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1篇
化学   73篇
综合类   1篇
物理学   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7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共振瑞利散射光谱法测定人体血浆和尿液中的加替沙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权  王媚  田丽  杨娜 《光谱实验室》2010,27(6):2146-2150
提出了共振瑞利散射光谱法测定加替沙星的新方法。在pH5.2—5.6的Britton-Robinson缓冲溶液中,加替沙星(Gatifloxacin,GTFX)与钴(Ⅱ)能形成阳离子配合物,它可进一步与酸性染料刚果红(CR)阴离子反应形成2:1:1(GTFX:Co~(2+):CR)的三元离子缔合物,使共振瑞利散射(RRS)急剧增强,其2个散射峰分别位于382nm和560nm处。在382nm处,加替沙星的浓度在0—5.26μg·mL~(-1)范围内,与RRS强度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3σ)为7.5ng·mL~(-1)。此方法简便、快速,且具有良好的选择性,用于片剂、尿液和血浆中加替沙星的测定,其回收率在96.1%—103.6%。  相似文献   
22.
偶氮染料是纺织印染工业废水中的主要污染物,其大量排放会严重危害生物健康。为了开发一类有效的纳米催化剂对废水中的偶氮染料进行脱色,本文采用简单的水热合成法将Fe、Co元素掺杂到镍纳米材料中形成了具有三维网状多孔结构的三元金属纳米材料(Fe-Co-Ni NPs)。所制备的三元合金纳米材料为三维网状结构,少量的Fe、Co元素掺杂获得了更高的饱和磁化率,而未改变镍的多晶结构。在硼氢化钠存在条件下,由于多种金属元素之间的相互作用,Fe-Co-Ni NPs对刚果红的还原降解具有非常高的催化活性,2 min即可完全脱色,表观速率常数为1.24 min-1,明显优于二元Fe-Ni(1.00 min-1)、Co-Ni(0.96 min-1)及单金属Ni(0.83 min-1)纳米晶。Fe-Co-Ni NPs对其它偶氮染料甲基橙、直接红80及硝基苯酚类物质的还原降解也表现出较佳的催化性能。总之,该三元金属催化剂易于合成、成本低,对偶氮染料脱色效果好、稳定性高且可重复使用,非常适合工业偶氮废水的前期脱色处理。  相似文献   
23.
脱氧核糖核酸与刚果红化学反应的机理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采用UV-Vis光谱法,研究了在pH 4.56的Tris缓冲溶液中脱氧核糖核酸(DNA)与刚果红(GGH)相互作用。生成的紫色配合物最大吸光度差ΔA在600 nm,反应前后吸收光谱变化明显,反应体系对比度好。在此波长下测得配合物的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1.41×105 L·cm-1·mol-1,最大结合数n=32,最低检出限为c=8.04×10-8 mol·L-1 等。研究了体系的酸度、温度、时间等基本反应条件,以及不同类型物质对反应体系的干扰状况。离子强度的改变对体系的吸光度有一定影响。探讨了小分子物质与DNA作用的方式及二者的分子结构、分子构象及电子云分布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24.
本研究以菹草为原料,采用化学共沉淀方法制备Fe3 O4/菹草磁性纳米材料并应用于刚果红染料的吸附实验中.探究了pH、吸附时间、吸附剂用量、温度四个因素对吸附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该材料吸附刚果红的最佳条件为初始浓度为20 mg·L-1时,pH值为5,吸附剂投加量0.2 g,吸附时间4 h及温度为30℃;在最佳吸附条...  相似文献   
25.
溶剂气浮法去除水中的刚果红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为表面活性剂, 与阴离子型染料刚果红形成缔合物, 对该缔合物的溶剂气浮过程进行研究. 研究多种参数对溶剂气浮过程的影响, 如气浮速率、共存溶质的量、pH等参数对溶剂气浮去除率的影响. 研究表明表面活性剂与染料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 约24 min水中刚果红的去除率可达97%;NaCl会大大降低溶剂气浮的去除率;溶剂气浮的速率随着气流速率的增加而增加, 但高速率反而降低溶剂的去除率;共存溶质乙醇存在会使去溶剂去除率降低, 有机溶剂的量对溶剂气浮影响较小;pH中性去除率最佳;考察了不同温度下溶剂气浮的热力学及动力学, 研究表明, 溶剂气浮过程遵从一级动力学, 计算了该过程中的气浮表观活化能为7.48 kJ/mol.  相似文献   
26.
