产物分布特点进行了仔细分析,以期对甲醇催化转化一步合成甲缩醛和甲酸甲酯的工艺放大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23.
The three title compounds were prepared from 2-phenylaminomethyl-3H-1,2-dihydro-l-pyrrolizinols via an intramolecular Friedel-Crafts reaction. 2-Phenylaminomethyl-3H-1,2-dihydro-1-pyrrolizinols were prepared from 2-phenyl-aminomethyl-3H-1,2-dihydro-1-pyrrolizinones via reduction. The heterocyclic ring system of pyrrolizino[2,1-c] quinoline has not been found in literature.  相似文献   
24.
25.
H2和CO在甲醇和甲酸甲酯中的体积传质系数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利用一立升的高压搅拌釜,在不同的温度(296~373K)、气体压力(1.0~5.0MPa)下,研究了H_2、CO在甲醇和甲酸甲酯中的体积传质系数(k1a),并对H_2-甲醇体系,研究了不同搅拌速度(800~1200r/min)和颗粒浓度(0~15W%)对H2在甲醇中的体积传质系数的影响。实验中发现:气体在两种液体介质中的体积传质系数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随气体分压的增加而增加。在同一种液体介质中,H_2的体积传质系数高于CO,对于同一种气体,在甲酸甲酯中的传质系数高于甲醇中的传质系数。对H_2-甲醇体系的研究结果表明,提高搅拌速度可以增加H_2的体积传质系数,但颗粒浓度的增加则降低H_2在甲醇中的体积传质系数。  相似文献   
26.
苯基异氰酸酯(ArNCO)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它的商品生产方法是通过硝基苯还原成苯胺,苯胺再与光气发生羰基化反应. 这种方法存在两个缺点,(1)生产中要利用光气;(2)有副产物HCl生成.  相似文献   
27.
由硝酸镍水溶液和肼基甲酸甲酯 (NH2 NHCOOCH3 ,MCZ)的水溶液反应 ,制备出未见文献报道的配合物 [Ni(MCZ) 3 ] (NO3 ) 2 ·H2 O .晶体结构测定结果表明 ,该晶体属单斜晶系 ,P2 1/n空间群 ,晶体学参数为 :a =1.3 681(2 )nm ,b =0 .8188(1)nm ,c =1.60 2 9(4 )nm ,β =92 .16(2 )° ,V =1.7943 (6)nm3 ,Dc=1.744g·cm-3 ,Z =4,F(0 0 0 ) =976,μ(MoKα) =1.166mm-1.结构采用全矩阵最小二乘法优化 ,除氢原子采用各向同性热参数外 ,其它非氢原子均采用各向异性热参数修正 ,最终偏离因子R1=0 .0 3 3 7,wR2 =0 .0 85 7.在该配合物分子中 ,肼基甲酸甲酯作为双齿配体 ,由羰基氧原子和端基氮原子与Ni2 + 配位 ,形成五元平面螯合环 ,配合物分子中共有三个这样的螯合环 ,中心离子为六配位八面体构型 .配合物的外界是两个硝酸根离子和一个水分子 ,通过库仑力和氢键与内界结合在一起 .采用TG DTG ,DSC ,IR等表征了标题化合物的热稳定性 .在程序升温条件下 ,该配合物的热分解过程是由一个弱的吸热过程和三个较强的连续的放热过程组成的 ,由TG DTG和IR分析结果证明 ,在 3 2 5℃时的最终分解产物为NiO ,得到了化合物的热分解机理 .  相似文献   
28.
二苄基锡双(四氢吡咯荒酸酯)的合成、表征和晶体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Dibenzyltin bis(dithiotetrahydropyrrolocarbamate) was synthesized by the reaction of dibenzyltin dichloride with dithiotetrahydropyrrolocarbamate. The compound was characterized by elemental analysis, IR, 1H NMR and MS. and the crystal structure was determined by X-ray single crystal diffraction. The crystal belongs to or-thorhombic with space group Pccn, a=2.1665(6)nm, b=0.9932(3)nm, c=1.1979(3)nm,α=90°,β=90°,γ=90°,Z=2,V=2.5777(12)nm3,Dc=1.529g·cm-3,μ(MoKα)=1.330mm-1,F(000)=1208,R1=0.0341, wR2=0.0627. In the crystals, the structures consist of discrete molecules in which the tin atom is six-coordinate in a distorted octahedron configuration. CCDC: 179919.  相似文献   
29.
H2和CO在甲醇和甲酸甲酯中的平衡溶解度的测定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利用一立升的高压机械搅拌釜,采用气体间歇吸收技术,在120~180℃的温度范围内,0~5.0MPa的气体压力下,测定了H2、CO在甲醇和甲酸甲酯中的平衡溶解度。研究结果表明:气体的平衡溶解度是温度和气体分压的函数,在两种液体介质中,H2、CO的平衡溶解度均随温度和气体分压的升高而增加,气体在甲酸甲酯中的平衡溶解度高于在甲醇中的溶解度,在两种不同液体介质中,一氧化碳的溶解度高于氢气的溶解度。  相似文献   
30.
The crystal structure of quasi-one-dimensional compound Ni[S2CPyrd]2 (Pyrd=pyrrolidine) has been determined by X-ray diffraction technique. It crystallizes in the monoclinic system, space group P21/c, with lattice parameters a=0.631 6(1) nm, b=0.746 5(2) nm, c=1.576 5(4) nm, β=106.08(3)°, and Z=2. The nickel atom had a square-planar geometry. The most prominent feature in the crystal structure is that the bis(pyrrolidinedithiocarbamato) nickel(Ⅱ) forms a well-separated stacking column along the a-axis through supramolecular interaction, and they are uniformly spaced to give a helical one-dimensional chain structure. CCDC: 22064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