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1篇
化学   65篇
综合类   29篇
数学   10篇
物理学   10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蒋华麟  谭相石 《化学进展》2009,21(5):911-918
由于人肝细胞色素P450 2C亚家族与临床药物代谢的密切关系,其研究已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本文综述了四种人肝细胞色素P450 2C,着重综述了其中的三种:CYP2C9,CYP2C8,CYP2C19的研究进展。评述了CYP2C9,CYP2C8和CYP2C19的某些氨基酸残基在催化过程中的作用,这三种酶的基因多态在不同人种中的分布及药物代谢的差异,以及它们与用药的特异性及某些疾病的易感性的联系,介绍了目前提出的CYP2C8的底物药效团模型,最后总结了CYP2C9,CYP2C8,CYP2C19,CYP2C18的主要特性。  相似文献   
72.
鄱阳湖区泥鳅的微卫星DNA多态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SSR标记技术对鄱阳湖地区的3种不同斑纹泥鳅的遗传差异进行分析.利用6对特异性引物,在3种斑纹泥鳅中共获得67个微卫星位点,其中在大花斑泥鳅中多态性位点为45个,多态性比例为67.16%,小花斑泥鳅的多态性位点为39个,多态性比例为58.21%,无花斑泥鳅多态性位点为15,多态性比例为22.39%.大、小、无3种斑纹泥鳅的平均期望杂合度分别为0.155 4、0.179 9、0.085 7;平均多态信息含量分别0.273 7、0.362 6、0.198 9.分析显示3种花斑泥鳅间的遗传多样性很低,其中无花斑泥鳅尤甚.从Nei的遗传距离得到的系统聚类树状图显示小花斑泥鳅和无小花斑泥鳅先聚在一起,然后再和大花斑泥鳅聚在一起,结果显示小花斑泥鳅和无花斑泥鳅的亲缘关系更近.分析结果对我们正在开展的泥鳅良种选育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3.
采用芯片毛细管电泳-激光诱导荧光检测法实现了核黄素和黄素单核苷酸的分离,应用此法检出了黄素单核苷酸(钠盐)合成品中的核黄素杂质,结果符合产品规格。  相似文献   
74.
三种倒刺鲃的RAPD种质鉴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33个随机引物研究了光倒刺鲃(Spinibarbus hollandi Oshima)、中华倒刺鲃(S.sinensis Bleeker)和倒刺鲃(S.denticulatus donticulatus Oshima)基因组DNA(RAPD)多态性和种质分子标记。33个随机引物总共扩增得到473条带,多态性片段为365条,占总带的77.2%。其中16个引物共扩增出95个特异性片段,长度主要在200-1500bp,光倒刺鲃特有的为23个、中华倒刺鲃特有的为20个、倒刺鲃特有的为28个,这些特异性片段可作为三种倒刺鲃的分子遗传标记。多态性研究表明,种内相似系数分别为:光倒刺鲃0.6507,倒刺鲃0.6975,中华倒刺鲃0.8180。种间遗传距离分别为,中华倒刺鲃和倒刺鲃0.4915:中华倒刺鲃与光倒刺鲃0.6217;倒刺鲃与光倒刺鲃0.6455。  相似文献   
75.
G-四链体(G4)在某些条件下可形成聚集结构,丰富了其结构多态性,但影响了其结构与功能研究。本研究建立了对平行G4 c-Myc及衍生序列形成的分子内结构和分子间聚集体同时分离与原位探测的方法,并讨论了末端碱基对c-Myc形成聚集体的影响。首先通过荧光光谱研究了硫磺素T(Thioflavin T,ThT)与G4的相互作用,发现ThT对含不同A/T末端的c-Myc响应不同;比较典型分子间平行以及反平行单体G4,发现ThT结合分子间平行G4能使其荧光强烈激活。用ThT对凝胶中的G4条带特异性染色,再用Stains-all对所有DNA条带染色,通过ImageJ获得DNA条带经双重染色的光密度比值,发现分子间平行单体G4或分子间G4聚集体的光密度比值大于1,分子内平行G4的光密度比值约为0.5,非G4结构的光密度比值接近0;发现末端碱基影响c-Myc聚集体的形成,在K+溶液中增加末端碱基利于形成G4聚集体,其中T作用更强;在Na+溶液中只有末端含两个或以上的A利于其形成G4聚集体。本研究利用特异性与非特异性的染料组合在胶上原位探测G4构型多态性的策略,...  相似文献   
76.
