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91篇
  免费   934篇
  国内免费   9250篇
化学   17237篇
晶体学   212篇
力学   106篇
综合类   308篇
数学   47篇
物理学   2165篇
  2024年   109篇
  2023年   427篇
  2022年   518篇
  2021年   479篇
  2020年   379篇
  2019年   484篇
  2018年   344篇
  2017年   435篇
  2016年   487篇
  2015年   501篇
  2014年   812篇
  2013年   739篇
  2012年   655篇
  2011年   641篇
  2010年   621篇
  2009年   716篇
  2008年   761篇
  2007年   720篇
  2006年   767篇
  2005年   701篇
  2004年   764篇
  2003年   833篇
  2002年   749篇
  2001年   881篇
  2000年   590篇
  1999年   561篇
  1998年   493篇
  1997年   614篇
  1996年   511篇
  1995年   447篇
  1994年   392篇
  1993年   405篇
  1992年   334篇
  1991年   302篇
  1990年   290篇
  1989年   299篇
  1988年   81篇
  1987年   60篇
  1986年   59篇
  1985年   55篇
  1984年   27篇
  1983年   24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991.
考察了823K焙烧的干凝胶xNCA550、气凝胶aNCA550及浸渍型催化剂iNCA550在923K、1073K、1173K反应温度下的积碳行为,对催化剂表面碳的活性及类型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影响催化剂积碳的因素。实验结果表明,随反应温度的提高,催化剂的积碳能力减弱,尤以气凝胶催化剂aNCA550明显。催化剂的积碳主要发生在反应的初期,反应温度越高,到达积碳量相对稳定期所需要的时间越短;随着反应时间的延续,催化剂积碳量缓慢增长,并且表面碳的活性降低。催化剂的酸性和镍晶粒大小是影响其积碳性能的主要内在因素,而它们对积碳的影响程度受反应温度的影响,反应温度越高,催化剂表达酸性中心利于积碳的作用越小,小晶粒镍抑制催化剂积碳的能力越强。  相似文献   
992.
In the reaction of methane and carbon dioxide to C2 hydrocabons under non-equilibrium plasma, methane conversion was decreased,but selectivity of C2 hydroxarbons was increased when using La2O3/γ-Al2O3 as catalyst. So the yield of C2 hydrocarbons was higher than using plasma alone. The synergism of La2O3/γ-Al2O3 and plasma gave methane conversion of 24.9% and C2 yield of 18.1%. The distribution of C2 hydrocarbons changed when Pd-La2O3/γ-Al2O3 was used as catalyst,the major C2 product was ethylene.  相似文献   
993.
研究了在甲醇、乙醇温和溶液中,氧化羰化一步合成不对称碳酸甲乙酯(MEC)反应。通过热力学计算考察了反应的可行性及程度。计算结果表明,在298.2K下主反应平衡常数为2.39×1080,说明此反应的可行性和程度均很大。实验发现在氧化羰化合成碳酸甲乙酯的过程中,不仅存在氧化羰化过程,同时也存在酯交换过程;含氮席夫碱(Schiff)的种类,甲醇和乙醇相对用量,反应温度和压力对碳酸甲乙酯(MEC)的合成均有影响。当以氯化亚铜(CuCl) 1,10 菲罗啉(phen) N 甲基咪唑(NMI)为催化剂时,摩尔比n(CuCl)∶n(NMI)∶n(phen)=1∶1.25∶1.25,在393K,2.4MPa,VMeOH∶VEtOH=2∶8,CuCl浓度为0.20mol L的条件下,反应2h,甲醇的转化率为44.3%,乙醇的转化率为22.3%,MEC产率为10.4%。与单纯CuCl催化剂相比,甲醇和乙醇的转化率分别提高17倍和9倍,MEC产率提高74倍。对氧化羰化反应机理也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94.
纳米碳管电极上氧的电催化还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聚四氟乙烯为粘结剂制成了多壁纳米碳管(MWNT)电极.采用恒电位阶跃法和循环伏安法研究了MWNT电极在碱性溶液中的电化学行为,并对碱性溶液中溶解氧在该电极上的电化学还原行为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 MWNT电极具有比石墨电极更高的孔隙率和电化学表面积;MWNT电极上O2还原成的反应为准可逆过程;在5~50 mV•s-1的扫描速率范围内,阴极峰电流与扫描速度成线性关系,表明MWNT电极上O2还原成的反应受吸附控制;对碱性溶液中的氧还原反应, MWNT比石墨具有更高的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995.
Clean liquid oxidation of aldehydes can be accomplished using solid catalyst in the presence of molecular oxygen at room temperature, which is a valuable alternative to traditional counterparts.  相似文献   
996.
螯合型高分子铑配合物催化甲醇羰基化反应的机理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螯合型高分子铑配合物催化甲醇羰基化反应的机理探讨潘平来,柳忠阳,王晓筠,黄茂开,袁国卿(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北京100080)1引言甲醇在铑催化剂的作用下,与一氧化碳反应羰基化为乙酸,是一个重要的基本有机合成,反应。在为数众多的催化剂中,锗的配合物...  相似文献   
997.
CO2+H2制含氧化合物的研究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9  
卢振举  林培滋 《分子催化》1993,7(2):156-160
作为自然界中含有丰富碳源的CO_2,经过催化加氢制含氧化合物的研究,近年来为人们所关注,特别是CO_2加氢制甲醇.从CO_2出发制含氧化合物其前景是诱人的,则可利用碳和氧得到化学品,二则减少了自然界中的CO_2含量,有益于环境保护.本文对Cu-Zn系和Rh-V系催化剂进行初步考察.  相似文献   
998.
本文报告了由金属盐直接固相合成负载铑络合物或原子簇催化剂的新方法及IR谱表征。CO容易使表面吸附有水分子的RhCl_3/SiO_2还原并生成表面羰基物Rh~+-(CO)_2/SiO_2;CO、CO/H_2和CO/2H_2等不同还原气对表面络合物的生成没有影响。采用H_2还原只能得到金属Rh催化剂。水是重要影响因素,如果RhCl_3/SiO_2先抽空脱水,再用含水的CO还原,就会使Rh~+(CO)_2/SiO_2转化为Rh_6(CO)_(16)/SiO_2。此外,还考察了负载原子簇的CO加氢和热分解反应性能。采用CO还原RhCl_3/SiO_2制备的催化剂同负载原子簇催化剂的反应行为非常相近,而且比传统催化剂具有更高的反应活性。  相似文献   
999.
PARIHAR  J.A RAMANA  M.M.V 《中国化学》2004,22(10):1196-1199
The synthesis of the title compounds starting with the chemoselective dehydrogenation of 3-[2-(3,4-dihydro-1-naphthalenyl)ethyl]imidazolidine-2,4-diones has been described.  相似文献   
1000.
综述了钯催化胺的单,双羰基化反应以及钯催化胺基化反应工业及有机合成中的应用,同时对羰基化反应新进展-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作为反应介质也作了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