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88篇
  免费   1024篇
  国内免费   1006篇
化学   2053篇
晶体学   225篇
力学   10篇
综合类   30篇
数学   6篇
物理学   2594篇
  2024年   25篇
  2023年   104篇
  2022年   107篇
  2021年   152篇
  2020年   92篇
  2019年   115篇
  2018年   76篇
  2017年   116篇
  2016年   118篇
  2015年   158篇
  2014年   272篇
  2013年   252篇
  2012年   212篇
  2011年   253篇
  2010年   200篇
  2009年   220篇
  2008年   259篇
  2007年   210篇
  2006年   227篇
  2005年   204篇
  2004年   199篇
  2003年   204篇
  2002年   180篇
  2001年   186篇
  2000年   88篇
  1999年   85篇
  1998年   68篇
  1997年   42篇
  1996年   57篇
  1995年   70篇
  1994年   89篇
  1993年   63篇
  1992年   76篇
  1991年   49篇
  1990年   39篇
  1989年   38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中国稀土学报》2006,24(6):648-648
由中国物理学会发光分会、中国稀土学会发光专业委员会主办,中国科学院激发态物理重点实验室承办,海南大学理工学院协办的第一届掺杂纳米材料发光性质学术会议于2006年11月5~7日在海南省海口市举行。来自全国20个省市49个单位、香港地区(3人)以及美国(2人)、荷兰(1人)的专家学者总计100余人出席了此次会议。会议共收录论文摘要101篇,其中大会邀请报告8篇、分会邀请报告12篇、口头报告36篇、张贴报告45篇。内容涉及到:新型纳米发光材料与新的纳米合成、组装技术;  相似文献   
152.
Ln(Ln=Y/Gd)VO4:Er3+/Nd3+的制备及发光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高温固相法制备了Ln(Ln=Y/Gd)VO4掺Er^3+或Nd^3+的近红外发光材料。通过X射线粉末衍射(XRD)和光致发光(PL)对样品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所得产品结晶良好,属于四方晶系,锆石结构。研究了Er^3+,Nd^3+的含量、煅烧时间、煅烧温度等对材料近红外发光性质的影响。在Ln(Ln=Y/Gd)VO4:Er^3+/Nd^3+中,存在明显的从VO4^3-向Er^3+/Nd^3+的能量传递。两种不同的LnVO4(Ln=Y/Gd)基质对发光性质也有一定的影响。小浓度Bi^3+的掺人可以明显提高YVO4:Er^3+/Nd^3+的近红外发光强度。  相似文献   
153.
采用水热法合成了一种新的三维配位聚合物[Zn6(bta)4(2,2′-bipy)3](H3bta=1,3,5-苯三乙酸;2,2′-bipy=2,2′-二联吡啶),并通过X射线单晶结构分析、红外光谱、元素分析和热重分析对该配合物进行了表征.结构分析数据表明,该配合物属单斜晶系,Cc空间群,晶胞参数a=1·7714(4)nm,b=2·4391(5)nm,c=1·7120(3)nm,β=104·39(3)°,Z=4,V=7·165(2)nm3,Dc=1·722g/cm3,μ=2·065mm-1,F(000)=3768,R1=0·0645,wR2=0·1424.荧光光谱结果表明,配合物具有良好的荧光性质.  相似文献   
154.
主要研究了热处理制度对掺杂Er^3+离子的含有LaF3纳米晶体的氟氧化物玻璃陶瓷的上转换发光和近红外发光性质的影响。制备了ErF3掺杂的SiO2-Al2O3-Na2O-LaF3系统玻璃,将其在不同温度下处理不同的时间,测试其上转换和近红外的发光行为的变化,并相应进行了XRD测试,基于XRD数据计算了晶粒大小和结晶度,考察了热处理制度对该材料微观结构及发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的温度下保温,LaF3晶体从玻璃基体中析出,并且随着热处理温度的升高和时间的延长,晶粒不断长大,结晶度持续增加,因为上转换的发光与基质的声子环境密切相关,所以随着氟化物晶体的增多,相应的玻璃陶瓷的上转换发光的强度也增大,而在氟氧化物玻璃中检测不到上转换发光。但是,对于近红外1530nm处的铒离子发光,氟化物晶体的析出对于其发光性质并没有太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5.
