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0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819篇
化学   1498篇
晶体学   3篇
力学   4篇
综合类   22篇
物理学   81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32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38篇
  2016年   34篇
  2015年   41篇
  2014年   70篇
  2013年   64篇
  2012年   61篇
  2011年   59篇
  2010年   40篇
  2009年   46篇
  2008年   67篇
  2007年   75篇
  2006年   60篇
  2005年   71篇
  2004年   76篇
  2003年   57篇
  2002年   69篇
  2001年   60篇
  2000年   34篇
  1999年   46篇
  1998年   44篇
  1997年   45篇
  1996年   33篇
  1995年   38篇
  1994年   42篇
  1993年   27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29篇
  1990年   23篇
  1989年   29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Polysulfonamide (PSA) was synthesized at room temperature, the polymerization based on terephthaloyl chloride and 3,3 '-diaminodiphenylsulfone in the common solvent N,N -Dimethyl-acetamide (DMAc). Polysulfonamide/titanium oxide nanocomposites were prepared by sol-gel method. Tetrabutyl titanate(TBT) was added into the polysulfonamide solution, at the same time ,some water was mixed to make the TBT hydrolyze. In the process, hydrochloric acid was used to catalyze the reaction. The polysulfonamide chemistry structure was characterized by FT-IR spectrum. Atomic force microscopy (AFM) was employed to observe the microstructure of the composite film. The thermal property was investigated by TGA.The results show that we have succeeded to synthesize the polysulfonamide, TiO2particles were well distributed in the composite film and average size was about 20 nm on average, the heat-resistance of nanocomposite was batter than the pure polysulfonamide.  相似文献   
22.
长链烷基苯异构体的分离分析是石油化学中一个重要课题,曾有较多作者用气相色谱方法研究了长链烷基苯的分离及不同碳数的  相似文献   
23.
以异溴丁酸羟乙酯为引发剂、溴化亚铜和2,2′-联吡啶为催化剂和配体,引发丙烯酸琥珀酰胺酯(NAS)进行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得到的聚丙烯酸琥珀酰胺酯(PNAS)的分子量可以通过配比和转化率预测.进一步与单端氨基苯胺四聚体(TA)在50℃下反应,得到的聚合物用1H-NMR和FT-IR的测试,结果表明,当TA/NAS的摩尔比为3∶1时,PNAS上的琥珀酰胺酯可以完全被取代,从而得到侧链为苯胺四聚体的导电高分子.聚合物的结构和分子量以及分布用核磁共振氢谱、FT-IR和GPC进行表征;电化学性质用循环伏安法进行了测试.  相似文献   
24.
Catalyzed by Rhodococcus erythropolis AJ270, a nitrile hydratase and amidase containing microbial whole-cell catalyst, at 10 ℃ and with the use of methanol as a co-solvent, nitrile and amide biotransformations produce 2S-1,4-benzodioxane-2-carboxamide and 2R-1,4-benzodioxane-2-carboxylic acid in high yields with excellent enantioselectivity.  相似文献   
25.
N-茄呢基胺类糖酯化合物的合成及生理活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赵瑾  刘蕾  宋金勇  王超杰 《有机化学》2004,24(12):1601-1605
在氢氧化钠和四丁基溴化铵存在下,将化合物2-N-茄呢基胺基苯甲酸(3)和N-茄呢基己二酰胺酸(6)分别与O-乙酰基溴代葡萄糖、O-乙酰基溴代半乳糖、O-乙酰基溴代乳糖和O-乙酰基溴代麦芽糖反应制得对应的糖酯4a~4d和7a~7d,由元素分析,IR,1H NMR和MS确证了8个新化合物的结构,并对其中6个化合物(4a,4d和7a~7d)在三种癌细胞模型上进行了一些初步体外生理活性的测试.  相似文献   
26.
秦川  刘敏  宋兰坤  荣国斌 《有机化学》2002,22(12):1013-1017
由手性配体α-D-葡萄糖衍生物5,6,7以及薄荷醇(8)和葑醇(9),经 Ulmann偶联反应得到光学活性的(R)-和(S)-6,6′-二硝基联苯-2,2′- 二甲酸(4a),(R)-6,6′-二甲基联苯-2,2′-二甲酸(4b),(R)-1,1′-联萘-2 ,2′-二甲酸(13)。以三个手性膦酰胺16,17,18和CuCl组成的手性络合物为 催化剂,通过2-萘酚直接氧化偶联得到(S)-2,2′-联萘酚(15)。产物4, 13,15具有中等ee值的光学活性。  相似文献   
27.
蔡正洪  唐瑜  谭民裕  郁开北 《化学学报》2005,63(15):1465-1468
通过硝酸镧和双-单齿芳香酰胺型配体L {L=1,4-双[(2'-苄胺甲酰基苯氧基)-甲基]苯}之间的反应得到了配位聚合物{[La(NO3)3]2•L3}n, 并用X射线单晶衍射测定了配合物的晶体结构. 配合物为三斜晶系, P1空间群, 晶胞参数a=1.1298(2) nm, b=1.2689(1) nm, c=2.1030(3) nm, α=81.189(9)°, β=80.95(1)°, γ=65.832(9)°, V=2.7032(6) nm3, Z=2, R=0.0267, wR=0.0679, La3+为9配位, 呈变形的三帽三角棱柱配位构型. 配合物通过配体的桥联作用形成一维环链相间的配位聚合结构, 由于相邻链间不存在氢键和π-π堆积作用, 所以配合物是以单链形式堆积排列.  相似文献   
28.
采用低湿溶液缩聚的方法合成了对苯二甲酰氯,二甲基联苯胺和己二醇为单体的芳酯族液晶聚酯酰胺。用DSC,X光衍射分析和偏光显微镜等手段研究了该系列聚酯酰胺的热致液晶行为,确认了二甲基联苯胺单体用量在20%(mol)的情况下,所得聚酯酰胺仍为向列型液晶聚合物。由于聚酯酰胺分子间聚酰胺链段之间的氢键作用,随着二甲基联苯胺用量增加至60mol%时,所得的聚酯酰胺己无液晶转变温度,其液晶区间即从熔融温度直至分  相似文献   
29.
合成了一类新的金属配合物[Cu(sampn)CuL](sampn^4-:N,N′-1,2-丙水杨酰胺根离子;L:2,2-联吡啶或1,10-菲绕啉),经元素分析、IR、电子光谱等手段推定配合物具有酚氧桥结构,Cu(Ⅱ)离子和配位环境为畸变四方构型,测定了配合物的变温磁化率,其数值用量二乘法与修正的Bleaney-Bowers方程拟合,从中得到较大的θ值,表明双核分子间有较大的分子间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30.
An efficient solid phase route for the synthesis of amide derivatives by the reaction of carboxylic acids with urea in the presence of catalytic amount of zirconyl chloride under microwave irradiation conditions was described.In this way,a range of interesting amide derivatives was obtained in good to excellent yields.The catalyst was recycled with fresh reactants and it gave almost similar results without significant loss of activity up to the third ru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