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8篇
  免费   52篇
  国内免费   847篇
化学   1707篇
晶体学   8篇
力学   2篇
综合类   44篇
数学   1篇
物理学   155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33篇
  2014年   69篇
  2013年   85篇
  2012年   49篇
  2011年   88篇
  2010年   79篇
  2009年   66篇
  2008年   77篇
  2007年   70篇
  2006年   74篇
  2005年   93篇
  2004年   117篇
  2003年   92篇
  2002年   73篇
  2001年   77篇
  2000年   75篇
  1999年   63篇
  1998年   64篇
  1997年   54篇
  1996年   49篇
  1995年   53篇
  1994年   51篇
  1993年   35篇
  1992年   44篇
  1991年   43篇
  1990年   32篇
  1989年   33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991.
合成了一种新单体5,8-二(5′-溴-3,4-乙撑二氧噻基)-萘基喹喔啉,并通过Sonogashira偶合反应将此单体与带有不同长链烷氧基的对苯乙炔进行交替共聚,得到了聚[(2,5-二庚氧基-1,4-苯撑)乙炔撑-5,8-二(3,4-乙撑二氧噻基)-萘基喹喔啉](PI)和聚[(2,5-二十二烷氧基-1,4-苯撑)乙炔撑-5,8-二(3,4-乙撑二氧噻基)-萘基喹喔啉](PII)。采用核磁共振氢谱、傅里叶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谱、荧光光谱、循环伏安和热重分析对聚合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共聚物PI和PII有相似的光学特性,均在490 nm处出现紫外-可见最大吸收峰,在613 nm处出现荧光最大发射峰;热稳定性和电化学活性较好;在-1.0~2.0 V出现电致变色现象,颜色由红色变为深蓝色。  相似文献   
992.
功能性有机染料在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电子给体、π共轭桥和电子受体(D-π-A)结构的染料是其中重要的组成类型.本文主要依据三苯胺和吲哚啉等取代苯胺为电子给体染料的结构设计,并结合本课题组的相关工作,综述了2008年以来此类D-π-A光敏染料的光电转换性能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993.
分别采用B3LYP/6-31G(d)和CIS/6-31G(d)方法对咪唑[4, 5-f] 1, 10-邻菲罗啉(ip)及其8种2-取代芳基衍生物的基态(S0)和单重激发态(S1)的几何构型进行了全优化, 并采用含时的度泛函理论(TD-DFT)计算了上述化合物的电子吸收和电子发射光谱. 分析了取代基对咪唑[4, 5-f] 1, 10-邻菲罗啉的电子结构、前线分子轨道、电离势Ip、电子亲和势EA及电子光谱的影响. 计算结果表明, 取代基使8种取代衍生物前线分子轨道(LUMO-HOMO)能隙降低,导致其最大吸收和发射波长均发生了红移. 化合物1~8的跃迁类型均为分子内电荷转移(ICT)跃迁,且1~4和5~8的电子转移方向刚好相反. 溶剂对其电子光谱也有影响, 振子强度增大, 最大发射波长红移. 另外, 8种取代衍生物的电离势降低, 电子亲和势增大, 化合物1~4易于空穴的注入, 5~8易于电子的注入.  相似文献   
994.
以苯氧乙酸和邻菲啰啉为配体,不同比例铽钇为中心,在无水乙醇中合成了一系列铽掺钇配合物?素分析和稀土络合滴定推测配合物的组成为TbxY1-x(POA)3phen·1/2H2O(POA-=C6H5OCH2COO-,x=1.0,0.9,0.8,0.7,0.6,0.5,0.4,0.3,0.2,0.1)。红外光谱测试表明,苯氧乙酸的羧基氧及苯氧基氧与稀土离子配位。邻菲啰啉的两个氮原子也与稀土离子配位;热分析表明:该系列配合物在274℃附近失去配位水,温度高于576℃发生氧化分解。荧光光谱测试结果表明:该系列配合物都可发出较强的特征荧光,在一定比例范围内,钇可以增强铽的发光,组成为配合物Tb0.7Y0.3(POA)3phen·1/2H2O荧光最强;荧光寿命与荧光强度变化一致。  相似文献   
995.
间接分光光度法测定药物中的维生素E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树恒 《光谱实验室》2010,27(5):1890-1892
在表面活性剂CTMAB存在下,维生素E能够定量将Fe(Ⅲ)还原为Fe(Ⅱ)离子,利用显色剂5-硝基-1,10菲咯啉建立了间接分光光度法测定维生素E的方法,在pH 4.6的乙酸-乙酸钠缓冲溶液中,Fe(Ⅱ)-5-硝基-1,10-菲咯啉络合物的最大吸收峰位于502nm处,维生素E的含量在0.3—2.0 mg·L-1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502=2.43×104L·mol-1·cm-1。本法用于维生素E片剂、胶丸及注射液中维生素E含量的测定,与药典法对照,2种方法所得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996.
莎仁  张国芳 《分析化学》2006,34(6):897-897
1引言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微量元素作为机体的营养物质与人体的正常代谢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997.
莎仁  张志颖 《光谱实验室》2006,23(3):446-449
基于HAc-NaAc(pH 3.0)缓冲介质中,邻菲罗啉对Fe(Ⅲ)催化过氧化氢氧化间乙酰基偶氮氯膦褪色反应的活化作用,建立了催化光度法测定痕量铁的新反应体系.当有邻菲罗啉存在时Fe(Ⅲ)才对褪色反应起显著催化作用,对于10mL溶液测定铁的线性范围0.0008-1.0μg,回归方程△A=0.427C-0.00092,r=0.9997,检出限为2.4×10-11g·mL-1,反应表观活化能127.9kJ·mol-1.应用于蒙药样品中痕量铁的测定,取得了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998.
锌(Ⅱ)—邻菲罗啉—镉试剂极谱吸附波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化学》1999,27(3):342-345
  相似文献   
999.
1000.
镧和铕与邻菲罗啉谷氨酸配合物的NMR和IR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合成了稀土镧和铕与谷氨酸,邻菲罗啉形成的二元及三元配合物,经元素分析确定该配合物的组成为Ln(phen)(Glu)3.7H2O(Ln=La,Eu);Eu(Glu)3;12H2O。用核磁共振和红外光谱研究与配体与稀土离子的配位方式,讨论了稀土离子的顺磁性及屏蔽效应对配合物的NMR谱图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