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8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63篇
化学   454篇
综合类   9篇
数学   9篇
物理学   23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建立了测定土壤中典型微囊藻毒素(MC-LR,MC-RR和MC-YR)的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分析方法。土样采用0.01 mol/L EDTA-Na4P2O7溶液涡旋提取,提取液经Sep-Pak C18固相萃取柱富集净化,在电喷雾正离子模式下,以多反应监测模式采集数据进行定性与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土壤中MC-LR,MC-RR和MC-YR的检出限量分别为0.25,0.25和0.50μg/kg,回收率分别为72.6%~97.4%,54.9%~62.8%和69.0%~90.7%;相对标准偏差为4.3%~16.9%。应用此方法检测云南滇池周边部分农田土壤中样品,检出微囊藻毒素,含量范围为1.43~21.29μg/kg。  相似文献   
132.
黄曲霉毒素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黄曲霉毒素的检测方法薄层色谱、高效液相色谱、免疫学与仪器联用、超光谱等分析方法进行了综述,评述了上述方法的优劣、适用条件和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133.
ELISA试剂盒法测定水中LR型微囊藻毒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一种ELISA(酶联免疫吸附测定)试剂盒法测定水中LR型微囊藻毒素(MC–LR)的方法,方法检出限为0.10 ng/mL,相关系数r=0.999,加标回收率为89%~94%。该法适用于饮用水和水源水中MC–LR的测定。  相似文献   
134.
应用柱前衍生-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茶叶中黄曲霉毒素B1的含量。样品采用乙腈(85+15)溶液提取,滤液用MycoSepTM226柱净化,加入正己烷和三氟乙酸衍生,经C18色谱柱分离,荧光检测器检测。黄曲霉毒素B1的质量浓度在0.20~10.0μg·L-1范围内与其峰面积呈线性关系,检出限(3S/N)为0.1μg·kg-1。在0.5,1.0,5.0μg·L-1等3个浓度水平进行加标回收试验,回收率在91.9%~102%之间,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6)在1.5%~6.9%之间。  相似文献   
135.
提出了基质固相分散-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袋泡茶中黄曲霉毒素B1、B2、G1和G2含量的方法。优化的试验条件为:1样品与分散剂(中性氧化铝)的质量比为1比4;2洗脱剂乙腈的用量为6mL。以Symmetry C18色谱柱为分离柱,以甲醇-水(1+1)混合液为流动相进行分离。采用荧光检测,激发波长为365nm,发射波长为435nm。黄曲霉毒素B1、B2、G1和G2在一定的质量浓度范围内与其峰面积呈线性关系,方法的检出限(3S/N)在0.05~0.15μg·L-1之间,测定下限(10S/N)在0.15~0.50μg·L-1之间。以空白样品为基体进行加标回收试验,所得回收率在88.3%~96.8%之间,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6)在4.3%~6.8%之间。  相似文献   
136.
本研究对Ce/Zr/Al三元类水滑石材料去除微囊藻毒素(MC)的潜在应用进行了探索。采用共沉淀法合成了碳酸根型Ce/Zr/Al三元类水滑石,通过XRD、IR等手段对样品进行了测试和表征。合成的类水滑石用于吸附MC,并详细研究了其对MC的吸附性能。结果显示,控制反应条件为温度80℃,M3+/M4+摩尔投料比为1∶1,pH为8.5,合成的Ce/Zr/Al三元类水滑石对MC具有较高的吸附性能,对微囊藻毒素LR(MC-LR)最大吸附量可达178μg/g,对MC-LR和微囊藻毒素RR(MC-RR)的吸附效率均大于70%,吸附性能明显高于硅胶等常用吸附剂。这些研究数据表明Ce/Zr/Al三元类水滑石对去除水体中微囊藻毒素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7.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粮谷中的伏马毒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同时测定玉米、小麦、大米和黄豆中伏马毒素FB1、FB2的分析方法。样品经甲醇-水-乙酸(74∶25∶1)提取,强阴离子交换柱(SAX)净化后,以0.1%乙酸水溶液-乙腈为流动相,ZORBAX Extend-C18反相色谱柱(150 mm×2.1 mm,1.8μm)进行色谱分离,在电喷雾正离子化模式下,选择反应监测(SRM)方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FB1和FB2分别在2.5~1 000、5.0~1 000μ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分别为0.999 5和0.999 7。对4种空白基质分别进行0.02、0.50、2.00 mg/kg 3个水平的加标回收实验,FB1和FB2的加标回收率分别为67.5%~90.5%和70.5%~95.3%,相对标准偏差(RSD)分别为1.3%~11.4%和1.5%~10.6%,检出限分别为2.00μg/kg和4.00μg/kg。该方法稳定、可靠,适用于谷物中FB1和FB2的同时检测与确证。  相似文献   
138.
建立了一种检测乳及乳制品中黄曲霉毒素B1、M1的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HPLC-FD)方法。样品经60%乙腈溶液提取,自制固相萃取柱净化,流出液经正己烷、三氟乙酸衍生后荧光检测器检测。考察了填料、柱容量、取样量、提取溶液和流速等对检测的影响,优化了实验条件。结果表明,黄曲霉毒素B1、M1的检测线性范围为0.40~100μg/L,线性系数为0.9991~0.9998,方法检出限为0.050μg/kg。对样品进行0.40、1.0和15μg/L 3种浓度水平的加标回收实验,回收率为53%~105%,相对标准偏差为2.6%~5.1%。该方法操作简单、灵敏度高、准确度好,可用于乳及乳制品中黄曲霉毒素B1、M1的测定。  相似文献   
139.
Six eremophilane sesquiterpenes were obtained from a marine fungus Penicillium sp. BL27-2. Their structures were elucidated as 3-acetyl-9, 7 (11)-dien-7a-hydroxy-8-oxoeremophilane (1), 3-acetyl-13-deoxyphomenone (2), Sporogen-AO 1 (3), 7-hydro- xypetasol (4), 8a-hydroxy-13-deo -xyphomenone (5) and 6-dehydropetasol (6) based on detailed NMR analysis. 1 was a new compound and 2 was obtained as a new natural compound. These compounds were assayed for their cytotoxic activity on P388, A549, HL60, BEL7402 and K562 cell lines by the MTT method. The assay results suggested the epoxide rings in eremophilane molecules were essential for their activity, and acetylation could enhance their activity.  相似文献   
140.
Flavonoid triglycosides from the seeds of Camellia oleifera Abel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wo flavonoid triglycosides, kaempferol 3-O-{ β-D-glucopyranosyl-(1→2)-[α-L-rhamnopyranosyl-(1→ 6)]-β-D-glucopyranoside} (1) and kaempferol 3-O-{ β-D-xylopyranosyl-(1 → 2)-[α-L-rhamnopyranosyl-(1→6)]-β-D-glucopyranoside } (2), were isolated from the seed of Camellia oleifera Abel. The absolute configuration of compound 1 was established on the basis of its X-ray analysis. Their cytotoxic activities and anti-HIV-RT activities were evaluat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