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3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26篇
化学   275篇
力学   15篇
综合类   23篇
数学   22篇
物理学   6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2年   2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反相离子对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动物血浆中的恩诺沙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 前言恩诺沙星 ( enrofloxacin,ERFX)系全合成新一代喹诺酮类抗菌药、具有高效、广谱 ,耐药菌极少、副作用小等优点 ,是当今世界动物用最佳的抗感染类药物之一[1~ 5] 。Kung等[3] 认为 ERFX抗菌是其在体内代谢为环丙沙星 ( ciprofloxacin,CPFX)而发挥作用的。有关分析 ERFX文献较少[2 ] 。为了研究 ERFX的药代动力学 ,本文建立了 ERFX测定的反相离子对 HPLC分析方法。2 实验部分2 .1 仪器与试剂日本岛津 LC-6A高效液相色谱系统 ,具CTO-6A柱箱、SCL -6A系统控制器、SPD-6AV紫外 -可见检测器和 C-R3 A色谱数据处理机…  相似文献   
102.
基于质谱成像(MSI)技术的空间分辨代谢组学方法已经成为生物组织学、肿瘤分子病理诊断和新药药效毒理研究的有力工具。该研究采用敞开式空气动力辅助解吸电喷雾离子化(AFADESI)技术,开发了一种正负离子切换扫描的质谱成像方法。该方法在离子化过程中无需施加高电压,既提高了敞开式离子化质谱成像的操作安全性,还可将生物组织切片,尤其是较大面积的整体动物组织切片中的各类不同性质的内源性代谢物进行高效率解吸和离子化,同时获得多胺、氨基酸、磷脂(正离子模式易电离)和核苷、磷脂酰甘油(负离子模式易电离)等内源性代谢物的空间分布特征。通过正负离子化的同时扫描和质谱成像分析,节省了数据采集的时间和样本切片的数量,扩展了代谢物的覆盖范围,使得一次实验可以成像检出更多种类的代谢物。因此,该方法在整体动物各组织器官的空间分辨代谢组学研究中具有优势,有望从整体动物体内代谢水平深刻理解与生理、病理和药理相关的分子空间分布特征及分子机制。  相似文献   
103.
乌鲁木齐南郊土壤动物群落物结构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乌鲁木齐城市土壤动物群落结构及物种多样性,从2006年4月至8月对该地区土壤动物进行了研究.结果共获标本529只隶属于3门4纲10目.其中节支动物的数量最多,有215个,占40.64%;环节动物有168个,占总数的31.75%,软体动物有146个占27.59%.寡毛纲、腹足纲和昆虫纲属于优势类群.在多样性分析中发现,林地(A1:2.567;A2:3.362)>林缘草地(C1:2.707;C2:2.878)>草地(B1:2.063;B2:1.830).土壤动物在土壤中具有垂直分布特征,随着土壤深度物种数量逐渐减少.  相似文献   
104.
2007年5月对西溪国家湿地公园5种人工植物群落中的土壤动物群落进行了调查.结果共获得土壤动物5 569只,分别隶属于4门10纲26目,其中优势类群为真螨目和弹尾目,两者共占总捕获量的65.42%,常见类群有单向蚓目、盲蛛目、毛马陆目、幺蚰目、等足目、双尾目、双翅目、鞘翅目、膜翅目,其余类群为稀有类群.不同植物群落间土壤动物密度存在极显著差异,而类群数差异不显著.土壤动物垂直分布异质性较大.MDS排序显示,梅、垂柳和柿群落之间表现出较好的相似性,早园竹和桑群落与另4个群落之间的相似性较差,土壤动物群落排序结果与环境中的草本覆盖率相关.DG指数比H′能更好地展现土壤动物多样性.  相似文献   
105.
肌肉组织中四环素类抗生素的固相萃取-液相色谱法测定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建立了四环素类抗生素的高灵敏度测定方法,通过对实验条件的优化,采用固相萃取-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肌肉组织中的土霉素(oxytetracycline)、四环素(tetracycline)、金霉素(chlortetracycline)3种四环素类抗生素残留量;土霉素、四环素、金霉素的检出限分别为20、40、100μg/kg;方法相对标准偏差为5.1%-7.1%(n=5),平均回收率为80%—82%。  相似文献   
106.
