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553篇 |
免费 | 272篇 |
国内免费 | 1491篇 |
专业分类
化学 | 2914篇 |
晶体学 | 63篇 |
力学 | 112篇 |
综合类 | 59篇 |
数学 | 369篇 |
物理学 | 799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4篇 |
2023年 | 98篇 |
2022年 | 117篇 |
2021年 | 119篇 |
2020年 | 124篇 |
2019年 | 112篇 |
2018年 | 78篇 |
2017年 | 101篇 |
2016年 | 133篇 |
2015年 | 113篇 |
2014年 | 248篇 |
2013年 | 263篇 |
2012年 | 219篇 |
2011年 | 232篇 |
2010年 | 219篇 |
2009年 | 225篇 |
2008年 | 172篇 |
2007年 | 171篇 |
2006年 | 176篇 |
2005年 | 138篇 |
2004年 | 184篇 |
2003年 | 151篇 |
2002年 | 118篇 |
2001年 | 166篇 |
2000年 | 100篇 |
1999年 | 95篇 |
1998年 | 73篇 |
1997年 | 71篇 |
1996年 | 40篇 |
1995年 | 34篇 |
1994年 | 38篇 |
1993年 | 28篇 |
1992年 | 25篇 |
1991年 | 36篇 |
1990年 | 26篇 |
1989年 | 28篇 |
1988年 | 11篇 |
1987年 | 3篇 |
1986年 | 3篇 |
1985年 | 3篇 |
1983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3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92.
积雪草总黄酮提取工艺和含量测定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确定积雪草总黄酮最佳提取工艺和含量测定方法,采用微波辅助法提取积雪草中的黄酮类化合物,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了最佳提取工艺.分别以槲皮素和山奈酚为对照,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在320nm处测定积雪草全草中的总黄酮.最佳工艺条件:提取次数3次,辐射时间20s,固液比1:10,功率480W.按最佳工艺条件提取总黄酮含量为8.40mg/g.回归方程为(槲皮素):y=29.993C+0.027,相关系数r2=0.9982,精密度和稳定性试验RSD分别为0.265%和0.172%(n≥6),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RSD=1.51%(n=5).回归方程为(山奈酚):y=36.928C+0.0178,相关系数rz=0.9991,精密度和稳定性试验的RSD分别为0.231%和0.190%(n≥6),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RSD=0.714%(n=5),样品的稳定性试验RSD为0.218%(60min).选择的最佳工艺对提取积雪草全草总黄酮确为最佳.用槲皮素或山奈酚标准品,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灵敏度高,重复性好,为积雪草全草中总黄酮含量测定的一种切实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93.
以N2/H2、N2或NH3为载气,利用碳辅助化学气相沉积法,常压1140℃下在石英衬底上制备了大量直径为20-300 nm,长数百微米的非晶SiOx纳米线.制备得到的纳米线具有高度定向生长的特性.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及电子能谱对SiOx纳米线的形貌及组分进行了分析,Si与O原子之比为1∶1.8.傅里叶红外吸收谱显示了非晶氧化硅的三个特征峰(482,806和1095 cm-1)及1132 cm-1无序氧化硅结构的强吸收峰.SiOx纳米线光致发光光谱(PL)在440 nm(2.83 eV)处具有较强的荧光峰;N2为载气生长的SiOx纳米线的PL峰强比NH3为载气生长的SiOx纳米线峰强大四个数量级. 相似文献
94.
基于浓度参量同步荧光光谱的相近油源溢油鉴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浓度作为辅助参量引入到同步荧光光谱中,获取溢油样品在10-4~10 g.L-1浓度范围内的浓度同步三维荧光光谱,应用主成分分析法对胜利油田的5个原油样品及93#及90#汽油样品及0#柴油进行模式识别。结果表明,浓度参量的引入可全面的反映溢油样品多环芳烃的组成信息,比较溢油样品溶液稀释到线性范围内所获取的同步荧光光谱,该方法提高了应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溢油样品的识别率,在很好的区分不同类型的溢油样品的基础上,实现了正确判别相近油源的溢油种类,同时解决了样品配置过程中浓度误差对分类识别的影响难题。 相似文献
95.
