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29篇
  免费   106篇
  国内免费   956篇
化学   1818篇
晶体学   21篇
力学   22篇
综合类   20篇
数学   114篇
物理学   196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72篇
  2022年   57篇
  2021年   76篇
  2020年   46篇
  2019年   47篇
  2018年   38篇
  2017年   39篇
  2016年   61篇
  2015年   62篇
  2014年   99篇
  2013年   72篇
  2012年   69篇
  2011年   69篇
  2010年   58篇
  2009年   61篇
  2008年   74篇
  2007年   62篇
  2006年   62篇
  2005年   64篇
  2004年   68篇
  2003年   84篇
  2002年   88篇
  2001年   92篇
  2000年   83篇
  1999年   77篇
  1998年   75篇
  1997年   53篇
  1996年   58篇
  1995年   48篇
  1994年   37篇
  1993年   30篇
  1992年   32篇
  1991年   32篇
  1990年   40篇
  1989年   34篇
  1988年   18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烯烃环氧化是重要的基本有机反应之一。前文我们报道了用过硼酸钠/乙酸酐复合试剂进行烯烃环氧化的方法。该法具有反应安全、操作方便的特点,但仍需要较长的反应时间(18~24h),产率亦与使用过氧乙酸等常用环氧化试剂的结果大致相当。已知超声辐射对许多有机反应,尤其是非均相反应,常有十分显著的促进作用。鉴于过硼酸钠的烯烃环氧化反应是在固-液相体系中进行,故我们进一步探索了对该反应体系施加超声辐射的方法。实验结果表明,将烯烃、过硼酸钠(NaBO_3·4 H_2O)和乙酸酐及溶剂二氯甲烷组成的反应混合物,置于超声辐射下(33 kHz,250w)进行反应,虽然环氧化合物的产率未见十分明显的提高,但反应时间却大为缩短(1~3h)。出乎预料的是,在超声辐射下,若在类似条件下以过碳酸钠(Na_2CO_3·3/2 H_O_2)/乙酸酐复合试剂对烯烃进行环氧化反应,不仅反应时间短,而且产率极佳。气相色谱跟踪反应的结果表明,多数反应经超声辐射40~60 min 即巳接近完全,1~3h 后烯烃几乎定量地转化为相应的环氧化合物(结果见表)。与过硼酸钠的同一反应相比,过碳酸钠的反应放热更为明显。因此当反应量较大时反应较为激烈,需用滴加乙酸酐的方法控制反应速度,以防反应过剧。在反应结束后,混合物经碱水洗涤,干燥,蒸馏或柱色谱纯化,产率一般在90%以上。超声辐射对这两种类似反应体系影响的差异说明,超声所起的主要作用仅是在非均相条件下加速了无机过氧化物与乙酸酐的相互作用,该作用是影响反应速率的决定因素,但超声辐射并未能从本质上改变环氧化反应的基本反应过程。上述两种复合环氧化试剂及反应条件虽然十分相似,但它们进行环氧化反应的机理却有所不同。在使用过硼酸钠的反应中,过硼酸钠先与乙酸酐作用生成反应中间体(AcO)_2B—O—O—B(OAc)_2,然后再对烯烃进行环氧化反应;而在过碳酸钠的反应中,则是由其分子中的过氧化氢与乙酸酐作用生成过氧乙酸中间体后,再进一步对烯烃环氧化。超声辐射并未能改变这两种中间体对烯烃的反应活性。由于中间体(AcO)_2B—O—O—B(OAc)_2的反应活性不及过氧乙酸,因此对过硼酸钠体系施加超声辐射后,虽然反应时间大为缩短,但产率未见明显改观。在超声辐射下,用过碳酸钠/乙酸酐进行烯烃环氧化,具有产率高、反应时间短、操作方便、安全可靠等特点,是一种快速有效的烯烃环氧化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62.
考察氧化物担体对Fe-MnO催化剂反应性能影响的结果表明,担体的类型对Fe-MnO催化剂CO加氢反应性能影响很大,其低碳烯烃选择性相差悬殊,Al_2O_3、SiO_2和MgO担载的Fe-MnO催化剂都不利于低碳烯烃的生成,而TiO_2担载的Fe-MnO催化剂则具有较高的烯烃选择性和催化活性。从担体-金属相互作用本质的差异,研究了担体对金属活性组分化学状态的影响及催化活性相与F-T合成烯烃的关系,发现担体-金属间的电子效应有利于催化剂活性和选择性的提高,其它物理化学效应引起的相互作用则不利于改善催化剂性能;还表明Fe_(?)C是催化活性相,Fe~(2+)物种的存在不利于提高烯烃的选择性。  相似文献   
63.
