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8篇
  免费   204篇
  国内免费   487篇
化学   894篇
晶体学   44篇
力学   54篇
综合类   39篇
数学   101篇
物理学   357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35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36篇
  2016年   33篇
  2015年   41篇
  2014年   65篇
  2013年   76篇
  2012年   71篇
  2011年   46篇
  2010年   67篇
  2009年   71篇
  2008年   68篇
  2007年   67篇
  2006年   52篇
  2005年   90篇
  2004年   67篇
  2003年   62篇
  2002年   58篇
  2001年   44篇
  2000年   44篇
  1999年   43篇
  1998年   32篇
  1997年   32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26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20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41.
植酸与稀土元素的固态配合物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植酸(PllytiC。Cid)又称肌醇六磷酸酯(myo-iflOSitdhX。hSPhOSPh。ie)(简写为H12lHP]常以钙、镁复盐(菲汀Phntin)形式存在于植物中,尤其在谷类和植物的种子中含量较高['j.植酸具有惊人的骛合能力,除碱金属外几乎能与所有金属离子生成沉淀,一些高价金属离于甚至在强酸性介质中也可定量沉淀[如Ti、Zr、Hf、Th、Ce(IV)和In、Sc等〕,这些性质已初用于Th'"的定量测定L'和SC'"的分离提取「",Gd'"与植酸的配合物被用作核磁共振成倍(MRI)的对比剂['j.然而,对有关配合物的固态组成及性质研究尚无文献报道.本文…  相似文献   
42.
基于杂环有机锡化合物的水杨酸根离子选择电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A novel heterocyclic haxacoordinated organotin(Ⅳ) complex, bis (o-vanillin)-semi-ethylenediamine dibenzyltin (VEDBT) was synthesized and used as anion ionophore for PVC membrane electrode; the novel electrode exhibits a linear response towards salicylate and an anti-Hofmeister selectivity pattern with high specificity for salicylate over many common anions, the selective pattern is: Sal- > SCN- > ClO4- > I- > NO2- > NO3- > Cl- ≈ Br- > SO42-. The behaviour of the electrode is influenced by the experimental conditions. The response mechanism was also investigated by UV spectroscopy. The electrode was applied to the determination of salicylate in pharmaceutical samples with satisfactory results.  相似文献   
43.
Conventional oven drying (COD) and supercritical drying (SCD) methods were applied to the preparation of Mn-substituted hexaaluminate (BaMnA111O19-α) catalysts. The effect of drying methods on phase composition, specific surface area, pore structure, reduction behavior of Mn^3 ions, and combus-tion activity of the samples was investigated. The homogenous mixing of the components in the sol-gel process could be maintained by SCD, and the hexaaluminate phase was almost the only phase of the resulting materials after calcination. H2-TPR revealed that the Mn^3 ions in the sample obtained by SCD were easier to be reduced than that by COD. Moreover, the samples obtained by SCD have higher surface area, narrower pore size distribution, and higher combustion activity than those obtained by COD.  相似文献   
44.
采用逆微乳液为媒介合成六铝酸盐及其金属取代系列甲烷燃烧催化剂.首先研制了由表面活性剂、助剂、油相和水相四组分逆微乳液拟三元体系相图,选择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为表面活性剂,脂肪醇为助剂,正辛烷为油相和水相[或Al(NO3)3溶液].研究了助剂脂肪醇链长、表面活性剂与助剂相对量和盐浓度对微乳液体系形成和稳定性影响,并以电导率随水含量变化的规律很好地印证了微乳液体系的相行为.选取相图中稳定微乳区合成了具有高温稳定性的甲烷催化燃烧催化剂六铝酸镧[La(Mnx/Fex)Al12-xO19-δ].用BET、TG-DTA和XRD表征了催化剂的物性和结构,并在微型固定床反应器中考察了对甲烷燃烧的催化活性.结果表明,利用逆微乳液作为反应介质使催化剂前驱体分散更充分,使六铝酸盐晶相形成的温度有效地降低到950℃.Fe取代的六铝酸盐具有较好高温催化活性和热稳定性,而Mn取代的同晶体则具有较好的低温催化活性,Fe和Mn离子同时对Al3 进行取代时,由于两者之间存在的协同效应明显提高了催化剂的催化活性和比表面,T10仅为475℃,T90为660℃.  相似文献   
45.
通过ATRP合成了低分散度的甲壳型液晶高分子PBPCS. 用GPC测定了聚合物的分子量及其分布; 用热分析仪测定了聚合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 用POM, WAXD, DSC, Rheometrics ARES流变仪等多种手段表征了PBPCS的独特液晶行为: 升温过程中, PBPCS在玻璃化转变温度之上存在一个各向同性相, 进一步升温进入液晶相——六方柱状向列相; 降温过程中, 液晶相消失, 重新进入各向同性相. 这种独特相转变发生的关键因素是熵的增加, 是一个熵驱动过程.  相似文献   
46.
单态铝酸根离子与单态硅酸根离子反应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碱性条件下单态铝酸根离与单态硅酸根离子的反应。实验结果表明,生成的硅铝酸盐沉淀与溶液中的Al,Si以及OH^-浓义有关。反应过程中存在过饱和现象,反应体系的OH^-浓度反应物Si/Al比影响过饱和时间和过饱和区。  相似文献   
47.
(-)-cis-1, 3-Dibenzyl-hexahydrofuro[3, 4-d]imidazole-2, 4-dione was prepared by a new synthesis method from meso dicarboxylic acid and dehydroabietylamine by asymmetric reduction in good yield with up to 91.6% e.e. value.  相似文献   
48.
六氰合铁酸铜钴在蜡浸石墨电极表面的电化学沉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首次报道了电化学沉积的混合金属六氰合铁酸盐修饰电极作为电流型传感器的研究。针对六氰合铁酸盐修饰电极在中性和碱性条件下的不稳定性,采用混合金属电沉积的方法,成功地提高了电极的稳定性,所得到的修饰电极在 pH 4~10之间均表现出良好的稳定性。该电极的响应时间(t95%)为 0.5s,并对Fe3+/Fe2+电对表现出良好的电催化作用。催化氧化峰电流与Fe2+的浓度在1.0×10-4~6.5×10-2mol/L范围内呈很好的线性关系,检测下限为 1.4×10-6mol/L。  相似文献   
49.
利用激光闪光光解-瞬态吸收光谱技术研究了355 nm 光作用下六氟苯(C6F6)-HNO2水溶液的反应机理, 探讨了中间产物及其动力学行为, 并对终产物进行了分析. 实验表明, C6F6可与HNO2光解产生的OH自由基反应生成加合物C6F6…OH, 二级反应速率常数为1.8×109 L·mol -1·s-1, 加合物吸收峰位置在250、270和400 nm处; C6F6…OH 加合物通过消除反应生成C6F5O·, 其表观生成常数为6.1×105 s-1. C6F6…OH与O2复合转化为C6F6OHO2, 二级反应速率常数为2.8×106 L·mol-1·s-1, C6F6OHO2峰位置与C6F6…OH 加合物相似. 终产物分析表明, OH自由基与六氟苯发生消除HF的反应而生成C6F5OH, 有O2时, 还产生四氟醌C6F4O2, 但无论有氧还是无氧体系, 均不发生硝基化反应.  相似文献   
50.
研究了PtCl^2^-6接着PVP修饰电极及其催化动力学,用循环伏安法考察了电极的电化学性质,结果表明在酸性溶液中对Fe^2^+的氧化有显著的催化作用。采用旋转圆盘电极法,极化曲线法等就电极对Fe^2^+氧化催化过程的控制步骤及有关动力学参数进行了测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