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81篇
化学   443篇
晶体学   1篇
力学   2篇
综合类   7篇
物理学   24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为了寻找高活性的脲类细胞分裂素,通过2-氨基-5-(Е)-苯乙烯基-1,3,4-噻二唑与芳酰基叠氮化物反应,合成了11种新的含1,3,4-噻二唑环芳基脲类衍生物,其中芳酰基叠氮化物直接由芳酸、三氯氧磷与叠氮钠采用"一锅法"制得,再经加热发生Curtius重排转化为异氰酸酯.目标化合物的结构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质谱和元素分析进行了表征,并用X射线单晶衍射实验测定了化合物3g的结构.初步的生物活性测试表明,部分目标化合物在10 mg/L浓度下表现出良好的细胞分裂素活性,其中3c的活性超过50%.  相似文献   
62.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中的广义梯度近似(DFT/GGA)方法,在PW91/DNP水平上研究了低聚合物Pn(n=1-5)的稳定性和化学活性。结果表明:随着聚合度增加,Pn的稳定性降低,化学活性增强。采用密度泛函理论与周期性平板模型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化合物P在TiO2(100)表面的吸附,通过吸附前后化合物P的Mulliken charge和前线轨道分析表明:当P吸附在TiO2(100)表面时,P向TiO2(100)表面转移0.692 e电荷,前线轨道能隙变窄。通过吸附前后TiO2(100)表面的能带和态密度分析表明:在TiO2(100)表面吸附了化合物P后,能带向低能区移动,且TiO2中价带和导带间的禁带消失。理论预测的结果与实验值吻合。  相似文献   
63.
用密度泛函理论(DFT)中的B3LYP方法,采取6-31+G**基组对2-氨基-5巯基-1,3,4-噻二唑(简称AMT)的异构化反应机理进行了量子化学研究,全参数优化了异构化过程中反应物、产物的几何构型,找出了异构化途径中的过渡态,并通过振动分析加以确认,同时进行零点能校正.研究结果表明,异构化过程存在六种不同的异构化通道,有六个过渡态,相对而言,A→C之间的异构化反应最易发生,C是最稳定的异构化产物.  相似文献   
64.
首先利用含有三嗪的芳香酰肼(3)构筑了1,3,4-噁二唑衍生物(5), 然后将化合物5与含有1,3,4-噻二唑的衍生物(6)拼合合成了18个目标分子. 利用红外光谱(IR)、 核磁共振波谱(NMR)和高分辨质谱(HRMS)等技术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 考察了目标分子对细胞分裂周期25磷酸酯酶B(Cdc25B)和蛋白酪氨酸磷酸酯酶1B(PTP1B)的抑制活性. 结果表明, 有8个目标分子的抑制活性优于其阳性对照物, 有望成为潜在的Cdc25B抑制剂; 有12个目标分子的抑制活性优于其对照物, 有望成为潜在的PTP1B抑制剂.  相似文献   
65.
以2-甲基-4-氨基-5-氰基嘧啶为原料,通过水解、酯化、肼解、环化和醚化等步骤,合成了12个含1,3,4-噁二唑(噻二唑)取代嘧啶化合物。通过1H NMR,13C NMR,MS 和元素分析进行确证其结构。初步抑菌活性测试标明,化合物浓度在50 μg/mL时,化合物6f和6f′对油菜菌核病菌(S. sclerotiorum)、马铃薯晚疫病菌(P. infestans)、水稻纹枯病(T. cucumeris)、小麦赤霉病菌(G. zeae)具有中等抑制率,其活性与对照药剂醚菌酯相当。  相似文献   
66.
范思琪  梁经泰  方方 《合成化学》2019,27(10):772-778
以N-异丙基-9H-咔唑为起始原料,经取代、氧化、环合、酰化4步反应合成了7个新型2-取代氨基-5-(N-异丙基-9H-咔唑-2-基)-1,3,4-噻二唑类化合物(1a~1g),其结构经1H NMR, 13C NMR, MS(ESI)和元素分析表征。采用MTT法测定了1a~1g对5种肿瘤细胞的体外抗增殖活性。结果表明:1a~1g对人正常VEC细胞的抑制活性弱于5-FU。 1d和1e对人白血病细胞(K562)和人结肠癌细胞(HCT-8), 1e对人肺癌细胞(A549细胞),以及1g对人结肠癌细胞(HCT-8)的抑制活性(IC50≤9.28 μmol·L-1)均与5-FU相当。  相似文献   
67.
由4-甲基-1,2,3-噻二唑-5-甲酸(HMTC,C4H4N2O2S)分别和1,3-双(4-吡啶基)-丙烷(bpp)、菲咯啉(phen)合成了2个锌配合物[Zn(MTC)2(bpp)]n1)和[Zn(MTC)(phen)(H2O)2](MTC)(2)。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粉末X射线衍射、热重分析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并通过单晶X射线衍射测定了配合物的晶体结构。结果表明:配合物1是二维网状结构,属于单斜晶系,P21/c空间群,中心金属锌(Ⅱ)离子的配位构型是扭曲的四面体结构。配合物2是二维层状结构,属于三斜晶系,P1空间群,中心金属锌(Ⅱ)离子的配位构型是变形的三角双锥结构。用溴化乙锭荧光探针法测定了配体和配合物对EB-DNA复合体系相互作用,实验结果显示无论配体还是配合物均能使EB-DNA复合体系发生不同程度的荧光猝灭,且配合物的作用强度远大于配体。  相似文献   
68.
以歧化松香为原料,将其纯化得到脱氢松香酸,用硫酸二甲酯酯化后,通过12位溴代、7位氧化、脱异丙基硝化等步骤,得到了3个重要的中间体.该3个中间体分别经过亲核取代、还原关环反应后,得到了一些脱氢松香酸甲酯含氮杂环衍生物;产物结构经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质谱和元素分析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69.
1-苯基-3-甲基-5-氯吡唑-4-甲酸与氨基硫脲在三氯氧磷中反应得到2-氨基-5-(1-苯基-3-甲基-5-氯吡唑-4-基)-1,3,4-噻二唑(1), 然后分别采用超声辐射法和常规加热法与(未)取代苯甲酰基异硫氰酸酯(2)反应合成了一系列未见报到的1-[(未)取代苯酰基-3-[5-(1-苯基-3-甲基-5-氯吡唑-4-基)-1,3,4-噻二唑-2-基]-硫脲(3a3j). 化合物的结构经元素分析, IR, 1H NMR确证.  相似文献   
70.
以2,5-二巯基-1,3,4-噻二唑为原料, 与水合肼反应制得2,5-二肼基-1,3,4-噻二唑, 再将其与取代苯甲醛缩合, 得到了6种新的2,5-二苯腙基-1,3,4-噻二唑类化合物, 其结构经元素分析、红外、1H NMR及质谱等方法所证实. 6种噻二唑衍生物对喷气燃料银片腐蚀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