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39篇
  免费   136篇
  国内免费   2390篇
化学   4287篇
晶体学   8篇
力学   98篇
综合类   93篇
数学   13篇
物理学   266篇
  2024年   28篇
  2023年   69篇
  2022年   78篇
  2021年   77篇
  2020年   76篇
  2019年   91篇
  2018年   87篇
  2017年   101篇
  2016年   130篇
  2015年   118篇
  2014年   180篇
  2013年   201篇
  2012年   170篇
  2011年   157篇
  2010年   128篇
  2009年   186篇
  2008年   224篇
  2007年   193篇
  2006年   216篇
  2005年   223篇
  2004年   201篇
  2003年   187篇
  2002年   170篇
  2001年   162篇
  2000年   137篇
  1999年   157篇
  1998年   145篇
  1997年   127篇
  1996年   123篇
  1995年   123篇
  1994年   111篇
  1993年   82篇
  1992年   77篇
  1991年   76篇
  1990年   60篇
  1989年   53篇
  1988年   19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4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刘璐  王江波  俞水清  汤俊雄 《光学学报》2004,24(12):590-1594
提出级联佛克脱型原子滤光器(Linked VADOF)的新构想。从理论上分析并计算了级联佛克脱型原子滤光器的透射谱。结果表明,级联佛克脱型原子滤光器将佛克脱型原子滤光器的多峰改造为单峰结构,具有比佛克脱型原子滤光器更窄的线宽和更高的噪声抑制比。将这种新型结构应用于激光信标锁频。该锁频方案提高了信标光频率的稳定性。在此基础上,给出了发射端采用级联佛克脱型原子滤光器锁频,接收端采用法拉第型原子滤光器(FADOF)滤光的新型卫星激光链路系统。外场初步联调实验表明了该系统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2.
常压催化加氢合成邻氨基苯酚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硅溶胶改性的漆原镍催化剂,在常压液相催化条件下,氢化邻硝基苯酚制备邻氨基苯酚的反应过程,可分为诱导期、恒速吸氢阶段、吸氢衰减期3个反应阶段.恒速吸氢阶段的吸氢速率为5×102mol/(kg·min)且与体系的温度无关,诱导期随温度的增加而变短,吸氢衰减期的长短随溶剂量的变化而变化.实验结果表明,邻氨基苯酚的收率在95%左右.  相似文献   
23.
24.
葡辛胺的催化加氢合成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系统地研究了以Raney镍为催化剂同呼正辛胺形成Schiff碱后催化加氢合成葡辛胺的反应,通过对反应条件的优化,特别是通过向反应体系中加入催化剂量的三乙胺,改善了催化剂的性能,降低了催化剂的用量,有效地抑制了副反应的发生,缩短了反应时间,反应产率达到70%以上,并对失活的Raney镍催化剂的再生进行了初步试探。  相似文献   
25.
26.
顺酐均相催化加氢衍生物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刘蒲  高润雄 《分子催化》1997,11(2):149-152
  相似文献   
27.
膦配位的过渡金属氢化物被看作是烯烃及其他一些不饱含有机化合物催化加氢反应及氢甲酰化反应的催化活性物种,关于它们的结构与催化活性关系的研究,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通常单齿膦配位表现出较高的催化活性,而不同的金属中心在催化活性和选择性上也表现出明显的差别,反映了催化功能与催化活性物种的电子结构和空间结构之间存在着依存关系.膦配体过渡金属氢化物,通常是以它们的相应卤化物经氢化锂铝或硼氢化钠或肼还原得  相似文献   
28.
黄朋勉  刘自力 《分子催化》2005,19(6):444-447
应用XPS、DTG、DTA和XRD技术,分析了La提高催化剂Co-La/γ-Al2O3活性的原因.加入La后,XPS分析得出,Co2p在催化剂表层含量是未加前的1.65倍;DTG和DTA表征显示,La对催化剂的热效应影响很小;XRD分析表明,La的加入提高了Co3O4的分散度.  相似文献   
29.
由脂肪酸酯制备高碳醇Cu—Fe系催化剂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刘寿长  王文祥 《分子催化》1996,10(5):382-386
  相似文献   
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