高锰酸根离子氧化烯烃反应机理的研究王磊(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化学系,淮北235000)关键词烯烃高锰酸根离子氧化机理碳碳双键是烯烃分子的官能团,通常情况下此官能团较活泼、易受亲电和亲核试剂的进攻。碱性的高锰酸根离子MnO-4是烯烃羟化的经典试剂,同时导致...  相似文献   
64.
研究建立了用电感藕合等离子发射光谱仪(ICP)测定面制食品中铝含量的测定方法。样品采用微波消解技术前处理后,用电感藕合等离子发射光谱仪(ICP)测定其中铝的含量,回收率在91.4%~101.6%之间。与传统的湿法消解-分光光度比色法比较,本文建立的方法具有测定所需试剂少、分析速度快、环境污染少、重现性好、样品损失小、回收率高等优点。该方法更适合大批量样品的连续检测。  相似文献   
65.
张方杰  李裕林 《化学学报》1991,49(5):498-501
胡枝子黄烷酮-A为6,8-二(γ,γ-二甲基烯丙基)-4'-甲氧基-5,7,2'-三羟基(2S)-黄烷酮(1)。本文报道了其外消旋体的全合成。  相似文献   
66.
采用连续操作的釜式反应器,利用悬浮态的负载杂多酸催化剂HRP-12上的烷基化反应的实验数据进行参数估值,确定了失活反应速率常数、失活反应活化能、活性保留函数的失活反应级数和烯烃摩尔浓度的失活反应级数,建立了苯与直链烯烃烷基化反应的失活动力学模型。模型表明:该失活反应对于活性保留函数是一级失活反应,对于烯烃摩尔浓度是二级失活反应。统计检验表明:所得失活动力学方程在显著性水平α=0.005下有较高的实验数据拟合精度和模型可信度。  相似文献   
67.
锗桥连茚及取代茚配体相继与丁基锂及ZrCl4作用,生成锗桥连茚基及取代茚基锆化合物Me2Ge(2-R1-4-R2-Ind)2ZrCl2[R1=R2=H(1);R1=Me,R2=H(2);R1=Me,R2=Ph(3)].化合物1-3均为内消旋和外消旋异构体的混合物,通过多次重结晶得到化合物1和2的纯外消旋异构体及化合物3的内消旋异构体.由元素分析和1H NMR谱表征了化合物的分子结构.研究了在甲基铝氧烷(MAO)的助催化下,化合物1-3对乙烯和丙烯聚合的催化性能.由锗桥连茚基化合物1-3得到的聚乙烯的分子量分布比一般茂金属催化剂略宽.内消旋和外消旋异构体的混合物(3)由于两个催化活性中心不等同而使得到的聚乙烯的分子量分布相当宽.外消旋异构体1和2催化丙烯聚合得到高等规聚丙烯.  相似文献   
68.
合成了3种BINOL双酰胺(Ⅰ~Ⅲ),其结构经1H NMR, 13C NMR, HR-MS(ESI)和元素分析确证。研究了I~III对取代吲哚和硝基烯烃的Friedel-Crafts烷基化反应的催化性能,并对反应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在最优条件(CH2Cl2为溶剂,Ⅰ为催化剂,于40 ℃反应12 h)下,吲哚及取代吲哚与硝基烯烃均能有效的进行Friedel-Crafts烷基化反应,收率和ee值最高可达88%和90%。  相似文献   
69.
亲电性对醌二甲烷与富电子烯烃的电荷转移聚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述了亲电性对醌二甲烷与富电子烯烃电荷转移聚合的最新进展,着重介绍聚合的一般特征、引发机理、链增长机理,以及单体结构、溶剂对聚合反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70.
烯烃加成反应活性与烷基极化效应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晨忠 《有机化学》2004,24(1):40-45
烯烃的自由基加成和亲电加成速率受不同的因素控制.对于仅仅含烷基取代的简单烯烃:(1)与OH自由基加成速率-log kOH可由π键上烷基极化效应指数的几何平均值GMPEIπ关联:-log kOH=a bGMPEIπ c(GMPEIπ)2; (2)与亲电试剂加成速率log k可由π键两端碳原子所连基团极化效应指数PEI(L)和PEI(S)关联:log k=a bPEI(L) cPEI(S),其中的PEI(L)和PEI(S)分别表示极化效应较大和较小的一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