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40篇
  免费   2279篇
  国内免费   7114篇
化学   9851篇
晶体学   128篇
力学   865篇
综合类   264篇
数学   424篇
物理学   6101篇
  2024年   95篇
  2023年   309篇
  2022年   377篇
  2021年   365篇
  2020年   290篇
  2019年   361篇
  2018年   238篇
  2017年   357篇
  2016年   368篇
  2015年   387篇
  2014年   807篇
  2013年   713篇
  2012年   711篇
  2011年   776篇
  2010年   751篇
  2009年   863篇
  2008年   944篇
  2007年   827篇
  2006年   893篇
  2005年   806篇
  2004年   791篇
  2003年   677篇
  2002年   604篇
  2001年   557篇
  2000年   482篇
  1999年   426篇
  1998年   363篇
  1997年   338篇
  1996年   306篇
  1995年   294篇
  1994年   323篇
  1993年   238篇
  1992年   247篇
  1991年   203篇
  1990年   173篇
  1989年   182篇
  1988年   45篇
  1987年   37篇
  1986年   46篇
  1985年   22篇
  1984年   18篇
  1983年   11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1篇
  1959年   3篇
  195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The H2(v,j) Ni(100) collision system has been studied to understand the effects of the surface sites and initial rovibrational states of the molecule on molecule-surface interactions, by a quasiclassical molecular dynamic simulation method. Dissociative adsorption of an H2 molecule on the rigid Ni(100) surface is investigated at topologically different three sites of the surfac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molecule and Ni surface was described by a London-Eyring-Polani-Sato (LEPS) potential. Dissociative chemisorption probabilities of the H2(v, j) molecule on various sites of the surface are presented as a function of the translation energies between 0.001-1.0eV. The probabilities obtained at each collision site have unique behaviour. At lower collision energies, indirect processes enhance the reactivity, effects of the rotational excitations and impact sites on the reactivity are more pronounced. The results are compared with the available studies. The physical mechanisms underlying the results and quantum effects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32.
用形变的相对论平均场模型,Skyrme-Hartree-Fock模型及宏观-微观模型研究了新核素278113及其α衰变链的α衰变能和半衰期.计算的α衰变能同实验数据比较符合,相应的半衰期也在合理的范围内.计算进一步表明形变对超重核的基态性质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33.
朱伟  沈祯祺 《中国物理 C》2005,29(2):109-114
通过协变和非协变的方法研究了领头对数近似(LLA)下扭度为4的QCD演化方程中的胶子重组函数的性质.指出了GLRMQ方程中的胶子重组函数并不适用.讨论了避免红外发散的方法,这种方法可以用于高扭度下演化核和系数函数的推导.  相似文献   
34.
使用x射线衍射(XRD)、x射线光电子谱(XPS)、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HRTEM)和原子力显微镜(AFM)多种观测手段分析了TiN薄膜和Ti1-xSixNy纳米复合薄膜的微观结构.实验分析证明Ti1-xSixNy薄膜是由直径为3-5nm的纳米晶TiN和非晶Si3N4相构成,并且Ti1-xSixNy薄膜的表面粗糙度小于相同条件下制备的TiN薄膜,在Ti1-xSixNy薄膜体系的自由能中引入界面能的概念,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体系中TiN晶粒的取向问题.  相似文献   
35.
利用粒子数速率方程和相关的辐射跃迁理论,计算了Yb3+∶Pr3+∶ZBLAN光纤中Pr3+离子4f5d能级两步上转换激发的动力学过程。得到不同Pr3+掺杂浓度下,激发光的光谱强度和粒子数密度的纵向分布和有效光纤长度随激发光的光谱强度的变化关系。另外,还得到了4f5d荧光强度与入射光强、光纤长度和Pr3+掺杂浓度的关系,给出了激发效率与激发光的光谱强度和Pr3+掺杂浓度的关系。  相似文献   
36.
 根据行波管内微波信号在输能装置和切断衰减器处两个不连续性之间来回反射的物理现象,建立行波管输出段的简易网络串模型,并对行波管输出段传输特性参数的幅频特性、相频特性进行计算分析。结果表明:输能装置和切断衰减器的不连续性是造成幅相一致性行波管相位不可补偿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37.
合成了组成不同的一类新的层状分子基磁体[NO2BzQ1][FeRuxFe(1-x)(ox)3],并测定了它们的变温磁化率,结果显示,磁体磁性随着Ru^Ⅲ/Fe^Ⅲ比例的不同而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38.
For the Na I2 collision system, theoretical study is performed on the QCISD(T) level by using ab initio method. The ab initio potential energy surfaces are got and on them the long-lived complexes are found and optimized. These results verify the crossed molecule beam experimental phenomenon and the detailed geometry structures are given for the first time. The role of the complexes in the reaction path is also described in detail.  相似文献   
39.
The first intramolecular charge transfer transition based on 2-ureido-4[1H]-pyrimidinone binding module was reported.  相似文献   
40.
本文报道三方向醚-酰胺键型多官能团分枝状大分子(Cascade)的合成.目标化合物以甘油、硝基甲烷为三方向起始核心,以从季碳原子三倍对称分散的化合物1~3为分支侧链.通过醚键进行空间延伸,以酰胺键进行分枝连接,经过一代或两代,所合成的分枝状大分子的末端官能团数是原起始核心的三倍或九倍.本文可为进一步的分枝反应提供基本的设计合成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