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39篇
  免费   1716篇
  国内免费   2333篇
化学   3130篇
晶体学   576篇
力学   32篇
综合类   67篇
数学   7篇
物理学   2976篇
  2024年   85篇
  2023年   197篇
  2022年   215篇
  2021年   208篇
  2020年   199篇
  2019年   228篇
  2018年   190篇
  2017年   229篇
  2016年   220篇
  2015年   237篇
  2014年   397篇
  2013年   426篇
  2012年   330篇
  2011年   331篇
  2010年   339篇
  2009年   315篇
  2008年   313篇
  2007年   259篇
  2006年   267篇
  2005年   200篇
  2004年   224篇
  2003年   203篇
  2002年   175篇
  2001年   189篇
  2000年   141篇
  1999年   106篇
  1998年   60篇
  1997年   96篇
  1996年   56篇
  1995年   75篇
  1994年   69篇
  1993年   34篇
  1992年   53篇
  1991年   28篇
  1990年   31篇
  1989年   24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2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84 毫秒
951.
采用固相合成法制备了ZnO—ZrO2载体,并采用浸渍法制备了镍基催化剂,以噻吩加氢脱硫反应为探针考察了Co、Mo的掺杂对Ni/ZnO—ZrO2催化性能的影响.采用NH,吸附红外光谱(IR)、程序升温脱附(TPD)、程序升温还原(TPR)、X射线衍射(XRD)等技术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研究结果表明,ZnO-ZrO2复合载体对噻吩加氢脱硫反应有一定的活性,反应温度为400℃时噻吩转化率为6.4%;Co的加入提高了Ni/ZnO-ZrO2的催化活性,噻吩转化率可达97.3%;相反,Mo的掺杂则降低了Ni/ZnO—ZrO2的催化活性,噻吩转化率为65.0%.这是由于Co的掺杂使活性组分Ni分散度提高,氧化态的Ni变得容易还原,在同样的还原条件下催化剂表面有更多的活性中心;而Mo掺杂则使Ni/ZnO—ZrO2催化剂中氧化态的Ni变得难以还原,部分以NiO形式存在,活性中心数量减少.三种催化剂表面均存在L酸中心,Co掺杂使Ni/ZnO-ZrO2催化剂表面弱酸中心和中等强度酸中心的强度及数量均增大.No掺杂则减弱了催化剂表面弱酸中心和中强酸中心的强度.对其酸量则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952.
以溶胶-凝胶法在850℃制备了Al掺杂La10(SiO4)6O3,即La10(SiO4)6-x(AlO4)xO3-0.5x(x=0,0.5,1.0,1.5和2.0),通过TG-DTA、XRD、IR和SEM表征,所得产品为磷灰石相。以电化学阻抗谱研究了其导电性能,发现决定电导率大小的因素有两种,一是间隙氧的数量,二是晶胞的大小,两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使得Al掺杂0.5时La10(SiO4)5.5(AlO4)0.5O2.75的电导率最大,在700℃时其电导率达到1.88×10-2S·cm-1。氧分压对电导率的研究表明,其主要的电荷载体是O2-离子。  相似文献   
953.
Novel Cu-Ni/C has been prepared and utilized as an efficient catalyst system in direct synthesis of DMC from CH3OH and CO2.  相似文献   
954.
MnOx/Al2O3/Ce0.45Zr0.45M0.10Oy (M = Mn,Y,La) catalysts were prepared by impregnation method and characterized by BET,TPR and XRD analyses.The catalytic activities toward ethanol combustion were investigated in a microreactor.The results demonstrated that the catalytic activity of MnOx/Al2O3/Ce0.50Zr0.50O2 monolithic catalyst could be improved by doping Mn,Y and La into Ce0.50Zr0.50O2.When doping Y into Ce0.50Zr0.50O2,the catalyst MnOx/Al2O3/Ce0.45Zr0.45Y0.10O1.95 showed the highest activity.The 100% conversion temperature of ethanol was 230 ℃.Furthermore,once the conversion of ethanol started,the complete conversion was quickly achieved.The doping of Mn,Y and La led to better activity for ethanol combustion and lower temperature reduction peaks in TPR profiles.The doping of Mn resulted in enhanced oxygen storage capacity (OSC),larger area of the reduction peaks,and excellent reactivity,and the doping of Y resulted in the lowest reduction temperature and the best activity.  相似文献   
955.
