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954篇 |
免费 | 598篇 |
国内免费 | 3363篇 |
专业分类
化学 | 6857篇 |
晶体学 | 126篇 |
力学 | 97篇 |
综合类 | 182篇 |
数学 | 175篇 |
物理学 | 1478篇 |
出版年
2024年 | 76篇 |
2023年 | 215篇 |
2022年 | 258篇 |
2021年 | 225篇 |
2020年 | 244篇 |
2019年 | 234篇 |
2018年 | 180篇 |
2017年 | 236篇 |
2016年 | 202篇 |
2015年 | 230篇 |
2014年 | 364篇 |
2013年 | 396篇 |
2012年 | 343篇 |
2011年 | 344篇 |
2010年 | 356篇 |
2009年 | 358篇 |
2008年 | 319篇 |
2007年 | 320篇 |
2006年 | 309篇 |
2005年 | 281篇 |
2004年 | 316篇 |
2003年 | 315篇 |
2002年 | 280篇 |
2001年 | 285篇 |
2000年 | 211篇 |
1999年 | 190篇 |
1998年 | 186篇 |
1997年 | 188篇 |
1996年 | 207篇 |
1995年 | 190篇 |
1994年 | 166篇 |
1993年 | 171篇 |
1992年 | 165篇 |
1991年 | 171篇 |
1990年 | 149篇 |
1989年 | 140篇 |
1988年 | 32篇 |
1987年 | 13篇 |
1986年 | 13篇 |
1985年 | 13篇 |
1984年 | 10篇 |
1983年 | 12篇 |
1982年 | 1篇 |
1936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89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91.
石英矿物表面反应性的EPR谱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顺磁共振谱(EPR)方法对不同pH值条件下石英表面与Cu^2+离子反应的机理进行研究。当溶液的pH值在2至11之间地,石英表面Cu^2+离子的吸附覆盖率相应地由0至10.32%变化;同时,其EPR谱的线形、线宽及g因子值也发生了特征的变化。研究表明,随着石英表面Cu^2+离子的吸附覆盖率的不断升高,表面反应产物的结合形态相应地出现单核化合物、多核化合物直至表面沉淀。 相似文献
992.
研制纳米级厚度的Ru薄膜电极,并运用电化学原位FTIR反射光谱研究碱性介质中CO的吸附。检测到CO以线型吸附态为主,但也存在少量桥式吸附态,分别在1960和1780cm^-1附近红出红外吸收谱峰。发现纳米Ru膜电极具有异常红外效应,即CO谱峰方向倒反,强度增强和半峰宽增加,测得在碱性溶液中吸附态CO的红外吸收被增强了33倍,其增强因子是酸性溶液中的两倍左右。 相似文献
993.
994.
用扫描隧道显微镜(STM)研究了室温下天冬氨酸在Cu(001)表面的吸附行为.实验发现,在较 低的覆盖度下,天冬氨酸分子在Cu(001)表面存在两种吸附状态.从STM数据估算出两种吸附 状态下天冬氨酸分子在Cu(001)表面的扩散激活能分别为079±001eV,088±005eV. 随着覆盖度的提高,天冬氨酸分子最终在Cu(001)表面形成一均匀衬度的吸附层,但并不形 成有序吸附结构,也不能使台阶发生小面化.天冬氨酸分子的这些吸附特点是迄今研究过的 所有氨基酸在Cu(001)表面吸附时不具有的.
关键词:
表面吸附
扫描隧道显微镜
氨基酸 相似文献
995.
硫脲在酸性溶液中的表面增强拉曼光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电镀沉积的银衬底上,研究了硫脲分子在酸性溶液中的表面增强拉曼散射。结果表明,硫脲分子是通过硫原子倾斜着吸附在银表面;当溶液中的HCl浓度增加时,在银表面吸附的硫脲分子面更加偏离银表面的法线方向;实验结果还暗示,该体系存在着较强的化学增强机制。 相似文献
996.
