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8篇
  免费   52篇
  国内免费   847篇
化学   1707篇
晶体学   8篇
力学   2篇
综合类   44篇
数学   1篇
物理学   155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33篇
  2014年   69篇
  2013年   85篇
  2012年   49篇
  2011年   88篇
  2010年   79篇
  2009年   66篇
  2008年   77篇
  2007年   70篇
  2006年   74篇
  2005年   93篇
  2004年   117篇
  2003年   92篇
  2002年   73篇
  2001年   77篇
  2000年   75篇
  1999年   63篇
  1998年   64篇
  1997年   54篇
  1996年   49篇
  1995年   53篇
  1994年   51篇
  1993年   35篇
  1992年   44篇
  1991年   43篇
  1990年   32篇
  1989年   33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67 毫秒
41.
42.
在pH9.5NH3NH4Cl缓冲溶液中,Mn(Ⅱ)与邻菲口罗啉形成的配合物在-1.36V(vs.SCE)处产生一灵敏的吸附波,一阶导数峰电流与Mn(Ⅱ)浓度在5×10-85×10-6mol/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检出限为2×10-8mol/L对极谱性质及反应机理进行了研究,用该法测定了大豆和茶叶中的微量锰,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43.
锡—邻菲咯啉络合物吸附极谱波的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秀玲  卢燕 《分析化学》1998,26(10):1241-1243
研究了锡-邻菲咯啉体系的极谱行为,在pH=2.50的0.10mol/L氯乙酸-氯乙酸钠介质中,在单扫描极谱上,Sn-邻菲咯啉络合物于-0.41V电位处产生一良好的吸附还原波。波高与Sn的浓度在2.0×10^-8-4.0×10^-6mol/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检出限为1.0×10^-8mol/L Sn,对合金标样中的锡进行测定,取得了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44.
合成了稀土铕、镧与吡啶-2,6二甲酸形成的二元配合物及铕与邻菲罗啉和吡啶-2,6二甲酸形成的三元配合物。经元素分析确定该配合物的组成分别为二元:Na3[Eu(DPC)3]·2H2O,Na3[La(DPC)3]·2H2O;三元:NaEu(DPC)2·phen·4H2O。用核磁共振研究了配体与稀土的配位方式,讨论了诱导效应、屏蔽效应及稀土离子的顺磁性对配合物化学位移和NMR谱图的影响。NMR研究表明,三种配合物具有相似的对称结构和相同的化学位移变化规律。吡啶-2,6二甲酸中的羧酸以单齿配位(整个分子为三齿配位),二元配合物中,铕和镧的配位数均为9,三元配合物中,铕的配位数最低为8。  相似文献   
45.
The title compound [Mn(phendione)(PDC)(H2O)2]·2H2O (H2PDC=pyridine-2,6-dicarboxylic acid) has been prepared in aqueous solution and characterized by single X-ray diffraction structure determination, elemental analysis, IR spectroscopy, and thermal analyses. The compound crystallizes in Monoclinic system, space group C2/ca=1.017 51(11) nm, b=1.483 25(11) nm, c=1.461 21(13) nm, β=109.86(10)°, V=2.074 1(3) nm3Z=4, F(000)=1 028, μ=0.701 mm-1Dc=1.609 g·cm-3R1=0.028 9, wR2=0.078 8 [I>2σ(I)]. Crystal structure reveals that complex consists of one-dimensional chain framework bridged by hydrogen bonds that formed by uncoordinated water and oxygen atom of carboxyl group in PDC2-. Furthermore, the complexes form a three-dimensional super-molecular structure through hydrogen bonds. CCDC: 648570.  相似文献   
46.
 合成了14种由三种含喹(哑心)啉环的芳香化合物改性的聚己内酰胺(MC尼龙),并对其形态、抗冲击强度、吸水性及熔融行为等进行了表征。聚苯基单醚喹(哑心)啉(PPQ)单模型化合物对MC尼龙结晶部分几乎没有影响。少量(0.005—5.0%)吩嗪的引入使MC尼龙的颜色、形态及性能等发生巨大变化,改性体系被认为是氢键相互作用,PPQ双模型化合物的改性作用介于二者之间。  相似文献   
47.
八元瓜环与啡咯啉及其衍生物主客体配合物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1H NMR技术、荧光光谱法, 对八元瓜环与多种啡咯啉及衍生物相互作用形成的主客体配合物实体的结构进行了考察. 研究结果显示, 1,10-啡咯啉及其异构体1,7-啡咯啉、4,7-啡咯啉的盐酸盐“钻”进八元瓜环内腔, 形成2︰1自组装主客体包结物; 2,9二甲基-1,10-啡咯啉的盐酸盐部分进入八元瓜环形成一种比较稳定的主客体配合物; 而4,7-二甲基-1,10-啡咯啉、3,4,7,8-四甲基-1,10-啡咯啉以两种不同的π-π堆砌方式部分进入八元瓜环内腔, 形成包结比也是2︰1的两种较稳定的自组装主客体配合物异构体.  相似文献   
48.
通过1-苯基-3-甲基-4-氯乙酰基-吡唑啉酮-5 (PMCP) 和4-甲基氨基硫脲 (MTSC) 缩合, 形成了一种新的双杂环化合物 (PMCP-MTSC)。利用元素分析与单晶X-射线衍射进行了表征。 该化合物(C14H15N5OS)属单斜晶系, P21 空间群, 晶体学参数为 a = 7.634(1), b = 11.639(2), c = 8.150(2) ? ?= 98.13(1), V = 716.9(2) ?, Z = 2, Dc = 1.396 g/cm3, (MoKa) = 0.232 mm-1, F(000) = 316, Mr = 301.37。结构由直接法解出,共收集3114个衍射点,其中I > 2(I)的独立衍射点有2453个,用全矩阵最小二乘法修正,最终偏离因子:R = 0.0294, wR = 0.0738。结构分析表明: 该化合物以酮式存在,分子间通过氢键作用(N(5)H…O)连接起来并形成一维链状结构。  相似文献   
49.
齐兴义  郭林  吴越 《催化学报》2002,23(2):101-102
 详尽介绍了通过分步法,在Y型分子筛超笼中制备铜(II)- 1,10菲咯啉和8-羟基喹啉配合物(简称CuPhen/Y,CuOx/Y)的过程;活性评价结果显示同Cu/Y相比,以H2O2为氧化剂,CuPhen/Y,CuOx/Y具有特殊的催化苯酚羟化功能。  相似文献   
5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