可见光响应的硫掺杂TiO2的制备、表征及其光催化活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硫掺杂TiO2光催化剂粉末.光催化降解罗丹明B实验结果表明,钛酸四丁酯与硫脲的摩尔比Ti/S=2.7∶ 1,经600℃热处理后光催化活性最佳.通过紫外可见漫反射吸收光谱(DRS)、X-射线衍射(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以及表面光电压谱(SPS)等研究结果表明,适量的硫掺杂导致TiO2有效地抑制晶相转变.在热处理过程中由S2-被氧化为S4+并进入TiO2晶格中取代部分Ti4+,发生晶格畸变,带隙变窄,使催化剂吸收光谱红移至550 nm,诱发可见光活性.  相似文献   
956.
采用分解无定形柠檬酸和乙二胺四乙酸聚合体法,合成了Pr_(1.8)M_(0.2)CoO_4(M = K,Mg,Ca,Sr,Ba)催化材料,以CO + NO为探针反应,运用XRD、BET、TPR等手段进行表征.结果表明:碱(土)金属掺杂后的Pr_(1.8)M_(0.2)CoO_4复合氧化物在950℃焙烧8 h均能形成类钙钛矿型结构;掺入不同碱(土)金属的PrMCoO_4复合氧化物在粒子大小、比表面积、B位正三价离子、氧空穴、催化活性等方面存在差异,其中掺入碱土金属Ba的化合物Pr_(1.8)M_(0.2)CoO_4表现出较好的催化性能.  相似文献   
957.
采用固相烧结法制备了ZnO替代MgO掺杂的堇青石基红外陶瓷粉体,通过红外辐射率测试、X射线衍射、热分析和红外吸收光谱等分析与表征,探讨了烧成温度、ZnO的掺杂量对其红外辐射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烧成温度为1 380 ℃、ZnO的掺杂量为22.5%(物质的量分数)时,所获得的堇青石基红外陶瓷粉体为单一相晶体,结晶完全,红外辐射率达0.978;适量地掺杂ZnO替代MgO,可在结构中使Zn2+代替Mg2+,引起堇青石结构中的非对称性,从而提高堇青石的红外吸收能力和辐射能力.  相似文献   
958.
通过电弧方法制备了一系列的Nd1-yDyyFe11-xTiMx(M=Mo,Si)型稀土过渡金属化合物,并且通过X射线衍射和中子衍射对其晶体结构进行了研究.实验发现,Nd1-yDyyFe11-xTiMx(M=Mo,Si)系列中化合物主要结构为ThMn12-type(1:12相).Dy取代Nd没有明显影响1:12相形成的含量.在Nd0.5Dy0.5Fe11-xTiMx(M=Mo,Si)系列中,当x≤0.8时Nd0.5Dy0.5Fe11-xTiMox化合物主要呈ThMn12-type晶形,当x〉0.8时,化合物中1:12相的含量降至80%以下;对于Nd0.5Dy0.5Fe11-xTiSix,当X≤0.6时,Nd0.5Dy.5Fe11-xTiSix化合物主要呈ThMn12-type晶形,当X〉0.6时,化合物中1:12相的含量降至90%以下但保持在80%以上.  相似文献   
959.
以Zn( NO3)3·6H2O、Ce( NO3)3·6H2O为原料,明胶为模板分散剂,采用凝胶模板燃烧法制备纯ZnO和Ce/ZnO纳米晶,利用XRD、TEM、BET、UV-Vis漫反射进行表征.以染料罗丹明B为目标降解物考察了样品的光催化活性.结果表明:产物粒子形状基本为球形,结晶良好,属六方晶系结构.相比纯ZnO,Ce/ZnO对光具有更高的吸收利用率,在紫外和可见光下对罗丹明B的降解能力均有明显提高;随Ce掺杂量的增加,样品的粒径减小,比表面积增大,罗丹明B的降解率相应增大,在紫外和可见光下降解率分别可达98.6;、78.3;,其原因在于Ce掺杂有利于在ZnO纳米粒子中心和表面之间产生电势差,实现光生电子-空穴对的有效分离.  相似文献   
960.
当硅基发光材料得到广泛应用时,为了给硅基材料的设计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利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对Er掺杂在Si纳米晶粒不同位置的结构稳定性、电子与光学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Er掺杂在Si纳米晶粒的中心位置时,结构最稳定;Er掺杂后的Si纳米晶粒引入了杂质能级,最终导致禁带宽度变窄;掺杂后的Si纳米晶粒在低能区出现了一个新的吸收峰,当Er原子向表面位置移动时,新的吸收峰峰值逐渐减小,甚至消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