本研究采用沉淀法制备纳米硫化铜(nano-CuS),并评价了其汞吸附性能。nano-CuS最佳脱汞反应温度为75℃,适用于在FGD和WESP区间内喷射脱汞,避免高浓度酸性气体(SO_2、NO)对脱汞性能的干扰.在N_2,N_2+4%O_2、以及模拟烟气条件下,nano-CuS的吸附容量和吸附速率达到89.43~122.40 mg·g~(-1)及11.93~13.56μg·g~(-1)·min~(-1),与文献报道的金属硫化物吸附剂相比至少高一个量级。通过汞程序升温脱附实验和系统的表征发现,nano-CuS中的硫以多态的形式存在,特别是多硫的含量明显高于文献报道的金属硫化物吸附剂。除此之外,由于铜与汞之间的强相互作用,铜活性位点同样参与到了气态汞的吸附当中,从而使得nano-CuS具有非常优异的汞吸附能力。该研究不仅可以为多硫汞吸附剂的简单化制备提供思路,还提供了一种有潜力的非炭基汞吸附剂。 相似文献
997.
为了有效处理污水中的重金属铬,本文利用废弃物甘蔗渣负载镍和氮,制备出一种高催化性能的活性炭用于降解吸附污染水体中的Cr~Ⅵ.利用BET、SEM、Raman、XRD、XPS等手段对负载镍生物质基活性炭进行理化性质表征,对其催化吸附Cr~Ⅵ的性能进行评估并探究了其催化吸附机理。结果表明,在甲酸作为辅助催化剂时,负载镍生物质基活性炭对Cr~Ⅵ的最大降解量高达824.38mg/g,并且循环性能优良,活性位点有较高稳定性。而其催化吸附过程涉及到含氧官能团与Cr的络合作用、单质镍与Cr~Ⅵ氧化还原反应、Ni~(3+)和Cr~(3+)共沉淀等作用。 相似文献
998.
采用基于第一性原理的密度泛函理论系统研究了染料分子中的-CN, -NH2, -OH, -COOH和-SH等5种固定基团在ZnO 表面的吸附, 分析了它们在ZnO 表面上的吸附机制. 结果表明:5种基团在ZnO 表面都发生了化学吸附, 其中-CN、-NH2和-OH发生了非解离吸附, -COOH和-SH则是表面解离吸附. 5种固定基团的吸附能分别是:-0.64 eV, -1.28 eV, -1.03eV, -1.21eV(-1.40 eV)和-1.14 eV. 综上所述, 以-COOH为固定基团的染料分子制备的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DSSCs)具有更稳定的性能, 这为ZnO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设计和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99.
利用密度泛函理论和广义梯度近似研究镍吸附在Al(111)表面。在覆盖率为0.25ML下,分析了Ni吸附在Al(111)表面的面心立方洞位、六角密排洞位、顶位和桥位四个高对称位的原子结构和吸附能。比较不同高对称位的吸附能发现,六角密排洞位的吸附能最大,是5.76 eV,是最稳定的吸附位置。详细讨论了两个最低能量结构-三重洞位的电子结构、功函数、表面偶极距和Ni-Al键的特性。在费米能级附近,Ni-3d和Al-3s,3p轨道产生杂化,形成金属间化合键。由于吸附导致双金属体系表面偶极距和功函数的变化。我们发现:Ni原子与Al(111)表面原子间成建主要是共价键,没有表现出明显的静电荷跃迁,相应的产生非常小的表面偶极距。与面心立方洞位相比,六角密排洞位在费米能级附近产生较低的态密度,在键态附近产生较大的杂化。 相似文献
1000.
为了研究多光子非线性Compton散射对飞秒激光退吸附作用对等离子体通道寿命的影响,应用多光子非线性Compton散射模型和强飞秒激光在空气中产生等离子体通道内带电粒子动力学模型,提出了多光子非线性Compton散射是影响等离子体辐射阻尼和通道寿命的一个重要机制,给出了等离子体通道中带电粒子的修正动力学方程,并进行了数值计算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散射削弱了自由电子对氧分子的吸附和正负离子的复合,有效地补偿了等离子体的辐射阻尼效应,后续激光脉宽和间隔以及Compton散射是影响等离子体辐射阻尼和通道寿命的关键因素,理论计算与实验结果较好的吻合。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