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8篇
  免费   52篇
  国内免费   847篇
化学   1707篇
晶体学   8篇
力学   2篇
综合类   44篇
数学   1篇
物理学   155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33篇
  2014年   69篇
  2013年   85篇
  2012年   49篇
  2011年   88篇
  2010年   79篇
  2009年   66篇
  2008年   77篇
  2007年   70篇
  2006年   74篇
  2005年   93篇
  2004年   117篇
  2003年   92篇
  2002年   73篇
  2001年   77篇
  2000年   75篇
  1999年   63篇
  1998年   64篇
  1997年   54篇
  1996年   49篇
  1995年   53篇
  1994年   51篇
  1993年   35篇
  1992年   44篇
  1991年   43篇
  1990年   32篇
  1989年   33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31.
探讨酚酞啉对HRP(辣根过氧化酶)–Luminol–H2O2化学发光体系的增强作用。将酚酞啉加入辣根过氧化酶(HRP)–Luminol–H2O2化学发光体系,发光强度显著增强,发光持续时间达30 min以上。HRP–Luminol–H2O2化学发光体系的HRP质量浓度在5~800 pg/m L范围内与相对发光强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回归方程为lg I=1.07lgc+0.98,线性相关系数r=0.96,检出限为1.25 pg/m L。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为2.8%~5.1%(n=10),加标回收率为93.5%~96.2%。酚酞啉可用于HRP及其相关标记物的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132.
王雨晨  王延梅 《色谱》2020,38(9):1022-1027
毛细管电泳作为一种常见的液相分离技术,因其分析速度快、分离效率高、样品消耗量少等特点,在蛋白质分离分析领域有广泛应用。然而,常用的熔融硅毛细管容易吸附蛋白质,导致电渗流不稳定,分离结果重现性变差;此外,商用毛细管电泳中常用的紫外检测器由于光程短,使得毛细管电泳的检测灵敏度往往不能达到低丰度蛋白质的直接分析要求。因此寻找能够阻止蛋白质吸附、同时能够提高检测灵敏度的涂层是毛细管电泳分离分析蛋白质的重要课题之一。聚(2-甲基-2-噁唑啉)(PMOXA)作为一种类肽类亲水性聚合物,具有与抗蛋白质吸附聚合物聚乙二醇类似的亲水性、抗蛋白质吸附性和生物相容性,而且其类肽结构使之具有较聚乙二醇更好的稳定性,因此近年来在生物质传递、药物载体和阻抗蛋白质吸附等领域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该文主要从两个方面对聚(2-甲基-2-噁唑啉)在毛细管电泳中的应用进行了阐述。一是利用多巴胺作为黏合层将其涂覆在毛细管内壁作为抗蛋白质吸附涂层,这种涂层不仅能成功分离多种蛋白质的混合物(如溶菌酶、细胞色素C、核糖核酸酶A和α-胰凝乳蛋白酶原A),而且在定量检测奶粉中三聚氰胺、乳铁蛋白的过程中,能阻抗其他蛋白质的非特异性吸附,提高了毛细管电泳对奶粉中三聚氰胺、乳铁蛋白的检测效率。二是将其与具有刺激响应性的聚合物(如聚丙烯酸)构成二元混合刷涂层,在一定的pH和离子强度条件下,涂层可吸附目标蛋白质(如牛血清白蛋白、溶菌酶),在另一pH和离子强度条件下可将吸附的目标蛋白质全部释放,同时在释放过程中,处于涂层表面的聚(2-甲基-2-噁唑啉)会进一步阻止蛋白质的吸附,释放的蛋白质在电渗流和电泳的双重作用下快速迁移,到达检测器的蛋白质瞬时浓度大大增加,使目标蛋白质得到富集,目标蛋白质的检测信号得到放大,从而达到了提高低丰度蛋白质检测灵敏度的目的。此外,该文还对聚(2-甲基-2-噁唑啉)在毛细管电泳分离蛋白质中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33.
4-硝基苯甲酰肼与芳醛反应得到相应的酰腙(2),2与丙酸酐脱水环化合成了标题化合物,其结构经1H NMR,IR,MS和元素分析表征。  相似文献   
134.
4-甲氧基苯甲酰肼与芳醛反应得到相应的酰腙(2),2与乙酸酐脱水环化合成了标题化合物,其结构经1H NMR,IR,MS和元素分析表征。  相似文献   
135.
夏志清  杨君  丁从文 《化学教育》2006,27(4):6-7,13
结合乙二胺衍生物合成方法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本文讨论了咪唑啉还原开环反应在乙二胺衍生物合成中的重要作用及其反应机理,以及反应条件对产物收率的影响,并介绍了该反应在有机合成上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6.
丙烯酰氧基螺噁嗪衍生物的合成和光致变色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合成了2种未见文献报道的9′-丙烯酰氧基吲哚啉螺萘并噁嗪衍生物(Ⅲa、Ⅲb),通过核磁共振氢谱、红外光谱确认了其结构.研究了在Zn(Ⅱ)螯合情况下,Ⅲa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Zn(Ⅱ)螯合可以明显提高其开环体的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137.
一种蓝色荧光材料的合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设计和合成了一种带有吡唑啉侧链基因的低聚酰胺,可用作蓝色荧光材料。分子中特殊的氢键序列(AADADD)及芳酰胺链可与制着器件所用的高分子基材分子之间的形成较强的作用力,从而将发光基团“铆定”在功能膜中。  相似文献   
138.
噁唑啉类化合物是重要的杂环族化合物,在农药化学和医药化学中应用及其广泛。在现有的文献中已报道的大多是3-N乙-酰基-1,3,4噁-唑啉类化合物的合成[1-6],而3-N乙-酰基-1,3,4噁-唑啉类化合物的合成却很少见。为了深入研究同一分子中聚集不同骨架杂环化合物的合成以及开发新型高  相似文献   
139.
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HPLC—MS/MS)法测定鸡组织(肌肉、肝、肾)中喹烯酮标示残留物3-甲基喹噁啉-2-羧酸的含量。组织匀浆样品经碱水解、液液萃取,采用HPLC—MS/MS电喷雾电离(ESI),正离子模式,多反应监测(MRM),以喹噁啉-2-羧酸为内标进行定量。检出限为5μg/kg。  相似文献   
140.
毕秀成  李德江  傅和青 《合成化学》2007,15(4):484-486,490
2-碘苯甲酰肼与芳醛反应得到相应的酰腙(1),1再与丙酸酐脱水环化合成了3-N-丙酰基-2-芳基-5-(2-碘苯基)-1,3,4-噁唑啉类化合物,其结构经1H NMR,IR,MS和元素分析表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