目的研究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第一内含子(CA)n[intron 1(CA)n]多态性与EGFR基因突变的关系,并观察患者的预后。方法观察129例NSCLC患者生存情况,检测患者手术切除新鲜癌组织或石蜡包埋组织EGFR基因intron 1(CA)n及19、21外显子突变。结果129例NSCLC患者中,检出EGFR基因突变35例(27.1%),其中EGFR19外显子21例(16.3%),21外显子15例(11.6%)。EGFR intron 1(CA)n出现频率最多的等位基因为(CA)20(38.8%),其次为(CA)16(26.4%)。短(CA)n与EGFR基因突变有关,特别是19外显子突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与21外显子突变无明显相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A)16与19外显子突变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GFR基因intron 1短(CA)n与长(CA)n NSCLC患者总生存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GFR第一内含子短(CA)n,特别是(CA)16重复序列可能是影响19外显子缺失突变的一个重要因素。(CA)n多态性不是NSCLC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P>0.05)。  相似文献   
77.
目的研究PARK18基因多态性与中国汉族人群帕金森病(PD)的相关性,旨在探讨PD的发病机制,为PD的风险预测提供新的遗传标记.方法选取224例PD患者(PD组)及同期体检健康者309例(对照组),采用PCR、DNA测序等方法检测比较两组PARK18基因多态性位点,分析rs3129882与PD遗传易感性的相关性.结果两组对象rs3129882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分布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rs3129882多态性与PD发生风险的关联性在3种遗传模式下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本研究暂不支持中国汉族人群中PARKl8区域rs3129882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与PD的发生有显著关联性.  相似文献   
78.
An improved allele-specific PCR(AS-PCR) approach was applied to investigating-55C/T polymorphism in promoter region of the uncoupling protein 3(UCP3)gene.AS-PCR is a competitive PCR method which is based on positioning the 3' base of a PCR primer to match one 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 allele and accurately extend only the correctly matched primer.But it is limited in use because of its poor specificity.In this study,we improved the specificity of AS-PCR by introducing additional mismatch at the pe...  相似文献   
79.
利用单链构象多态性(SSCP),建立微流控芯片电泳(ME)联合激光诱导荧光检测(LIF)技术,检测人类p53基因点突变的方法。设计不同碱基长度的p53单链序列,针对易突变的外显子7,8,9进行SSCP分析,分离野生与突变的单链DNA序列;研究了筛分介质聚乙烯基氧化物(PEO)的浓度,场强对芯片电泳行为的影响。在PEO质量分数为0.5%,分离场强为260V/cm时,100 s之内就可以实现样品p53外显子7,8,9的野生型与突变型碱基的分离检测。  相似文献   
80.
目的研究KLF6基因M1、M2、M4、D10S1716位点的微卫星不稳定性(MSI)和杂合性缺失(LOH)与原发性肝癌进展的关系,为揭示抑癌基因作用机制和肿瘤发生、发展机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从肝癌组织标本中抽提DNA,应用PCR-单链构象多态性(PCR-SSCP)法进行KLF6基因遗传不稳定性的研究。结果肝癌KLF6基因微卫星位点LOH的检出率为35.71%(10/28),与肝癌分化程度、有无包膜无相关性(均P>0.05),但与临床TNM分期密切相关(P<0.01),LOH在肝癌Ⅲ~Ⅳ期检出率为(75.00%,6/8)明显高于Ⅰ~Ⅱ期(20.00%,4/20)。MSI检出率为17.86%(5/28),MSI与肝癌分化程度、淋巴转移、临床TNM分期和有无包膜均无相关性(均P>0.05)。结论 KLF6基因的遗传不稳定性可能是原发性肝癌发生、发展的一个重要机制,KLF6基因LOH的发生率与临床TNM分期正相关。LOH在KLF6杂合性缺失的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可作为肝癌恶化及进展的一个指标,MSI则可能影响肿瘤的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