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99篇
  免费   408篇
  国内免费   3416篇
化学   7173篇
晶体学   285篇
力学   40篇
综合类   105篇
数学   20篇
物理学   1000篇
  2024年   37篇
  2023年   109篇
  2022年   143篇
  2021年   132篇
  2020年   137篇
  2019年   136篇
  2018年   89篇
  2017年   136篇
  2016年   168篇
  2015年   173篇
  2014年   285篇
  2013年   310篇
  2012年   288篇
  2011年   305篇
  2010年   270篇
  2009年   322篇
  2008年   345篇
  2007年   309篇
  2006年   345篇
  2005年   361篇
  2004年   394篇
  2003年   361篇
  2002年   370篇
  2001年   354篇
  2000年   251篇
  1999年   268篇
  1998年   195篇
  1997年   283篇
  1996年   234篇
  1995年   242篇
  1994年   232篇
  1993年   188篇
  1992年   195篇
  1991年   181篇
  1990年   166篇
  1989年   146篇
  1988年   63篇
  1987年   47篇
  1986年   16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14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41.
有机镓、铟芳酰腙配合物的制备与结构表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善威  袁方  杨敏  朱成建  潘毅 《无机化学学报》2002,18(12):1221-1225
通过芳酰腙与三甲基镓或三甲基铟的反应,制备得到了七个有机镓或铟的镓芳酰腙配合物,在配合物中金属直接与芳酰腙的氧和烯胺氮成键,形成五元环状分子内配合物。对得到的化合物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质子核磁共振和质谱进行了结构表征。  相似文献   
142.
本文合成了10,12-双炔廿三酸,并用其在Si、SiO_2、CaF_2等基片上沉积了LB膜,结果表明,10,12-双炔廿三酸的镉盐成膜更稳定。这种LB膜在紫外光辐照下很快聚合,聚合前后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发生规律性的变化,并保持层状结构,等同周期稍变。通过红外吸收的二向色性分析,确定了该分子的取向。  相似文献   
143.
(1)测定了醋酸十二烷基铵(DAA)在CAB-O-SIL上的吸附,其等温线属双平台或LS型[1-3,5];(2)NaCl的存在使DAA的吸附增加.但不影响其低浓度下第一平台的吸附量;HCl的存在则在全浓度范围内抑制了DAA的吸附,(3)测定了CAB-O-SIL颗粒在上述各溶液中的悬浮液的稳定性;(4)根据表面形成小胶团的吸附理论(即二步模型产)[2,3,5,],并借助电导跟踪溶液中发生的变化,满意地解释了吸附和聚沉的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144.
采用活性基团拼接法将氟原子引入α-氨基烷基膦酸酯中,合成了一系列含氟芳基α-氨基烷基膦酸酯类新化合物,结构经元素分析,IR,1H NMR及MS确认.对所合成的化合物进行了抑制烟草花叶病毒(TMV)田间生物测试,结果表明,该类化合物具有良好的抑制TMV活性,其中4d化合物在0.0005%浓度下对烟草花叶病毒(TMV)防效达到了67.03%.就此对4d化合物作了单晶培养,并就晶体结构进行了X衍射分析.结构表明4d化合物分子属单斜晶系,空间群P21/c.晶胞参数a=1.1957(5)nm,b=1.0664(5)nm,c=1.5943(7)nm,α=90°,β=97.623(8)°,γ=90°,V=2.0150(15)nm3,Z=4.Dc=1.336 Mg/m3,μ=0.189nm-1,F(000)=840.  相似文献   
145.
以膦酰甲酸(PFA)为先导化合物,将氨基酸酯引入PFA中,使其N-端与磷原子相连,利用膦酰氯与氨基酸酯盐酸盐在碱存在下反应,合成了化合物(Ⅰ),(Ⅰ)胺解得化合物(Ⅱ)。以l-氨基酸为原料反应,对其产物的异构体进行了分离和测定;通过用光学活性的(Ⅰ)进行胺解和分离非消旋体胺解混合物两种途径,均得到了单一构型的(Ⅱ),并经(Ⅱ)的单晶X-线衍射,证实了化合物的绝对构型。  相似文献   
146.
N-烷基吗啉的合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概述了N-烷基吗啉的六种原料路线共15种合成方法,并对其进行了简要的评述。  相似文献   
147.
Unsymmetrical dimesogenic compounds with cholesteryl and 4-(trans-4-n-alkylcyclohexyl)phenoxy parts were synthesized by condensation of cholester-3-yl 6-bromohexanoate with appropriate 4-(trans-4-n-alkylcyclohexyl)- phenols. Structures and thermal phase behaviour of these dimesogenic compounds have been confirmed by IR, IH NMR, elemental analysis, DSC, polarity microscopy and XRD measurements. Their thermal phase behaviour was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with that of other cholesterol-based dimesogens while they exhibited low and wide phase transition temperature.  相似文献   
148.
赵勇  张宝文 《应用化学》1993,10(3):51-53
本文将3-三氰基乙烯基-N-十六烷基吲哚与花生酸混合制成单分子膜。不同摩尔比混合膜的π-A曲线均出现平台,表明膜压缩过程中分子排列相态发生变化。混合LB膜的紫外吸收光谱证明吲哚分子形成聚集体,X-射线衍射结果说明这种聚集体被夹带在花生酸的框架结构中。  相似文献   
149.
本文利用原位红外光谱方法对铑基担载液相催化剂(SLPC)在接近于实际反应条件下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新鲜催化剂上,铑膦络合物主要以二聚物的形式存在,如Rh_2(CO)_2(PPh_3)_4而在合成气或反应气氛中,催化剂铑膦络合物以单核络合物HRh(CO)_2(PPh_3)_2的形式存在。文中还对SLPC在CO,H_2,C_2-H_4,空气和HCl中处理时铑络合物种的变化进行了原位观察。实验结果表明,SLPC上活性铑络合物与对应的均相过程完全一致,进一步证实了SLPC催化在微观上就是一个均相催化过程。  相似文献   
150.
近年来对溶剂革取过程中有机相形成微乳状液的研究正引起人们的重视同,我们曾用付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研究过钢皂及钾皂2一乙基已基股酸单·2一乙基已基酯(简写为NaA及KA下同)加水形成微乳状液的过程,观察到P二0,P-0-C,P-0-HH-0-H和0-H等基团吸收谱带频率或强度的变化[‘剑.本文进一步对#、销和钾三种碱金属皂化2一乙基已基胁酸单一2一乙基已基酯有机相微乳状液的形成及其红外光谱作深入研究.1实验部分五.1样品的制备问将金属捏、销和钾各置于2一乙基巴基磷酸单一2一乙基已基酯(以HA表示,下同)一正庚烷中加热回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