用共振Rayleigh散射(RRS)、倍频散射(FDS)、二级散射(SOS)并结合吸收光谱研究了刚果红(CR)与阿米卡星(AMK)的相互作用. 在弱酸性条件下, CR与AMK借静电引力、疏水作用力和电荷转移作用形成1︰1离子缔合物, 导致RRS, FDS和SOS光谱显著增强, 并出现新的RRS, FDS和SOS光谱. 最大RRS, FDS和SOS分别位于563, 475和940 nm, 散射强度在一定范围内与AMK的浓度成正比. 此方法具有很高的灵敏度, 对于AMK的检出限(3σ)分别为4.0 ng·mL-1 (RRS法), 3.6 ng·mL-1 (FDS法), 1.9 ng·mL-1 (SOS法). 此方法也有较好的选择性. 据此发展了一种用刚果红测定AMK的共振散射新方法. 并用于人血清和尿液中AMK的测定, 回收率在95.5%~105.5%之间. 采用量子化学方法计算了反应前后生成焓、电荷分布、平均极化率等的变化, 探讨了反应机理和散射光谱产生及增强的原因.  相似文献   
27.
The adsorption of some dyes on samples of bead cellulose obtained in the Unit of Research-Production “Cuba 9“ was studied. Methylene blue, alizarin red and congo red fitted the adsorption isotherm of Langrnuir. Adsorption kinetics at pH = 6 was linear with the square root of time indicating the diffusion is the controlling step. At pH = 12 a non-Fickian trend was observed and adsorption was higher for the first two dyes. Experiments carried out to release the methylene blue occluded in the cellulose beads gave a kinetic behavior of zero order. The study of cytochrome C adsorption was included to test a proteinic material. Crosslinking of bead cellulose was performed with epichlorohydrin decreasing its adsorption capacity in acidic or alkaline solution.  相似文献   
28.
通过化学还原法合成了δ-FeOOH,对其物理性质和微观结构进行了表征。以偶氮废水中的刚果红(CR)为模拟污染物,研究了CR初始质量浓度、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和H2O2投入量对δ-FeOOH吸附及光催化降解CR活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δ-FeOOH为非晶态、呈片状,比表面积高达402.5 m^(2)/g;在CR质量浓度250 mg/L、δ-FeOOH用量20 mg时,6 h后CR的脱除率为100%,吸附量为1225 mg/g,可循环吸附5次;在CR质量浓度为250 mg/L的废水中,δ-FeOOH用量为30 mg时,在可见光下照射40 min,CR的降解率达99%以上,经5次循环使用后,光催化降解率仍可达99%。  相似文献   
29.
在pH 4.0 Britton-Robinson缓冲溶液中,室温条件下,刚果红和血红蛋白反应生成缔合微粒,使体系的共振散射信号明显增强,并在529 nm处有一最大的共振散射峰。在选定的条件下,血红蛋白质量浓度在0.060~1.680μg/mL范围内与ΔI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据此建立了一种测定血红蛋白含量的新方法。该方法的线性回归方程为ΔI=39.24ρ-1.776,相关系数r为0.9998,检出限为7.0×10-3μg/mL,将方法应用于尿样中血红蛋白含量的检测,回收率为94.2%~95.2%。  相似文献   
30.
A spinel-type oxides ZnFe_2O_4 photocatalysts were prepared by citric acid complex method,and characterized with XRD,TG- DTA,FT-IR,TEM techniques.The photocatalytic activities were investigated by the degradation of C_3H_(22)N_6O_6S_2Na_2 by artificial visible Light.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photocatalytic activity of ZnFe_2O_4 is stable,under experimental conditions,the degradation rate of C3H22N6O6S2 is over 90% in 60mi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