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1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44篇
化学   221篇
综合类   9篇
物理学   1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31.
利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在pH=7.4的生理条件下,研究了喹诺酮类药物(依诺沙星、环丙沙星和诺氟沙星)与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CuZnSOD)的相互作用。喹诺酮类药物能使CuZnSOD的荧光发生猝灭,其猝灭机理为静态猝灭。通过实验计算了不同温度下喹诺酮类药物与CuZnSOD的结合常数和结合点数。依据Frster非辐射能量转移理论,得到供体与受体间的距离。根据热力学参数确定了它们之间的主要作用力类型是静电引力。进一步证实了活体动物兔子注射环丙沙星后,血液中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32.
氟喹诺酮作为钯催化Heck反应有效配体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伍强  王磊 《有机化学》2008,28(9):1655-1659
研究了氟喹诺酮作为钯催化Heck反应的有效配体. 碘苯、溴苯和其它芳基卤衍生物与丙烯酸丁酯、苯乙烯等取代乙烯类化合物在钯和氟喹诺酮的催化下发生Heck反应. 讨论了配体、催化剂用量、碱和溶剂对Heck反应产率的影响. 该反应的最优化条件是: 钯源为Pd(OAc)2 (0.1 mol%), 诺氟沙星作为配体(0.2 mol%), K2CO3作为碱, DMA作为溶剂, 取代碘苯及溴苯和它们的衍生物与丙烯酸丁酯、苯乙烯等乙烯基化合物的反应均可以得到高收率的目标偶联产物.  相似文献   
33.
建立了一种基于荧光共振能量转移(FRET)的核酸适配体传感器,并用于检测实际水体和牛奶中的环丙沙星(CIP)。为了防止羧基荧光素(FAM)被CIP猝灭,FAM和四甲基罗丹明(TAMRA)分别标记在互补单链DNA(FAM-cDNA)和适配体(TAMRA-APT),通过DNA杂交发生FRET, TAMRA有效猝灭FAM的荧光。CIP加入后,其与FAM-cDNA发生亲和力竞争反应,CIP与TAMRA-APT形成结构更稳定的CIP/TAMRA-APT复合物,使体系FAM的荧光恢复。在优化条件下,本方法对CIP表现出高灵敏度和高选择性,检测浓度线性范围为0.01~1μmol/L,检出限为6 nmol/L;对实际水样和牛奶的加标回收率为90.4%~113.2%,相对标准偏差为1.8%~11%。该荧光适配体传感器具有成本低、灵敏度高、特异性好等优点,在环境中CIP残留快速检测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34.
本文建立了一种快速的微薄辅助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分离检测羊肝、牛肉和牛奶样品中三种喹诺酮类药物(氟罗沙星、洛美沙星和斯帕沙星)和两种非甾类化合物(酮洛芬和布洛芬)的方法。并对微波辅助萃取条件利用正交试验进行了优化:萃取温度为4℃、萃取时间为6min、萃取溶剂为乙腈、萃取溶剂体积为10mL。在浓度范围为0.25—0.75 μg•g-1时各待测物的三种不同水平的添加回收率在60.0%到107%之间,并获得较好的精确度(RSD<11%)。  相似文献   
35.
王剑  刘忠芳  刘绍璞  申伟 《化学学报》2008,66(11):1337-1343
在pH 4.5~6.5的Britton-Robinson缓冲溶液中, 钴(II)与环丙沙星(CIP)、诺氟沙星(NOR)、氧氟沙星(OF)和左氧氟沙星(LEV)等氟喹诺酮类抗生素(FLQs)能形成螯合阳离子, 它们能通过静电引力和疏水作用与刚果红(CR)阴离子反应, 形成1∶2∶1 (Co2+∶FLQs∶CR)三元离子缔合配合物. 此时将引起溶液的共振瑞利散射(RRS)显著增强, 并出现新的RRS光谱. 不同抗生素具有相似的光谱特征, 其最大散射波长均位于560 nm处, 并在382和278 nm处有2个较小的散射峰. 一定浓度的抗生素与散射增强(ΔI)成正比, 对不同氟喹诺酮类药物的线性范围和检出限(3s)分别是0.026~2.64 μg•mL-1和7.68 ng•mL-1 (CIP), 0.045~3.20 μg•mL-1和13.00 ng• mL-1 (NOR), 0.037~4.00 μg•mL-1和11.24 ng• mL-1 (OF), 0.039~4.00 μg•mL-1和11.80 ng•mL-1 (LEV), 据此提出了一种以RRS技术测定氟喹诺酮抗生素的新方法. 方法不仅灵敏度高, 而且简单、快速, 并有良好的选择性和重复性, 可用于片剂、针剂、滴眼液和人尿液中氟喹诺酮类药物的测定. 文中还对反应机理和RRS增强的原因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36.
