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35篇
  免费   184篇
  国内免费   2882篇
化学   5347篇
晶体学   41篇
力学   34篇
综合类   79篇
数学   126篇
物理学   474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71篇
  2022年   81篇
  2021年   93篇
  2020年   99篇
  2019年   131篇
  2018年   84篇
  2017年   112篇
  2016年   135篇
  2015年   134篇
  2014年   295篇
  2013年   295篇
  2012年   251篇
  2011年   259篇
  2010年   288篇
  2009年   295篇
  2008年   314篇
  2007年   258篇
  2006年   239篇
  2005年   230篇
  2004年   259篇
  2003年   245篇
  2002年   230篇
  2001年   215篇
  2000年   147篇
  1999年   158篇
  1998年   133篇
  1997年   150篇
  1996年   114篇
  1995年   140篇
  1994年   109篇
  1993年   101篇
  1992年   93篇
  1991年   95篇
  1990年   81篇
  1989年   64篇
  1988年   23篇
  1987年   19篇
  1986年   15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12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0 毫秒
121.
五种含氨基及吡啶基功能性聚合物,2,6-二氨基吡啶树脂(DAPR),2-氨基甲基吡啶树脂(2-AMPR),2-氨基吡啶树脂(2-APR),3-氨基吡啶树脂(3-APR),4-氨基吡啶树脂(4-APR)对Ir(Ⅳ)和Ru(Ⅳ)的最佳吸附酸度均为0.1molHCl/L,对Ir(Ⅳ)的吸附容量分别为1200、786、480、500和381mgIr(Ⅳ)/g树脂,其吸附摩尔比(离子/功能基)分别为2.11  相似文献   
122.
以卟啉为荧光发色团,4-氯-7-硝基苯并-2-氧杂-1,3-二唑为识别基团,设计合成了一种具有较高选择性、高灵敏度的近红外硫离子荧光探针,其结构经~1H NMR,IR和HR-MS(ESI)表征。该合成路线简短,后处理简单。以荧光光谱为检测手段,测试了该探针分子对硫离子的识别效果。结果表明,此探针不仅具有高选择性和灵敏度,且在1. 0×10~(-6)~7. 0×10~(-6)mol·L~(-1)的浓度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其检出限为78 nm。  相似文献   
123.
张成仁  王柳  葛燕丽  巨修练 《有机化学》2007,27(11):1432-1437
设计并以噁唑、苯并噁唑及1,3,4-噁二唑硫醇与卤代烃反应合成了14个硫醚类杂环化合物, 其中13个化合物未见文献报道. 目标化合物的结构均通过1H NMR谱、MS和元素分析进行了表征. 采用MTT [3-(4,5-dimethylthiagol-2-yl)- 2,5-diphenyltetrogolium bromide]法对14个目标化合物进行了体外抗肿瘤活性测定, 结果表明: 在10-5 mol/L 浓度下, 10个化合物对肿瘤细胞具有抑制活性.  相似文献   
124.
利用纯电化学手段获得了具有较强表面增强拉曼活性的镍电极, 改进了原有的镍电极表面预处理方法. 结果表明, 在0.5 mol/L的NaClO4溶液中, 结合电化学阶跃技术和循环伏安技术, 可以得到合适的粗糙镍电极; 同时, 还得到了探针分子吡啶在该粗糙镍电极表面随电极电位变化的表面增强拉曼光谱(SERS), 此时谱峰强度获得了极大的增强; 还研究了粗糙镍电极的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图像, 并估算出其SERS增强因子约为104, 此结果比以前的镍电极表面粗糙方法所能达到的增强因子高一个数量级.  相似文献   
125.
以芳醛、氰乙酸酯和1,5-萘二酚为原料,以乙醇为溶剂,在80℃以KF/Al2O3为催化剂合成了一系列的2,8-二氨基-4,10-二芳基-4H,10H-二-γ-吡喃并[2,3-a;2',3'-f]萘-3,9-二羧酸酯衍生物,该反应具有反应条件温和、产率良好、操作方便等优点.产物的结构通过IR,1HNMR和元素分析表征,并进一步通过X射线衍射分析确证4h的结构.  相似文献   
126.
127.
Inthepastseveraldecades ,muchattentionhasbeenpaidtoopticallyactive ,C2 asymmetric1,1′ bi naphthalene 2 ,2′ diolanditsderivativesbecauseoftheirapplicationininducingchiralityinasymmetricsynthesis[1,2 ] .Enantiomericallypure1,1′ binaphtha lene 2 ,2′ diolhasbeen preparedbymanymethodsrangingfromtheclassicalresolutionviacrystalliza tionofthediastereoisomericsalts[3] toasymmetricox idativecoupling[4~ 6 ] .However ,theuseofexpensivechiralreagentsandthetediousnessoftheprocessessetalimitontheuseof…  相似文献   
128.
南蛇藤倍半萜成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南蛇藤(Celastrus angulatus)的种子中分得三个新的倍半萜化合物(1~3)。它们的结构经紫外、红外、质谱及二维核磁谱确定为1β-乙酰氧基-8α-苯甲酰氧基-9β, 13-二(β-吡啶甲酰氧基)-β-二氢沉香呋喃(1)-1β, 2β-二羟基-6α-乙酰氧基-8β, 9β-二苯甲酰氧基-β-二氢沉香呋喃(2)和1β, 2β, 8β, 9β-四苯甲酰氧基-6α-乙酰氧基-β-二氢沉香呋喃(3)。  相似文献   
129.
研究了聚环氧乙烷(PEO)/聚2-乙烯基吡啶(P2VP)的共混物分别经LiCLO4、四氰基代苯醌二甲烷(TCNQ)及两者共同掺杂后其共混物的离子、电子及混合导电率,当PEO与P2VP的重量比分别为6/4、5/5及4/6时,共混物的混合导电率大于相应的离子及电子导电率的总和,呈现协同效应,从共混物外观的研究发现LiCLO4能作为PEO/P2VP共混体系的增容剂。  相似文献   
130.
杜家声 《应用化学》1995,12(5):58-61
研究了由4,4'-癸二酰-双-(1-苯基-3-甲基-5-吡唑啉酮)(DBPMP,简作H2A),氧化三辛基膦(TOPO),吡啶(Py)组成的三元体系从硝酸溶液中对铀的协同萃取,斜率法确定萃合物组成为UO2A.TOPO.Py,制取了固体协萃配合物,并用元素分析、IR及HNMR等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