96.
97.
婴幼儿谷类辅助食品是婴幼儿营养的重要能量来源,其主要原料为大米,而水稻极易从其生长的土壤和水中吸收重金属Cd积累到谷粒中,导致大米中Cd的残留浓度相对较高,从而对婴幼儿谷类辅助食品构成潜在威胁。提出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串联质谱(ICP-MS/MS)测定婴幼儿谷类辅助食品中重金属Cd的新策略。样品经微波消解处理后,采用ICP-MS/MS进行测定。婴幼儿谷类辅助食品中Cd的测定所面临的质谱干扰主要来源于高浓度Mo所形成的Mo基多原子干扰离子(MoO+,MoN+,MoC+)以及Sn所形成的同量异位素(112Sn+,114Sn+,116Sn+)。针对这些干扰,在MS/MS模式下,分别采用H2,NH3/He和O2为反应气,考察不同Cd同位素的质谱干扰消除效果和分析灵敏度。结果表明,在H2和NH3/He反应模式下,H2和NH3均能与Mo基干扰离子发生质量转移反应,而不与Sn+反应,可选择110Cd+,111Cd+和113Cd+进行测定,但H2与Mo基干扰离子反应速度较慢,难以彻底消除高浓度Mo基质中对Cd的质谱干扰;在O2反应模式下,所有干扰离子均能与O2发生质量转移反应,虽然获得的分析灵敏度略低于NH3/He反应模式,但背景等效浓度(BEC)明显比NH3/He反应模式低。确定了以O2为反应气消除干扰测定Cd的最优分析方案。利用标准参考物质评价了方法的准确性,采用国标法(GB5009.268—2016)进行对比分析验证了方法的可靠性。结果表明,Cd的LOD为2.03~13.4 ng·L-1,标准参考物质的测定值与认定值基本一致,在95%的置信水平,对比分析结果之间无显著性差异。方法的灵敏度高,结果准确可靠,适用于大批量婴幼儿谷类辅助食品中重金属Cd的高通量测定。 相似文献
98.
将二茂铁甲酰丙酮与异菸肼缩合,生成金属有机多齿新配体,该配体(FCR)与闭式-十二氢十二硼酸稀土化合物反应,得到分子式为[Ln(FcR)2]2(B12H12)3·XH2O(Ln=La,Nd,Eu,Gd,Dy,Ho,Er,TmandLu)的9个配位化合物,经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光谱对其组成、结构进行了表征,通过TG-DTA研究了它们的热行为. 相似文献
99.
分别使用phen(1,10-邻菲咯啉)、TOPO(三正辛基氧化磷)、TPPO(三苯基氧化磷)作为第二配体与Sm(DBM)3(DBM:二苯甲酰甲烷)相互作用,合成了相应的配合物,然后分别将其掺入MMA中,进行聚合得到了固体样品。测量了不同第二配体样品及无第二配体样品的激发和发射光谱,对谱峰做了指认。发射谱中主要发射峰均为Sm^3+的特征发射,有机配体的发光带很弱,说明从有机配体到稀土发光中心的能量传递非常有效。监测Sm^3+离子644nm发射峰(^4G5/2→^6H9/2)测量了样品的激发光谱。结果显示,第二配体的加入改变了有机配体的能级结构,激发边出现明显的移动,同时紫外区的激发效率发生了变化,对发光产生了显著的影响。还测量了上述样品中Sm^3+的^4G5/2能级的发光衰减曲线,拟合出该能级的跃迁寿命,针对不同第二配体的情况进行了比较分析。实验结果表明,第二配体的共轭性和化学键匹配对发光强度影响很大,在我们的结果中,第二配体为TPPO时发光效率最高。 相似文献
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