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22篇
  免费   1519篇
  国内免费   2361篇
化学   3759篇
晶体学   74篇
力学   459篇
综合类   190篇
数学   1140篇
物理学   3580篇
  2024年   70篇
  2023年   238篇
  2022年   226篇
  2021年   198篇
  2020年   154篇
  2019年   236篇
  2018年   136篇
  2017年   213篇
  2016年   213篇
  2015年   259篇
  2014年   403篇
  2013年   370篇
  2012年   355篇
  2011年   386篇
  2010年   326篇
  2009年   376篇
  2008年   434篇
  2007年   406篇
  2006年   419篇
  2005年   342篇
  2004年   423篇
  2003年   357篇
  2002年   344篇
  2001年   282篇
  2000年   224篇
  1999年   219篇
  1998年   201篇
  1997年   187篇
  1996年   201篇
  1995年   157篇
  1994年   131篇
  1993年   112篇
  1992年   153篇
  1991年   111篇
  1990年   120篇
  1989年   115篇
  1988年   47篇
  1987年   21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4篇
  1980年   2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21.
122.
花文廷  吴虹桥 《有机化学》1990,10(5):451-454
α,α一联吡咯是某些天然存在的活性吡咯化合物中关键组成, 关于手性联吡咯的研究已有详细的综述报道, 近年发现, 某些含N-取代氨基的空间阻碍吡咯有明显的生理活性和可贵的药理性质, N,N'-联吡咯中N-N键很容易发生均裂反应而生成游离基, 后者很可能与天然吡咯小分子的生理活性有密切关系, 这些都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兴趣。  相似文献   
123.
双安息香缩乙二胺的合成及其配位性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合成了双安息香缩乙二胺及其与 Ni( )、Pd( )、Pt( )、Zn( )、Cd( )和 Hg( )的配合物 ,并经质谱、红外光谱、元素分析和电子光谱等方法所表征 ;测定了溶液中配合物的稳定常数 ,并就该配体的特殊配位性质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24.
赵军  谭问非 《分子催化》1997,11(6):421-426
报道从D-甘露醇出发合成手性双膦(2S,5S)-3,6-双(二苯膦)-1,4:3,6-双脱水-2,5-双去氧-L-艾杜醇,原位下BDPI与3种铑配合物作用生成手性非螯合型双膦铑催化剂,常压下对4种脱氢苯丙氨酸衍生物进行不对称催化化反主尖,对反应结果及e.e.值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25.
杂氮硅三环是一类分子内具有N→Si配位键的化合物,作者曾报道了一系列该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和化学结构。对于一个分子内带两个对称的硅三环结构的双一杂氮硅三环化合物的合成,文献报道还很少啪。我们用下  相似文献   
126.
1,1’-二巯基二茂铁分别和二氯二茂钛(Ⅳ),二氯二茂锆(Ⅳ)在无水苯中在氨基钠存在下反应,合成了两个未见报道的化合物Fe(η~5-C_5H_4S)_2M(η~5-C_5H_5)Cl[M=Ti,Zr]。它们的组成和结构经元素分析,IR和~1HNMR得到证实。  相似文献   
127.
聚苯乙烯型双季铵树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三乙烯二胺和四甲基乙二胺与氯甲基聚苯乙烯反应,得到同时含有季铵和叔胺的强-弱碱型树脂,再用碘甲烷季铵化叔胺,制备聚苯乙烯双季铵树脂;另一种方法是将二甲基苄胺型叔胺树脂用4-溴丁基三甲基溴化铵季铵化引入4碳链双季铵基团。反应结果表明,两类强弱碱基树脂的季铵化反应结果并不理想,二甲基苄胺型叔胺树脂季铵化反应的转化率最高为36%。考察了这些新型双季铵树脂的热稳定性及对水溶液中有机酸(如苯磺酸和对-硝基苯乙酸)的吸附、脱附性能。  相似文献   
128.
分别合成了U(Ⅵ)和Th(Ⅳ)与双席夫碱N,N’-双[(1-苯基-3-甲基-5-氧-4吡唑啉基α-呋喃次甲基]邻苯二亚胺(HPMα FP)2pen形成的新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光谱、核磁共振谱及摩尔电导等方法测试,确定其组成为:[UO2(PMαFP)2pen]和[Th(PMαFP)2pen(NO3)2].对新配合物的结构与性质进行了表征.抗菌实验表明,配合物具有一定的生物活性.  相似文献   
129.
本文报道了一种新的配体:10-乙基-3-甲酰吩噻嗪缩肼基二硫代甲酸甲酯(HL)及其金属配合物的合成。采用了元素分析、质谱、核磁共振、红外光谱对配体及其金属配合物进行了表征。此外,并应用紫外、荧光和Z-扫描技术,测定了配体及其金属配合物的荧光最佳发射波长(λmaxem)、荧光量子产率(Φf)、寿命(τ)和非线性光学性质。结果表明它们在DMF溶液中都能发射出较强的橄榄色荧光,配体及其金属配合物都有双光子吸收,并且金属配合物的非线性光学效应比配体明显增强。用半经验量子化学方法(RHF/PM3)计算结果与实验值较为吻合。  相似文献   
130.
取代酰肼化合物是制备偶氮化合物的原料,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有机化合物,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它可以和金属形成稳定络合物,对聚烯烃等高分子材料的“铜害”有良好的防护,因而在电线、电缆、钢丝、轮胎等与铜及其它重金属相接触的高分子工业制品中得到广泛应用,被称为金属减活剂[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