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436篇
  免费   2257篇
  国内免费   8252篇
化学   16875篇
晶体学   489篇
力学   745篇
综合类   514篇
数学   2786篇
物理学   5536篇
  2024年   104篇
  2023年   370篇
  2022年   511篇
  2021年   679篇
  2020年   543篇
  2019年   619篇
  2018年   415篇
  2017年   604篇
  2016年   775篇
  2015年   809篇
  2014年   1121篇
  2013年   1358篇
  2012年   1452篇
  2011年   1343篇
  2010年   1109篇
  2009年   1454篇
  2008年   1571篇
  2007年   1543篇
  2006年   1611篇
  2005年   1450篇
  2004年   1291篇
  2003年   872篇
  2002年   663篇
  2001年   623篇
  2000年   642篇
  1999年   638篇
  1998年   394篇
  1997年   295篇
  1996年   260篇
  1995年   211篇
  1994年   220篇
  1993年   241篇
  1992年   273篇
  1991年   235篇
  1990年   180篇
  1989年   172篇
  1988年   98篇
  1987年   54篇
  1986年   39篇
  1985年   40篇
  1984年   23篇
  1983年   21篇
  1982年   13篇
  1981年   3篇
  195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61.
傅小芸  吕建德 《分析化学》1992,20(5):524-526
本文采用毛细管电泳法,以50μm内径,45cm长的弹性石英毛细管作为分离管,选用磷酸盐-硼酸盐-十二烷基硫酸钠缓冲溶液体系,在柱254nm紫外检测器,在不同的电泳电压下,对水溶性维生素,磺胺类药物、头孢菌素抗生素,解热镇痛药物有效成份进行了分析,取得较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62.
近年来,毛细管电泳已成为一种高效快速的微化学分离分析新技术,在无机、有机及生物化学分析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毛细管的内径小,进样量在pg~ng级,给样品的检测带来新的困难.因此,发展高灵敏度的显微在线检测器,已成为毛细管电泳技术发展中的重要环节.基于各种原理的检测器研究已有报道~[1].Dovichi等曾用热透镜技术在线检测了乙腈/  相似文献   
163.
利用L-N,N-双(β-羟乙基)丝氨酸及L-N,N-双(β-羟乙基)苏氨酸与三乙氧基硅烷或氯烷基三乙氧基硅烷反应合成了具有手性的(4S)-4-羧基杂氮硅三环(1~5),并运用IR、~1HNMR、EI-MS等手段表征了结构。证据显示存在着贯穿笼状结构的N→Si配键。  相似文献   
164.
朱旭祥  郭奇珍 《有机化学》1985,5(2):153-155
本文报道了合成1-氨基环丙烷-1-羧酸的简便而价廉的方法,即乙酰乙酸乙酯法和α-氰乙酸乙酯法;并测定了产品的结构。  相似文献   
165.
本文依据Spin-Free理论,使用Gelfand基构造多电子波函数,采用四轨道模型,对Ph(SiMe_2)_nPh体系(n=1~6)的π→π*跃迁进行了EHMO-CI计算,所得第一及第二跃迁能与UV谱的实验结果基本一致。当体系硅链原子数增加时,第一吸收带红移的现象起因于LUMO中d轨道成份增加,导致电子排斥作用变化。在LUMO中,硅链上的d轨道以πd的形式与苯环π~*轨道进行πd—π~*共轭互相作用,这种作用很可能与第一吸收带的强度有内在的联系。  相似文献   
166.
以共沉淀法合成的系列NiMgAl单原子分散复合氢氧化物(NMA-HTLC)为前驱物, 经过焙烧制得复合氧化物催化剂. 并考察了不同催化剂的焙烧温度、还原温度、反应温度对催化甲烷部分氧化反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7.
本文研究了有机溶剂加入后,表面活性剂增敏型体系微环境的变化。用核磁共振方法确定了有机溶剂分子与CTMAB胶束分子的作用部位。通过CTMAB溶液电导率测定及c.m.c值的测定,发现有机溶剂加入确实形成了一种新胶束。还研究了有机溶剂对显色反应速度的影响。并考察了体系微环境变化与相应显色液吸光度值的关系。我们的实验初步表明,有机溶剂的存在,改变了原有的CTMAB胶束,是增敏作用的重要因素,因而改变了发生显色反应的微环境。  相似文献   
168.
本文用QAE-Sephadex-Sb_2(d-tart)_2~(2-)为手性交换固定相,50%乙醇水溶液为淋洗剂,在柱尺寸为80cm×2.2cm,淋洗速度为5.0ml/20min下完全拆分了1.0g fac-[Co(β-ala)_3];用同一手性固定相和淋洗剂在淋洗速度为1.2ml/20min下mer-[Co(β-ala)_3]的拆分量可增至0.78g。 fac-、mer-[Co(β-ala)_3]的四种对映体在1.56×10~(-2)M HClO_4介质和中性水溶液中的异构化外消旋反应的产物用Na~+型SP-Sephadex C-25柱分离后,用分光光度法和旋光仪测定了它们的浓度和旋光度。实验结果表明,这些对映体的异构化外消旋反应比较可能是按Werner首先提出的断键-分子内重排的机理进行。机理研究正在深入进行。  相似文献   
169.
A Cu(Ⅱ) complex [Cu(L)1.5(OSO3)]·3H2O (1) [L=1,4-bis(imidazol-1-yl)benzene] was synthesized by reaction of ligand L with CuSO4·5H2O using solvothermal method and its structure was determined by X-ray crystal structure analysis. The structure indicates that the complex crystallizes in triclinic, space group P1 with a=0.948 8(2), b=1.078 5(2), c=1.108 4(2) nm, α=74.820(2), β=81.331(2), γ=72.638(2)°, V=1.041 5(3) nm3, Z=2, Dcalc=1.687 g·cm-3, F(000)=544, μ=1.205 cm-1, the final R=0.062 3 and wR=0.132 8. The Cu(Ⅱ) atom has distorted square-pyramidal environment with a N3O2 donor set. Each L ligand links two Cu(Ⅱ) atoms using its imidazole groups to form an infinite one-dimensional (1D) ladder-like chain, which further linked by SO42- to form a two-dimensional (2D) network structure. The 2D sheets are further connected by C-H…O hydrogen bonds to give a three-dimensional (3D) structure. CCDC: 650388.  相似文献   
170.
Fe(110)面上直接在室温时吸附的CO同先在170 K吸附然后升温到室温的CO吸附有所不同. 前者有解离而后者无解离; 另外, 前者的饱和吸附量比后者低. 这可以用前者发生了解离来解释. 根据以上结果, 提出了以下的设想, Fe(110)面上的CO解离除了需要足够的热能而外, 还需要在表面的吸附位上有邻近的其它未被覆盖Fe原子的存在, 即需要一定的表面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