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88篇
  免费   2323篇
  国内免费   4598篇
化学   8774篇
晶体学   91篇
力学   291篇
综合类   266篇
数学   1279篇
物理学   6108篇
  2025年   113篇
  2024年   203篇
  2023年   325篇
  2022年   416篇
  2021年   403篇
  2020年   423篇
  2019年   363篇
  2018年   262篇
  2017年   363篇
  2016年   370篇
  2015年   429篇
  2014年   823篇
  2013年   647篇
  2012年   741篇
  2011年   790篇
  2010年   767篇
  2009年   805篇
  2008年   859篇
  2007年   704篇
  2006年   758篇
  2005年   691篇
  2004年   668篇
  2003年   566篇
  2002年   480篇
  2001年   491篇
  2000年   440篇
  1999年   376篇
  1998年   314篇
  1997年   311篇
  1996年   267篇
  1995年   233篇
  1994年   274篇
  1993年   189篇
  1992年   201篇
  1991年   178篇
  1990年   150篇
  1989年   152篇
  1988年   56篇
  1987年   46篇
  1986年   46篇
  1985年   31篇
  1984年   41篇
  1983年   16篇
  1982年   17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4篇
  1970年   1篇
  1959年   2篇
  1951年   1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61.
磺酞豚分子是一类极其重要的低毒超高效除草剂,有着十分重要的用途.研究分子的空间结构对于了解分子的构效关系十分重要.最近,我们测定的一系列分子的晶体结构[‘-’1表明,分子1、2、3晶体结构的空间群分别为PZ;儿、Pz、Pz,说明晶体中分别有对称元素(对称面或者对称中心),分子以对映体的形式存在于晶体中.由于磺酸豚分子本身不存在手性原子,由此推断磺酷服分子在晶体中存在的对映异构体是由内旋转阻碍产生的,因而应是构象异构体.本项研究工作的目的是应用分子力学方法,计算阻碍内旋转的能垒,从而找出分子内旋转时的最低…  相似文献   
162.
讨论了某些不对称合成和α-烯烃定向配位聚合及α-烯烃氢甲酰化的过渡金属配合物向络合催化剂的发展与催化剂分子设计构思的发展及相互促进作用,并藉以说明过渡金属配合物定向络合物催化剂的分子设计已具备向计算机辅助设计发展的科学基础。  相似文献   
163.
以2-氰基-3-(4-(2-氯-3-甲基-1-丁酰氧基)-苯基丙烯酸(A)为质子给体,N-(4-吡啶基亚甲基)-4-烷氧基苯胺(nSSZ)为质子受体,合成了一系列新的氢键复和物,经红外光谱证实了分子间氢键的存在,通过DSC,偏光方法及X射线衍射方法对其液晶行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复合物呈现近晶相行为。  相似文献   
164.
本文报道三方向醚-酰胺键型多官能团分枝状大分子(Cascade)的合成.目标化合物以甘油、硝基甲烷为三方向起始核心,以从季碳原子三倍对称分散的化合物1~3为分支侧链.通过醚键进行空间延伸,以酰胺键进行分枝连接,经过一代或两代,所合成的分枝状大分子的末端官能团数是原起始核心的三倍或九倍.本文可为进一步的分枝反应提供基本的设计合成方法.  相似文献   
165.
本文用分光光度滴定法测定了单-[6-(1-吡啶)-6-脱氧]-α-和γ-环糊精(1)和(3)与一系列氨基酸在磷酸缓冲溶液中(pH=7.20),25.0~40.0℃时形成超分子体系的稳定常数,进而计算了配位焓和配位熵,并与单-[6-(1-吡啶)-6-脱氧]-β-环糊精(2)的实验结果作了比较.化学计量法表明,所有的氨基酸均与环糊精衍生物形成了1:1的超分子体系.从热力学的观点,讨论了化学修饰环糊精和客体氨基酸的尺寸或形状适合、疏水效应、范德华力和氢键等几种弱相互作用力对形成超分子体系的贡献.研究结果发现,具有正电荷环糊精衍生物的吡啶基,作为一种分子探针不仅可以识别氨基酸生物分子的尺寸或形状之间的差异,而且还可以识别L/D-型手性对映体之间的差异,进一步表明了主-客体间的诱导楔合、几何互补在分子受体选择性键合底物形成超分子体系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6.
