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29篇
化学   112篇
晶体学   5篇
力学   3篇
综合类   8篇
数学   1篇
物理学   1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超细高纯氧化铝的制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102.
"深穿透低伤害酸液"体系具有酸蚀速率慢、酸蚀深度大、无二次伤害、储层改造效果明显等优点,此类酸液体系的酸岩反应动力学参数测试及酸蚀机理研究是开展深度酸化和酸压工作的基础.采用深穿透低伤害酸液体系配方,并通过新型实验装置对储层岩心开展酸蚀实验,在Hekim分布参数模型的基础上,提出深穿透低伤害酸液在储层中反应的动力学模型.通过对深穿透低伤害酸酸岩反应动力学方程的确定,可以研究酸岩反应动力学机理;研究浓度、温度、压力等外界因素对酸岩反应速度的影响;确定氢离子的有效传质速度与酸岩表面反应速率的关系等.  相似文献   
103.
树脂法取代维生素C生产中硫酸酸化及后处理工艺,可以降低生产成本,简化工艺,得到优质的Vc成品。用HD-8大孔阳离子交换树脂酸化,回收率在99%以上;D315大孔阴离子交换树脂用以除去SO42-、Cl-,回收率在98.5%以上,得到的严品达到优质品指标。  相似文献   
104.
采用静态试验方式对餐厨垃圾在高温条件下的水解酸化过程进行了研究,探讨了总固体含量(TS)分别为10%、20%与27%时,物料水解酸化过程中 pH、C/N、氨氮、醇类的变化及挥发性有机酸(VFA)的累积情况。结果表明,试验期间,3种 TS 条件下物料的 pH 值均基本稳定在4~5之间,并于3~5 d 内达到最低值; C/N 值与 VFA 的累积有关,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总醇浓度总体上呈降低趋势;3种 TS 条件下的氨氮平均质量浓度分别在200 mg·L-1左右、600~900 mg·L-1之间和600~1300 mg·L-1之间; VFA 浓度不断上升,分别由1008,2382,2887 mg·L-1升至2282,5665,7159 mg·L-1, VFA 累积浓度与含固量成正相关。  相似文献   
105.
研究了无金属参与的二乙酸碘苯和吲哚的C3—H乙酸化反应, 通过对取代基效应、 温度以及二乙酸碘苯用量等因素的考察, 建立了反应的最佳条件: 反应温度60 ℃, 乙酸(HOAc)为溶剂. 在无需任何添加剂条件下, 以中等到良好的收率获得一系列C3位乙酸化的吲哚衍生物. 采用红外光谱、 核磁共振波谱、 高分辨质谱及X射线单晶衍射分析对目标化合物进行了结构表征, 并推测了可能的反应机理. 该催化体系对于克量级规模反应均能获得很好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6.
在研究羟基磷灰石(HA)预处理温度对羟基和物相影响的基础上,探讨了后续碳酸化处理气氛和时间对碳酸根替代羟基的影响.用X射线衍射表征了粉体的物相组成,用碳硫元素分析仪和红外光谱表征了碳酸根替代的含量和类型.结果表明:随着预烧温度的提高,HA逐渐脱去羟基.在CO2气氛中进行后期热处理时,碳酸根能替代结构羟基,形成以A型替代为主的碳酸羟基磷灰石(CHA),残存羟基含量高的HA样品碳酸化效果好;气氛中的湿气能稳定羟基;碳酸根含量随碳酸化处理时间的延长呈渐近线变化.  相似文献   
107.
采用酸改性方法,对河北灵寿蛭石进行了层电荷调控实验,获得了层电荷不同的改性蛭石.分别通过X射线衍射、CEC测试、溶出离子ICP测试、红外光谱分析、差热分析、核磁共振谱分析等对改性蛭石进行了表征,探讨了蛭石层电荷调控的机理.结果表明,蛭石在酸化过程中四面体Si、Al均被溶出,而且Si相对于Al优先溶出,而四面体Al相对于八面体Al优先溶出,Si/Al的减小使蛭石的层电荷增加,但CEC呈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趋势.改性蛭石CEC的减小与其层电荷增大有关,层电荷增大使层间阳离子与结构层结合更牢固,因而不易被交换.  相似文献   
108.
本文以1hm2土地种植生产的玉米秸秆为基准, 研究了生物质转化为生物质汽油过程中的能源效率和污染物排放. 综合分析了玉米农作物在种植生长、收储运和转化阶段的能量投入和环境贡献值, 比较了直接法和间接法制生物质汽油这两种技术的能源与环境效益. 结果表明直接法制汽油技术的能量投入低, 间接法单位排污量相对少但能量投入高. 相比直接法, 间接法制汽油所投入的能量多22.45%, 单位能量产生的全球变暖潜值和酸化效应分别减少23.24%和5.92%.  相似文献   
109.
在高温油藏酸压改造中,针对常规酸液滤失量大、酸岩反应快、酸蚀作用距离短而难以建立有效通道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用于长时延迟生酸的碳酸盐岩溶蚀的方法,建立了通过酯水解生成有机酸实现酸化的新型技术,研制了一种可适用于120℃以上高温储层、长时生酸、绿色环保的自生酸体系。本文对该新型自生酸体系的乳液配制、温度效应、生酸和耐温性质、N80钢片腐蚀、碳酸岩石溶蚀能力等诸方面进行了分析和研究。研究表明,120℃以下,在较长时间内体系生酸量很低,而在更高的140℃下缓慢生酸,生酸时间长,在优化条件下可以控制生酸时间延长至2天以上。在140℃反应52小时,自生酸对碳酸盐岩的溶蚀率达到82%。  相似文献   
110.
为研究酸化吹气-重铬酸钾法测定高氯地表水中化学需氧量的适用性,6家实验室使用酸化吹气-重铬酸钾法对高氯地表水中化学需氧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该方法的检出限为4mg/L,6家实验室对3种浓度的标准溶液(氯化物浓度均为2万mg/L)进行精密度测试,实验室内相对标准偏差范围分别为3.4%~9.6%、2.9%~4.4%、1.7%~7.5%,实验室间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3.2%、2.3%、3.4%;对2个不同浓度的高氯地表水实际样品进行精密度测试,实验室内相对标准偏差范围为2.7%~5.7%、2.1~7.5%,实验室间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4.1%、13.4%;对3种浓度的标准溶液(氯化物浓度均为2万mg/L)进行准确度测试,实验室内相对标准偏差范围为-1.0%~11.0%、-3.0%~3.5%、-5.3%~4.0%,室间相对误差的标准偏差分别为4.0%、2.3%、3.4%。方法去除氯离子干扰效果好,精密度、准确度及检出限较好,适用于高氯地表水中化学需氧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