一种新型吡嗪铱(Ⅲ)配合物的合成及其磷光性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5-甲基-2,3-二苯基吡嗪(MDPP)和水合三氯化铱(IrCl3•H2O),合成了一种新型吡嗪铱配合物Ir (MDPP)2 (acac).通过1H NMR、元素分析和质谱方法对配合物结构进行了表征,并研究了配合物的吸收光谱和光致发光光谱.结果表明,配合物Ir (MDPP)2(acac)在393和528 nm处存在单重态1MLCT(金属到配体的电荷跃迁)和三重态3MLCT的吸收;在588 nm 处有较强的金属配合物三重态的磷光发射,是一种绿色磷光材料.  相似文献   
156.
测定了四元体系ErCl3-CdCl2-HCl-H2O(298.15K)的相平衡溶度数据, 绘制了相应的溶度图. 该四元体系是由4 个固相区CdCl2·H2O(原始盐)、9CdCl2·2ErCl3·29H2O、CdCl2·7ErCl3·42H2O、ErCl3·6H2O(原始盐)组成的复杂 体系. 对两个新物相化合物9CdCl2·2ErCl3·29H2O 和CdCl2·7ErCl3·42H2O 进行了XRD、TG-DTG 和荧光光谱研究.结果表明, 两个新物相化合物均具有荧光和上转换发光性能; 化合物9CdCl2·2ErCl3·29H2O通过3 步失去其结晶水, CdCl2·7ErCl3·42H2O 则1 步失去其结晶水.  相似文献   
157.
Assembly of [Ag(CN)2]^- units with M(Ⅱ)-diamine complex cations [Cu(LN-N)2]^2+, where LN-N represents L2-diaminopropane (pn) and ethylenediamine (en), afforded two complexes, [Cu(pn)2][Ag2(CN)4] (1) and [Cu(en)2][Ag3(CN)5] (2), which were characterized by elemental analysis, IR, UV-Vis and ESR spectra. Single crystal X-ray analyses show that these complexes have 2D and 3D architectures through silver-silver interactions and other weak interactions. The luminescence behaviors of the two complexes were also studied by means of emission spectra.  相似文献   
158.
2,5-二[4-(2-芳基乙烯基)苯基]噁二唑的合成及发光特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张田林  李海虹  原中立 《有机化学》2005,25(8):997-1000
二乙烯联苯及其衍生物是一种可发射蓝光的小分子空穴型有机发光材料, 通过Wittig-Horner反应, 将电子传输型噁二唑环“嵌入”其中, 设计合成了6个2,5-二[4-(2-芳基乙烯基)苯基]-1,3,4-噁二唑化合物. 经光谱分析和元素分析等方法确认了它们的化学结构. IR和UV-vis分析数据表明标题化合物分子结构中的C=C双键均为反式结构特征. 研究结果表明: 2,5-二[4-(2-对二甲氨基苯基乙烯基)苯基]-1,3,4-噁二唑具有良好的蓝色发光性能; 取代基对标题化合物的UV-vis吸收光谱和发光特性的影响显着.  相似文献   
159.
为提高蓝绿色荧光粉的发光性能,本文采用传统的高温固相法合成LaNbO4∶Dy3+及LaNbO4∶Dy3+,Ca2+荧光粉样品。通过测试样品的XRD、荧光光谱和CIE色度坐标,研究Dy3+单掺,Dy3+、Ca2+共掺对LaNbO4荧光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LaNbO4∶Dy3+及LaNbO4∶Dy3+,Ca2+荧光粉的衍射峰都与标准卡衍射峰的位置相匹配。样品的激发光谱均由两个宽带激发峰和一系列尖锐激发峰组成,LaNbO4∶Dy3+和LaNbO4∶Dy3+,Ca2+样品的最强激发峰位分别是387和472 nm。在波长为387 nm激发下,样品的最强发射峰值分别是575和477 ...  相似文献   
16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