诺氟沙星为第三代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抗菌谱广、抗菌作用强,尤其对需氧革兰阴性杆菌的抗菌活性高.文献报道的测定诺氟沙星的方法主要有高效液相色谱法[1,2]、毛细管电泳法[3]、分光光度法[4-6]、荧光法[7]和化学发光法[8-10].本研究观察到在碱性介质中诺氟沙星对鲁米诺-高碘酸钾化学发光反应有很强的抑制作用,与文献[8-10]报道的化学发光法相比,发现此体系十分稳定,操作简单,试验费用低;方法的检出限为 2.0×10-6g·L-1,线性范围为8.4×10-6~1.2×10-2g·L-1,对 6.O×10-4g·L-1诺氟沙星平行测定 11 次,相对标准偏差为2.6%,已用于滴眼液及胶囊中诺氟沙星的分析.  相似文献   
37.
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因其具有广谱、低毒以及口服吸收良好等特点而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对N1位的构效关系曾有研究报道,但其建立的定量构效关系式相关性较差.为了对N1位的构效关系有更深入的认识,本文以取代基的表面积和分子体积为参数.  相似文献   
38.
甲磺酸培氟沙星荧光猝灭法测定微量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铁是自然界中最常见的基本元素之一,对它的分析一直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喹诺酮类药物是一类重要的化学合成抗菌素,在临床上有重要用途。由于此类药物分子结构的特殊性,它们可与许多金属离子发生络合反应,根据其分子吸收或荧光光谱的变化可对药物或金属含量进行测定。  相似文献   
39.
以1-环丙基-6-氟-7-氯-1, 4-二氢-4-氧代喹啉-3-羧酸为原料经过两步反应合成出了16个新的1-环丙基-6-氟-7-(4-酰基-1-哌嗪基)-1, 4-二氢-4-氧代喹啉-3-羧酸, 并利用IR, 1H NMR, 13C NMR, MS谱及元素分析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 初步体外抗菌活性研究表明, 大部分目标化合物对大肠杆菌有一定的抑菌活性, MIC值在0.312~20 g/mL之间, 但活性低于对照物环丙沙星和氧氟沙星; 目标化合物对绿脓杆菌无抑菌活性, 最低抑菌浓度(MIC)均大于20 g/mL.  相似文献   
40.
邱盼子  郭欣妍  王娜  孔祥吉  何华 《色谱》2015,33(7):722-729
建立了一种同时测定制药废水中3类10种抗生素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分析方法。水样用固相萃取柱富集净化,通过比较在不同的固相萃取柱和洗脱液等条件下水样中目标物的回收率,优化了前处理方法。采用Agilent C18色谱柱(75 mm×2.1 mm, 2.7 μm),以0.2%(v/v)甲酸水溶液和乙腈为梯度洗脱的流动相,在电喷雾-多反应监测模式下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在0.1~1000 μg/L范围内,6种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螺旋霉素及3种氟喹诺酮类抗生素的峰面积与质量浓度的线性关系良好(r2 > 0.995),方法检出限为0.07~4.37 ng/L,定量限为0.22~14.55 ng/L;目标抗生素的加标水平为0.002~40 μg/L时,平均回收率为50.4%~114.1%,相对标准偏差均不高于9.89%(n=3)。基于上述方法,对江苏省某制药厂废水中相关物质进行检测,在各废水处理单元中检出3种目标抗生素,质量浓度范围为0.46~1033.60 μg/L。该方法准确可靠、灵敏度高,适用于制药厂废水中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螺旋霉素和氟喹诺酮类抗生素的检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