通过比较分析,发现金黄地鼠尿液中蛋白、尿素氮、钾、钠、钙等明显高于大白鼠;金黄地鼠尿液粘稠,比重大,干枯后显白色,主要与尿液中高磷酸盐结晶、高蛋白及高尿素氮等有关。提出在蛋白尿中大量损失后,仍未见金黄地刀出现蛋白质缺乏性病理变化,其原因值得深究。金黄地鼠能否作为自发性高蛋白尿实验动物模型,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07.
建立了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动物源食品(猪肝、猪肾、猪肉、鳗鱼、蜂蜜、鸡蛋)中呋喃苯烯酸钠残留的检测方法.样品采用乙腈提取,正己烷萃取净化,并对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分离条件以及样品前处理条件进行了优化.呋喃苯烯酸钠的线性范围为2.0 ~50.0 μg/L,线性良好,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 0,回收率为82% ~90%,日内相对标准偏差为0.9% ~5.8%,方法的定量下限为5.0 μg/kg.方法可满足进出口动物源食品中呋喃苯烯酸钠残留的确证与测定.  相似文献   
108.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串联四极杆质谱(HPLC-MS/MS)联用技术,建立了一种在28 min内快速分离和测定鸡肉、猪肉、牛肉、羊肉、蜂蜜、牛奶中24种磺胺类药物残留的方法.方法检出限(LOD)为0.27~7.45μg/kg,定量限(LOQ)0.957~9.89 μg/kg;在5~300μ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在10、20、50μg/kg 3个添加浓度上回收率为60.8%~122.9%,相对标准偏差(PSD)为0.01%~19%.  相似文献   
109.
建立了动物源性食品中青霉素G、青霉素V、阿莫西林、羧苄西林、氨苄西林、苯唑西林、氯唑西林、萘夫西林、头孢喹肟、头孢氨苄、头孢拉定、头孢唑啉和头孢哌酮13种β-内酰胺类药物残留检测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分析方法.样品经水和乙腈提取后,用正己烷去除脂肪,再用C18固相萃取柱净化,浓缩后用BEH C18色谱柱(50 mm×2.1 mm,1.7 μm)分离 ,以0.1%甲酸乙腈溶液和0.1%甲酸水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电喷雾正离子(ESI+)模式电离,多反应监测(MRM)模式检测.结果表明:在5 ~500 μg/L的基质匹配标准溶液内13种β-内酰胺类药物均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均大于0.998;样品中13种β-内酰胺类药物的检出限(LOD)均为1 ng/g,定量下限(LOQ)均为2 ng/g;在5 ~50 ng/g的加标范围内13种β-内酰胺类药物的平均回收率为79% ~99%,相对标准偏差(RSD)小于13.5%.  相似文献   
110.
建立了动物源食品中吩噻嗪类药物氯丙嗪、异丙嗪及其代谢物氯丙嗪亚砜和异丙嗪亚砜同时测定的固相萃取超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电离串联四极杆质谱(UPLC-ESI MS/MS)方法.样品用乙酸乙酯和氢氧化钠溶液提取,Oasis HLB柱富集净化,超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串联四极杆质谱仪检测,采用多反应监测正离子模式,可以一次性对动物源性食品中的吩噻嗪类药物氯丙嗪、异丙嗪及其代谢物氯丙嗪亚砜和异丙嗪亚砜进行定性和定量测定.方法在 1 ~100 μg/L范围具有良好的线性,回收率为76% ~96%,定量下限(S/N>10)为异丙嗪5 μg/kg,氯丙嗪、氯丙嗪亚砜、异丙嗪亚砜1 μg/kg.检出限(S/N=3)为异丙嗪1.5 μg/kg,氯丙嗪、氯丙嗪亚砜、异丙嗪亚砜0.3 μg/k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