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8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63篇
化学   454篇
综合类   9篇
数学   9篇
物理学   23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51.
本实验以茶籽壳为原料,Fe3 O4为磁性添加剂和微波吸收介质,采用微波辅助法制备磁性生物质活性炭(MBAC).实验结果表明,制备MBAC的最佳工艺条件为:50%的H3 PO4浸渍150目茶籽壳粉末,浸渍比为5∶1(V/m),活化后茶籽壳粉末与Fe3 O4的质量比为5∶2,微波功率为500 W.应用扫描电镜(SEM)、透...  相似文献   
152.
黄曲霉毒素是广泛存在于玉米中且具有剧毒的一种代谢产物,以美国农业部农业研究署(USDA-ARS) Toxicology and Mycotoxin Research Unit提供的2010年先锋玉米为研究对象,验证了高光谱成像技术对玉米中黄曲霉毒素检测的可行性。以甲醇为溶剂制备四种不同浓度的黄曲霉毒素溶液,并将其逐一滴在等量的4组共120粒玉米颗粒表面,以未处理的30粒洁净玉米作为一组对照样本,将大小、形状相似的150个样品随机分为训练集103个,验证集47个;对获取的400~1 000 nm波段范围内的高光谱图像,先进行标准正态变量变换(standard normal variate transformation, SNV)预处理,然后引入基于Fisher判别最小误判率的方法选择最优波长,并以所选波长作为Fisher判别分析法的输入建立判别模型,对玉米颗粒表面不同浓度的黄曲霉毒素进行识别,最后对模型判别正确率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选取四个最优波长(812.42, 873.00, 900.36和965.00 nm)时Fisher判别分析模型对训练集与验证集的准确率分别为87.4%和80.9%。该方法为含黄曲霉毒素玉米颗粒便携式检测仪器的开发,以及对田间霉变玉米自然代谢产生毒素的检测奠定了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153.
婴幼儿奶粉配料中的植物油易受到链格孢霉菌污染,因而链格孢霉毒素(ATs)成为该类食品的重点检测对象.该研究建立了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快速检测婴幼儿奶粉中链格孢酚、链孢酚单甲醚、交链孢霉烯、细交链孢菌酮酸、腾毒素、交链孢毒素Ⅰ、细格菌素7种ATs的方法.通过参数优化确定最佳的质谱与色谱条件,选取BEH-C18色谱柱...  相似文献   
154.
通过对9株淡水微囊藻的ITS序列及其微囊藻毒素合成酶基因簇(mcy)的分析,以期获得用于快速检测产毒微囊藻的特异性探针.结果表明:9株淡水微囊藻的ITS序列差异百分比达1.0%~5.0%,平均差异度达3.0%,但序列比对得到的差异性片段与其是否产微囊藻毒素之间无明显相关性,无法用于检测产毒微囊藻特异性引物的设计.根据微囊藻毒素合成基因簇的保守结构域设计的6对引物(MCYAAAF\MCYAAAR,MCYAMAF\MCYAMAR,MCYBAF\CYBAR,MEAF\MCYEAR,MCYGAF\MCYGR,MCYKSF\MCYKSR),对9株微囊藻mcy基因簇的扩增进行了研究,结果与LC-MS的检测结果具有很好的一致性.同时,6对引物具有相同的退火温度,可进行PCR的同步扩增,在提高扩增效率的同时也大大增加了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此外,根据微囊藻毒素基因筛选设计了用于检测产毒微囊藻的特异性探针.  相似文献   
155.
毒素的光纤免疫传感器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毒素的光纤免疫传感器及相关固定化技术进展,评述了光纤免疫传感器在毒素检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6.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花生中的黄曲霉毒素B_1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串联四极杆质谱联用系统(HPLC-MS/MS),在多反应离子检测方式(MRM)下,对花生中的黄曲霉毒素B1进行检测.对花生中黄曲霉毒素B1的提取、净化、液相分离及串联质谱等相关检测参数进行了优化研究.用V(甲醇):V(水)=6:4提取,OASIS HLB SPE小柱净化,定容过滤.采用V(甲醇):V(水)(含体积分数0.1%甲酸)=7:3为流动相,前级离子313.0,二级离子241.1、269.1,ESI正离子方式检测,在3.3 min出峰.结果表明,在ESI正离子模式下,黄曲霉毒素B1在其线性定量范围0.1~50μg/kg内,相关系数达到0.9999,检出限为0.03μg/kg,最低定量限为0.1μg/kg.低、中、高浓度添加回收率范围为93%~105%.  相似文献   
157.
基于1,6-己二硫醇自组装技术和纳米金吸附作用相结合的方法固定微囊藻毒素抗体,采用循环伏安法及交流阻抗法研究了该修饰电极的电化学性质,并优化了微囊藻毒素-LR(MC-LR)的测定条件.结果表明,在优化条件下,阻抗变化值与MC-LR标准品质量浓度分别在0.25 ~2.0 μg/L和2.0 ~95 μg/L 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其线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994 4和0.997 2,检出限达0.085 μg/L(S/N=3);电极的重现性及稳定性较好,连续测定12次,相对标准偏差为7.8%;4 ℃下储存60 d后阻抗响应信号无明显变化;应用于饮用水中MC-LR的测定,样品的回收率为93% ~118%;检测时间为15 min.该传感器无需标记、灵敏度高、稳定性好,可用于快速检测饮用水源水中的MC-LR.  相似文献   
158.
邢言言  佟玲  陈楠  于治国  赵云丽 《色谱》2015,33(12):1320-1326
将ProtElut NHS(N-羟基丁二酰亚胺)偶联磁珠与抗黄曲霉毒素总量单克隆抗体偶联得到黄曲霉毒素总量免疫磁珠,其具有较好的分散性,良好的磁性能和特异的选择性。本文建立了陈皮中4种黄曲霉毒素的免疫磁珠富集净化,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检测方法。样品经甲醇-PBS缓冲溶液(2:8, v/v)提取后用免疫磁珠富集净化,1 mL甲醇洗脱;经ACQUITY UPLC HSS T3 C18色谱柱(100 mm×2.1 mm, 1.8 μm)分离,以水和甲醇为流动相梯度洗脱,采用汞/氙灯荧光检测器测定。实验结果表明,4种黄曲霉毒素在各自的线性范围内峰面积与其质量浓度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2)大于0.999;检出限(信噪比为3)为0.013~0.038 μg/kg,定量限(信噪比为10)为0.044~1.2 μg/kg;平均回收率为63.9%~115.0%,相对标准偏差为0.4%~14.2%,均符合痕量分析的要求。该方法简单快速、准确可靠,可用于陈皮中4种黄曲霉毒素的测定。  相似文献   
159.
160.
建立了同时测定贝类中3种短裸甲藻毒素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样品采用丙酮提取、C18固相萃取柱净化;以5 mmol/L乙酸铵(含0. 1%甲酸)-乙腈为流动相,ACQUITYTMUPLC BEH C18色谱柱进行分离,在多反应监测模式下进行测定,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3种目标物在1. 0~100μg/L质量浓度范围内线性良好,相关系数(r~2)不小于0. 996,方法定量下限为3. 0μg/kg,回收率为80. 0%~87. 5%,相对标准偏差为1. 3%~5. 4%。该方法前处理简单,灵敏度高,稳定性好,适用于贝类中3种短裸甲藻毒素的同时测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