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1篇
  免费   83篇
  国内免费   108篇
化学   437篇
晶体学   38篇
力学   36篇
综合类   31篇
数学   93篇
物理学   287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54篇
  2013年   50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47篇
  2009年   50篇
  2008年   47篇
  2007年   58篇
  2006年   46篇
  2005年   41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46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2年   1篇
  195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我国燃料乙醇生产技术的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岳国君  武国庆  郝小明 《化学进展》2007,19(7):1084-1090
概述了目前国内外燃料乙醇产业现状.结合我国中粮生化能源(肇东)有限公司燃料乙醇装置,重点介绍了我国目前的燃料乙醇生产工艺技术水平、特点以及与国外的差距.本文从提高燃料乙醇生产技术水平、降低生产成本、寻找廉价非粮原料和开发新生产工艺等几个方面,对燃料乙醇生产技术的发展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32.
秸秆超(亚)临界水预处理与水解技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赵岩  王洪涛  陆文静  李冬 《化学进展》2007,19(11):1832-1838
秸秆的资源化特别是乙醇化技术由于其技术可行性和产物高值化受到了广泛关注。预处理与水解是乙醇化的关键过程。目前针对秸秆的转化已经开展了多种化学或生物技术的研究,其中超(亚)临界技术与传统技术相比显示了独特的优势,如更高的反应速率、不需催化剂、无产物抑制等。本文在总结秸秆传统预处理与水解技术的基础上,对秸秆超(亚)临界水预处理与水解的过程和机理,特别是超临界亚临界组合技术的研究现状、工艺及其相关研究的进展进行了综述和分析,并阐述了超临界亚临界组合技术首先在超临界水中打破纤维结构进行初级水解,再通过亚临界反应将初级水解产物低聚糖进一步水解为葡萄糖的基本原理。最后对超(亚)临界技术在秸秆资源化领域的研究和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3.
固相萃取搅拌棒萃取-气相色谱分析海水中的多环芳烃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1  
利用固相萃取搅拌棒(SBSE)萃取海水中的多环芳烃,然后用热解吸脱附-气相色谱分析。研究了萃取时间、添加NaCl浓度对萃取效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SBSE方法对16种多环芳烃的萃取回收率分别在33.5%~122.4%之间;对标准样品的检出限为2.74-13.5ng/L;方法RSD为3.8%~13.1%。用此方法测定了大连海岸海水中的多环芳烃含量。  相似文献   
34.
离子色谱电化学预处理器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元山  胡荣宗  田昭武 《色谱》1990,8(2):93-95
阴离子色谱仪分析废水等实际样品时,有机物及重金属离子的污染,使得分辨率降低,操作压力升高,基线不稳,并且严重地影响着分离柱的寿命。因此样品必须经过预处理。目前常用的预处理方法,样品用量大,待测离子在处理时会被稀释,除污率不高。James认为,保护分离柱最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35.
本文对甜高粱茎秆原料的贮藏、汁液液态发酵、茎秆直接粉碎固态发酵以及榨汁后剩余的秆渣预处理同步糖化发酵4个方面的研究情况进行了综述,重点论述了甜高粱茎秆生产燃料乙醇的瓶颈问题即原料的贮藏和秆渣木质纤维素预处理技术。提出了一种更经济合理的甜高粱茎秆生产燃料乙醇工艺流程。  相似文献   
36.
纤维素经离子液体预处理酶解糖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振  代辉  王键吉 《应用化学》2009,26(9):1111-1113
利用离子液体氯化1-丁基-3-甲基-咪唑([C4mim]Cl)进行纤维素预处理。实验表明,纤维素经离子液体预处理后聚合度下降;糖化速度随预处理温度增加呈现先增大后下降的趋势,在90℃出现最大值;延长预处理时间和采用乙醇作为沉淀剂,可促进酶解糖化。与未处理的纤维素相比,经离子液体预处理后纤维素的糖化速度可提高70%。根据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纤维素出现了明显的解聚。  相似文献   
37.
建立了测定甲基原薯蓣皂苷(MPD)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以甲醇制样,采用氨基柱(200mm×4.6mm,5μm),以乙腈-水(体积比90:10)流动相等度洗脱,流速1.2mL·min-1,柱温35℃,检测波长208nm;MPD在0.1008~1.008g·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8,n=6);精密度实验的RSD为2.4%(n=6),重复性实验的RSD为1.6%(n=5),平均回收率为98.4%.3批MPD原料的批内平均含量均不少于92.89%(n=5),批间平均含量为93.78%(n=3).  相似文献   
38.
周南  周宁  米其英 《分析试验室》2012,31(1):123-124
电分析化学学会组织的特邀报告(电化学与材料)组有:(1)A Bralter-Toth等,微电极的傅里叶转换伏安法——原理与应用;(2)N Kim,单壁碳纳米管的扫描电化学显微术;(3)P J Kalesza等,高效率生物电催化集成系统的研发与特性鉴定;(4)B J Marguis等,暴露在可变物理性能的贵金属纳米材料下,进行塔电池的改变的衰减功函数的电化学分析;(5)A Karomerich等,可能应用于神经刺激与传感的、导电聚合物改性的电极;(6)Y SSingh等,活体伏安法的长期稳定性与准确性的因素——碳纤维微电极涂层;(7)J G Roberts等,碳纤维微电极电化学预处理引起的表面改变的研究;(8)A Polpke等,碳纳米管阵列的提高功能化的处理。  相似文献   
39.
天然纤维预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天然纤维预处理是影响天然纤维强化生物复合材料的关键因素。文章首先从天然纤维的物理特性、化学成分和吸湿特性三方面对纤维性能进行了陈述,针对这些性能综述了国内外常用的天然纤维预处理方法,重点介绍了碱化处理、硅烷处理、高锰酸盐处理和过氧化物处理等化学方法,并对比了天然纤维经常用化学改性方法处理后产生的结果;其次介绍了机械加工...  相似文献   
40.
以Mg-Al-NO3水滑石(LDHs)为载体,将5-氟尿嘧啶(5-FU)通过离子交换法插入其层间,得5-FU/LDHs缓释材料。并对水滑石表面进行弱酸预处理改性,利用XRD、FTIR、TG-DSC、SEM和零电荷点(pHPZC)等表征手段,考察酸预处理对水滑石表面化学性质及微观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5-FU/LDHs的层间距从0.858nm扩大到1.064nm,层间5-FU2阴离子与主体层板通过氢键与静电作用,以呈一定角度单层交替排列于层间。酸预处理的水滑石粒径变小,层板正电荷密度增大。5-FU的释放机理是物理扩散、离子交换和药物溶解等协同作用,酸预处理可提高水滑石的缓释性能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