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1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226篇
化学   391篇
晶体学   6篇
力学   2篇
综合类   3篇
物理学   1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改性5分子筛吸附剂从含氟水中除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以5A分子筛为骨架吸附材料,经在含AI^3 或Fe^3 溶液中离子交换改性处理,获得了一种可吸附除氟的改性分子筛。实验表明,该种分子筛对水溶液中的低含量氟有良好的吸附性能。静态饱和吸附容量可达28.98和21.4mgF/g分子筛(分别对含AI^3 或Fe^3 分子筛)。含氟水经分子筛柱处理后,除氟率可达99%。吸附氟后的分子筛可用柠檬酸盐洗脱氟,洗脱率接近安全。洗脱后的分子筛可重复使用。得到一种新的效果显著的除氟方法。  相似文献   
82.
雷景新  廖霞  高峻 《化学学报》2001,59(5):685-689
采用接枝量、ATR-IR、SEM、与水接触角、溶血试验和再钙化时间等测试手段研究了电火花引发甲基丙烯酸β-羟乙酯(HEMA)表面接枝低密度聚乙烯(LAPE)薄膜的接枝聚合反应影响因素、表面结构和血液相容性。结果表明,电火花能有效引发HEMA在LDMA薄膜表面接枝聚合反应,随接枝聚合反应时间延长、单体浓度的增大。接枝量增大。随反应温度升高,接枝量增大到一最大值后,进一步升高反应温度,接枝量下降,最佳接枝聚合温度为60℃当在60℃单体φ=5%水溶液是反应2h时,经空气气氛和1.5kV电火花预处理72s和LDPE薄膜表面接枝量可达169ug/cm^2。接枝改性后LDPE薄膜与水的接触下降,亲水性增加,溶血程度减小,再钙化时间延长,血液相容性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83.
涂料用含氟聚合物乳液的研究和应用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余樟清 《高分子通报》2000,(2):65-68,F003
含氟聚合物乳液因具有优异的表面特性、耐候性和环境友好性,可望在高耐候涂料和特殊性能涂料领域获得广东的应用。本文对含氟聚合物乳液的制血、性能、应用以及聚合物结构与性能间的关系进行了较详细的综述。  相似文献   
84.
四氟乙烯/偏氟乙烯乳液共聚反应的竞聚率测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亨利定律关联了四氟乙烯 (TFE) /偏氟乙烯 (VDF)乳液共聚合体系中的单体气相分压与其对应液相浓度间的关系 ,推导了用气相摩尔分数表示的共聚物组成方程式 .通过气相色谱和19F NMR分别测定了共聚反应前后气相单体组成和共聚物组成 ,用非线性回归法 (RREVM )计算TFE/VDF乳液共聚合反应表观竞聚率分别为γTFE=0 35和γVDF=0 6 3 .将实测的表观竞聚率代入共聚物组成方程计算共聚物组成与由19F NMR测定的结果一致 ,为进一步的工业放大试验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5.
含氟聚合物修饰碳纳米管及其聚氨酯复合疏水膜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超  郭述忠  汪伟志  刘天西 《化学学报》2009,67(9):1001-1007
利用羟基碳纳米管上的羟基与2-溴异丁基酰溴之间的简单反应, 在碳纳米管上引入了含溴ATRP引发剂, 并进一步引发含氟丙烯酸酯的ATRP聚合, 从而在碳纳米管表面接枝上了低表面能的含氟聚合物. 红外光谱(FT-IR)、热重分析(TGA)和透射电镜(TEM)的研究结果表明碳纳米管与含氟聚合物之间为化学键连接. 以此低表面能聚合物包裹的碳纳米管作为填充粒子, 采用溶液浇铸方法制备了聚氨酯/碳纳米管复合膜, 并利用溶剂四氢呋喃(THF)刻蚀表面获得了不同碳纳米管裸露程度的复合膜材料. 静态接触角测试结果表明, 无论是羟基碳纳米管还是低表面能修饰的碳纳米管均可提高其复合膜的疏水性能, 且其疏水性能随碳纳米管含量的增加而增加; 相同含量时, 含氟聚合物接枝后的碳纳米管使复合膜具有更佳的疏水性能, 膜表面经溶剂刻蚀后可显著提高其疏水性能. 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研究了加入碳纳米管和溶剂刻蚀对聚合物表面微观结构以及材料表面疏水性能的影响. 上述结果表明: 利用接枝聚合物可改变碳纳米管本身的疏水性能, 并可进一步制备新型的具有表面疏水性能的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  相似文献   
86.