我们知道,两个相同原子形成的双原子分子是非极性分子,μ_(AA)A=0.两个不同原子形成的双原子分子,若键有极性,则分子有极性,μ_(AB)≠0.但对多原子分子,键有极性,分子并不一定有极性,如CO_2、CH_4等,它们在空间分布是对称的,正负电荷重心重合,整个分子无极性.从这里知道,分子的极性由键的极性及分子的空间构型决定,且分子极性大小由  相似文献   
167.
A new borate [H2EG][B7O10(OH)3] (1) based on [B14O20(OH)6]4- polyborate anions has been solvothermally synthesized in the presence of H2EG as a template (EG = ethylene glycol). The structure was determined by single-crystal X-ray diffraction and further characterized by FFIR, elemental analysis and thermogravimetric analysis. Compound 1 crystallizes in the triclinic system, space group Pi, with a = 8.5095(4), b = 8.8694(4), c = 10.0756(4) A, a = 95.094(2), β = 96.936(2), γ = 116.844(2)°, V = 664.66(5) A3. The structure of 1 consists of [B14O20(OH)6]4- moiety, which could be regarded as the largest isolated polyborate anion so far. The anions are interlinked via hydrogen bonding to form a 3D supramolecular network, whereas the diprotonated [H2EG]2+ are filled in the free space of inorganic borate network and interact with the inorganic framework by extensive hydrogen bonds. It is noteworthy that the EG acts not only as a solvent, but also as a template.  相似文献   
168.
利用光谱法研究了β-环糊精(β-CD)与杀鼠剂溴敌隆(BRD)的超分子作用, 结果发现二者可形成1∶1的超分子包络物, 室温下包络常数为357.7 L/mol. 通过相关数据和对4-羟基香豆素的对比试验初步探索了溴敌隆和β-环糊精的包络模式, 应该是溴敌隆结构中的疏水基团4-羟基香豆素母环或者溴代联苯基进入了β-环糊精的疏水空腔之中从而形成超分子包络物. 实验还观察到这种包络作用可以大大增敏溴敌隆的荧光. 据此, 建立了水溶液中测定溴敌隆的荧光光度法并考察了影响二者包络作用的因素. 在优化的条件下, 线性范围为8.0×10-8~1.0×10-5 mol/L, 检出限2.5×10-8 mol/L. 该方法用于渠水中微量溴敌隆的测定, 回收率为92.2%~109.4%.  相似文献   
169.
采用从头算、密度泛函和单激发组态相互作用理论方法研究3-和4-苯基香豆素化合物的电子结构和光谱性质,并用极化连续模型考虑了溶剂对光谱性质的影响.结果发现,在3-苯基香豆素的7-位引入给电子基团甲氧基或吸电子基团氰基均使它们的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产生红移,4-苯基香豆素的衍生物的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均产生蓝移.3-苯基香豆素衍生物与4-苯基香豆素的衍生物的基态和激发态的电子转移方向相反.计算的结果与实验结果吻合的很好.  相似文献   
170.
选用30个结构多样的caM抑制剂分子作为数据集,采用多元线性回归(MLR)方法及主成分回归分析(PCA)方法对每个化合物的194个分子参数进行回归分析,分别建立了各自的最优预测模型.结果表明: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所建模型与主成分回归所建模型相对比,发现逐步筛选法为最优建模方法?该方法所建模型统计结果良好(R2=0.952,SEE为0.289),应用于检验集时结果也比较令人满意(R2=0.941,SEP为0.295),模型表现出较强的可靠性和预测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