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872篇 |
免费 | 51篇 |
国内免费 | 134篇 |
专业分类
化学 | 606篇 |
晶体学 | 3篇 |
力学 | 31篇 |
综合类 | 37篇 |
数学 | 147篇 |
物理学 | 23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6篇 |
2023年 | 19篇 |
2022年 | 21篇 |
2021年 | 18篇 |
2020年 | 20篇 |
2019年 | 22篇 |
2018年 | 15篇 |
2017年 | 17篇 |
2016年 | 20篇 |
2015年 | 34篇 |
2014年 | 53篇 |
2013年 | 22篇 |
2012年 | 31篇 |
2011年 | 29篇 |
2010年 | 40篇 |
2009年 | 34篇 |
2008年 | 64篇 |
2007年 | 43篇 |
2006年 | 40篇 |
2005年 | 31篇 |
2004年 | 36篇 |
2003年 | 28篇 |
2002年 | 33篇 |
2001年 | 51篇 |
2000年 | 49篇 |
1999年 | 32篇 |
1998年 | 28篇 |
1997年 | 34篇 |
1996年 | 39篇 |
1995年 | 33篇 |
1994年 | 38篇 |
1993年 | 17篇 |
1992年 | 15篇 |
1991年 | 13篇 |
1990年 | 10篇 |
1989年 | 7篇 |
1988年 | 1篇 |
1987年 | 1篇 |
1984年 | 1篇 |
1982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61.
本文通过吸收和荧光光谱法研究了一种噻菁染料与人血清蛋白及牛血清蛋白的相互作用。吸收光谱数据表明,与血清蛋白结合后,噻菁染料单体的吸收峰发生红移,同时强度也有很大变化;还通过吸收光谱计算确定了噻菁染料与血清蛋白的结合位点数( n )。与人血清蛋白或牛血清蛋白结合后,噻菁染料的荧光量子产率增加。分析噻菁染料的荧光强度随溶液中血清蛋白浓度的变化得到了二者反应的表观结合常数( K a)和自由能变化( ΔG )。根据表观结合常数( K a)可以判断,人血清蛋白比牛血清蛋白与噻菁染料的结合更强。 相似文献
962.
生理液中金属血卟啉络合物的光谱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人体的生理性能方面,从分子水平研究生命现象为分析化学提供了许多新的课题。卟啉类化合物与生命现象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广存在于自然界中,它具有生物环境,配位化学等多重特殊性质。通过对微量元素-血卟啉,微量元素-血卟啉-人血清白蛋白溶液体系的光谱研究,探讨微量元素对血卟啉在生理条件下聚集状态以及对肿瘤光动力学治疗机制的影响。 相似文献
963.
在0.05 mol/L HAc溶液中,PAN-牛血清白蛋白/人血清白蛋白络合物在-0.58 V(vs.SCE)处产生一灵敏吸附还原峰,峰电位较之游离PAN还原峰负约0.28 V,峰电流与牛血清白蛋白、人血清白蛋白浓度在0.1~12 mg/L,0.1~11 mg/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检测限均为0.05 mg/L。运用该法测定了人血清样品蛋白质含量。 相似文献
964.
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检测体外人红细胞摄取Cs+的含量,系统讨论了胞外Cs+浓度,温育时间、温育温度、介质pH值对人红细胞摄取Cs+过程的影响。选用不同离子通道或离子载体的特异性抑制剂进一步探讨Cs+的跨膜途径和机理。结果显示,各实验参数对人红细胞摄取Cs+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Cs+主要借助Na+/K+-泵的主动运输方式跨膜;少量的Cs+能"漏入"细胞,微量的Cs+可以模拟Na+/Li+-反向协同运输的方式跨膜;在允许HCO3-存在的pH环境下,少量Cs+以Cl-/CsCO3-交换的形式通过膜上带3蛋白进入人红细胞;Ca2+通道对Cs+没有通透作用。 相似文献
965.
JianSONG XiaoLeiWANG YueJunXIANG ChungK.CHU RaymondSCHINAZI KangZHAO 《中国化学快报》2004,15(2):135-137
β-2′,3′-Dideoxy-2′-fluoro-3′-hydroxymethylarabinofuranosylthymine 10 and cytosine 12 were synthesized from L-xylose and were found to be inactive against HIV-1 in acutely infected lymphocytes. 相似文献
966.
967.
968.
建立人肝细胞缺氧-复氧损伤模型,观察了微量元素硒的保护作用。结果表明,模型组肝细胞内、外丙二醛水平均显著增高,丙氨酸转氨酶外释增多,白蛋白合成减少,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1156×10-7mol/L硒预保护组上述损伤变化明显减轻(P<005)。揭示硒对缺氧-复氧所致人肝细胞脂质过氧化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69.
基于电化学聚合固定抗体的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人免疫球蛋白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基于电化学聚合在金电极表面固定兔抗人免疫球蛋白G抗体与人免疫球蛋白G及标记有Ru(bpy)2+3 的羊抗人免疫球蛋白G抗体之间发生特异性免疫反应,形成三明治结构,成功建立了用于测定人血清中免疫球蛋白G的电化学发光(ECL)免疫技术.利用此方法测定人免疫球蛋白G含量,浓度在50 μg/L~2 mg/L范围内与电化学发光强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回归方程为y(a. u.)=48.41+0.09x(μg/L) (n=7);检出限为20 μg/L (3σ).测得正常人血清中免疫球蛋白G平均含量为11.2 g/L ,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970.
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测定人血浆3-硝基酪氨酸含量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建立了人血浆中痕量3-硝基酪氨酸的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 血浆经乙腈沉淀蛋白后,上清液用氮气吹干,残渣复溶后过C18固相萃取小柱净化浓缩,洗脱液再用氮气吹干,残渣进行荧光衍生化反应.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分离,荧光检测器检测,外标法定量.3-硝基酪氨酸在0.50~50.0 nmol/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为0.9999;样品加标绝对回收率为89.3%~91.9%,相对回收率为99.2%~107.9%;日内相对标准偏差为1.46%~4.79%,日间相对标准偏差为2.75%~9.20%;在血浆中检出限为0.25 nmol/L;测定正常人血浆中3-硝基酪氨酸平均浓度为118 nmol/L(n=21),Ⅱ型糖尿病病人血浆中3-NT平均浓度为3.63 nmol/L(n=23).本方法灵敏度高,重现性好,适用于临床研究中大样本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