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61篇
  免费   38篇
  国内免费   7篇
化学   293篇
晶体学   1篇
力学   21篇
综合类   7篇
数学   1714篇
物理学   670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130篇
  2022年   129篇
  2021年   99篇
  2020年   60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48篇
  2016年   49篇
  2015年   64篇
  2014年   123篇
  2013年   107篇
  2012年   327篇
  2011年   224篇
  2010年   140篇
  2009年   106篇
  2008年   132篇
  2007年   84篇
  2006年   71篇
  2005年   86篇
  2004年   110篇
  2003年   86篇
  2002年   100篇
  2001年   118篇
  2000年   93篇
  1999年   39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2篇
  198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吴庆生 《化学教育》2015,36(13):47-50
化学教学要注重学生化学思维品质的培养, 以促进学生认识能力的发展。主要策略有:准确规范地使用化学概念与化学用语, 科学地探究问题, 全面地表征问题, 深度地分析问题, 区分类比迁移的特殊性以及分析原理演绎的客观性等。  相似文献   
92.
《大学化学》2021,36(1)
为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发挥专业课程育人功能,基于仪器分析课程特点,尝试探索小组讨论式教学在仪器分析课程中的教学实践。从课程简介、教学设计、教学过程、教学评价等方面对讨论式教学进行总结,为化学专业课堂教学探索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3.
以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为基本理念,围绕“自然界的碳循环”“大气中CO2的控减排”“化学家们合成的新型碳家族成员”等板块,设计并成功实施系列情境问题,在系列问题的讨论、分析、解决过程中帮助学生建构“碳”家族成员间相互转化的知识网络,提高学生思维的纵深度,引发高阶思维,促进深度学习。  相似文献   
94.
归纳与演绎思维在化学概念的形成、巩固和应用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化学概念教学中归纳与演绎思维的培养要遵循生为主体师为主导、概念教学与思维培养相统一、思维培养和概念教学循序渐进、归纳演绎与分析综合相结合的原则。以“电解质”概念的教学为例,分别从化学概念教学中归纳思维的培养和演绎思维的培养等2个维度对具体培养路径进行了阐释。  相似文献   
95.
结合结构化学学科的自身特点以及学生对该学科的认识,探索用思维导图方法辅助结构化学的教学过程,将思维导图应用于结构化学教学中从而有助于学生形成逻辑严密、有机统一的量子理论知识结构体系,并且通过系统的调查问卷分析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思维导图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96.
通过“二次函数”概念教学,在问题的引导下让学生独立地观察、分析和比较,经历从具体事例抽象出数学概念的过程,从“学科教学”转向“学科育人”,保障了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  相似文献   
97.
本文在分析200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学术贡献的基础上,阐述了数学思维方式和数学方法对经济问题的解决、经济理论的发展等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98.
本刊2013年11、12期(上半月)刊载了侯典峰、董雁飞两位老师的文章《一道模拟考题的求解思维层次》,文中从四个不同的角度对一道模拟考题进行了解法剖析,让人深受启发,然而四种解法计算量都较大,且未能完全揭示问题的背景,略有遗憾.数学知识有机联系,纵横交错,求解问题即使解答正确合理,未必是最佳思路,有时需要迎难而上,冲破桎梏,拨开迷雾.题目三个顶点均在椭圆上的三角形称为椭圆的内接三角形,已知点A是椭圆的一个短轴的  相似文献   
99.
数学学习强调经历学习过程,注重学习的探究与反思.一题多解能够很好地体现学习过程中的自主探究,有利于培养思维的广阔性、灵活性和敏捷性.下面以一考题为例,与读者共赏.  相似文献   
100.
袁家锋 《数学通讯》2014,(17):33-35
教材中有这样一道经典例(习)题:已知平面内的动点P与两定点A、B连线的斜率之积为定值,即kPA·kPB=非零常数m,求动点P的轨迹.若设两定点为A(-a,0)、B(a,0),则易知动点P的轨迹方程为mx2-y2=ma2(点A1、A2的坐标也满足).命题1当m<-1时,方程为x2a2+y2-ma2=1,轨迹是焦点在y轴上的椭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