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3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294篇
化学   732篇
晶体学   1篇
综合类   13篇
数学   6篇
物理学   56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39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01.
802.
采用循环伏安法在PrCl3+K3Fe(CN)6溶液中于石墨电极表面电沉积铁氰化镨(PrHCF)薄膜,制备PrHCF修饰电极。对该修饰电极电化学的行为进行分析,包括扫描速度、K+浓度以及阴、阳离子对膜电极的影响。同时,以红外和XPS对膜进行了表征,IR谱图中氰基的伸缩振动峰证明了膜的存在;而XPS谱图中Fe2p1/2和Fe2p3/2能级的分裂说明了在成膜过程中Fe的价态发生变化,据此提出了可能的电聚合机理。同时,此修饰电极对半胱氨酸具有电催化氧化活性,并对其响应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803.
预吸附吡啶增强二甲醚在丝光沸石上羰基化反应的稳定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比研究了二甲醚在氢型丝光沸石和吡啶修饰的氢型丝光沸石上的二甲醚羰基化反应. 结果表明, 吡啶预吸附大大提高了二甲醚羰基化反应的稳定性, 并且在 473 K 反应 48 h 能够保持约 30% 的乙酸甲酯收率. 原位红外光谱和 NH3 程序升温脱附研究发现,吡啶吸附在 12 元环内, 而 8 元环内的酸性位基本不受干扰. 129Xe 核磁共振研究表明, 未经修饰的丝光沸石反应后孔道严重堵塞, 而吡啶修饰的分子筛反应后孔道基本不变. 因此, 12 元环内酸性位是积炭失活位, 吡啶吸附抑制了 12 元环内积炭的生成, 二甲醚羰基化反应能够在 8 元环内活性位上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804.
以对甲基苯磺酸甲酯作为阳离子催化剂,研究了双酚A苯胺型苯并噁嗪的热聚合反应.通过凝胶时间、FT-IR、DSC和TGA对阳离子引发聚合作了研究.苯并噁嗪中加入质量分数为5 %的对甲基苯磺酸甲酯,其DSC图有多重放热峰存在,说明有多种固化反应同时或有序地发生.固化峰顶温度从222.91℃下降到137.03℃.  相似文献   
805.
初步提纯的马铃薯酷氨酸酶(TYR)固定于海藻酸钠/二氧化硅(ALG/SiO2)凝胶复合物中,并用于含酚废水的处理。在pH=7.0时,固定化酪氨酸酶的比活力为1120 U/g。25℃,以邻苯二酚作底物时,其米氏常数为10.6 mmol/L。相对于游离酶和海藻酸钠固定化酶,本杂化凝胶固定酷氨酸酶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贮存稳定性及连续使用性。研究表明,本固定化酪氨酸酶有可能实际应用于含酚废水的处理。  相似文献   
806.
根据硼砂-氢氧化钠缓冲溶液中半胱氨酸与碱性三苯甲烷染料孔雀石绿的加成反应,首次提出加成反应褪色分光光度法测定半胱氨酸含量。反应前后体系的最大吸收波长均为616 nm,选择616 nm为测定波长。由于反应生成了无色硫醚衍生物,使得溶液褪色,体系吸光度降低,据此建立分析方法。半胱氨酸在质量浓度2.00~12.0 mg·L-1范围内,与吸光度差值ΔA呈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0.9993,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1.006×104 L/(moL·cm),方法检出限为0.089 mg·L-1。该法用于复方氨基酸注射液、半胱氨酸胶囊中半胱氨酸含量的测定,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6)均在3%以内,方法快速简便、灵敏度高,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807.
以三嵌段聚合物P123为结构导向剂在水热条件下制备了介孔磷酸锡 (SnPO),采用XRD、N2物理吸附、TEM、FT-IR、Raman、XPS和Py-IR对SnPO结构和酸性进行了表征并关联其催化1,3-二羟基丙酮 (DHA) 制备乳酸甲酯的性能。结果表明:500℃ 焙烧后的SnPO为层状介孔材料,含有丰富的Lewis (L) 酸位点,能够在温和条件下催化DHA制备乳酸甲酯;该反应遵循平行-序列的反应路径,需要Br?nsted (B) 酸和L酸的协同参与且相对高的L/B值有助于提高乳酸甲酯选择性。此外,SnPO具有足够的结构稳定性,有机物在其表面沉积而导致的失活可以通过500℃ 空气焙烧进行再生。  相似文献   
808.
金鑫  郑喆  秦娜  郑汉赟 《合成化学》2023,(3):238-243
目前N-乙酰-L-半胱氨酸工艺在碱性条件下进行,该条件对原料L-半胱氨酸有一定的降解作用,从而影响收率。本文对乙酰半胱氨酸合成工艺进行了优化,在近中性的条件下进行乙酰化反应,大幅度地降低了无机盐的产生,同时提高了产品质量与收率。本合成工艺乙酰半胱氨酸液相纯度达99.89%,收率84.32%,炽灼残渣为0.06%,产品质量良好。该工艺全程秉持安全、环保和卫生观念,使用水作为溶剂,具有除杂效果好、操作简单、反应条件温和、产品纯度好和收率高特点,适合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