光波导材料对于光通信及光互联产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例如可用来制作波分复用系统中的光衰减器,热光开关,阵列波导光栅复用/解复用器,光滤波器等.聚合物材料由于其容易加工,与无机材料相比有相对较低的制作成本,而从众多光波导材料中脱颖而出.目前光通讯材料与器件的研究应用主要集中在1.3和1.55μm两个波长上,然而随着波分复用(WDM)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87.
脂环环氧树脂是高活性的光固化材料,但折射率、介电常数以及耐水性方面需要改进。本文对比研究了两种脂环型含氟环氧化合物1,4-双(2,3-环氧环己基氧基)四氟丁烷(TCE)和1,6-双(2,3-环氧环己基氧基)八氟己烷(OCE),并与结构相近的商品脂环环氧树脂ERL-4221比较了光固化动力学,动态力学、热、光学以及表面能性能。TCE和OCE具有类似ERL-4221的高光固化反应活性,提高固化反应温度对含氟环氧化合物的速率和转化率的促进作用更明显;DMA以及TGA测试的结果显示,光固化的含氟环氧化合物C-TCE和C-OCE的玻璃化转变温度都高于150℃,分子链更柔软,耐热性略优于C-ERL-4221;接触角测试结果表明,氟原子取代提高了材料表面的疏水和疏油性,氟含量越高,表面能越低;光固化的C-TCE和C-OCE在可见-近红外波段光学透明。表明TCE和OCE作为先进可光固化材料有极大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8.
超临界二氧化碳中含氟聚合物的合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虹  徐安厚  张永明 《化学进展》2007,19(10):1562-1567
超临界二氧化碳是廉价、低毒、不易燃、易回收、环境友好的惰性聚合介质,是传统有机溶剂的替代品。尤其是有望成为含氟单体的聚合溶剂,以替代目前使用的氟氯烃。本文详细地介绍了近年来以超临界二氧化碳为介质的氟烷基丙烯酸酯类单体和氟烯烃类单体的聚合反应研究,其中涉及氟烷基丙烯酸酯类单体的均聚和共聚,可熔融加工的四氟乙烯聚合物,离子交换树脂,偏氟乙烯的均聚和共聚合等。研究表明在超临界二氧化碳中的含氟单体的聚合反应有其它溶剂体系无法比拟的优点。  相似文献   
89.
核壳结构三元含氟丙烯酸酯乳液的制备及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甲基丙烯酸三氟乙酯(Actyflon-G03)、丙烯酸丁酯(BA)、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为原料,采用质量比为 1/1 的 OP-10/SDS 复合乳化荆,利用种子乳液聚合法,合成了核壳结构共聚物乳液.研究了温度对聚合反应、氟单体含量对聚合物膜吸水性及硬度的影响,采用 DSC、SEM-EDX、TEM 表征了共聚物膜的性能及乳胶粒子特征.结果表明:当 Actyflon-G03 含量为 23.28%时,核壳型结构粒子呈球形分布,粒径约为 80~110 nm,膜吸水率最低,硬度最高,并有 75.85%的最大转化率和 0.58%的最低凝胶率.SEM-EDX 分析显示,氟原子在成膜过程中向膜表面迁移,降低了膜的表面能.  相似文献   
90.
A series of modified poly (methyl methacrylate, PMMA) resins were prepared and compared their adsorption abilities to endotoxin.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adsorbents, which were grafted with tertiary amine and long spacing arms, had the best adsorption capacities and good blood compatibility, It is hopeful to be used as adsorbent in hemoperfusion for clinical clearance of endotoxin. The influence of original concentration of endotoxin on adsorption and the adsorption mechanism were also investigat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