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872篇 |
免费 | 51篇 |
国内免费 | 134篇 |
专业分类
化学 | 606篇 |
晶体学 | 3篇 |
力学 | 31篇 |
综合类 | 37篇 |
数学 | 147篇 |
物理学 | 23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6篇 |
2023年 | 19篇 |
2022年 | 21篇 |
2021年 | 18篇 |
2020年 | 20篇 |
2019年 | 22篇 |
2018年 | 15篇 |
2017年 | 17篇 |
2016年 | 20篇 |
2015年 | 34篇 |
2014年 | 53篇 |
2013年 | 22篇 |
2012年 | 31篇 |
2011年 | 29篇 |
2010年 | 40篇 |
2009年 | 34篇 |
2008年 | 64篇 |
2007年 | 43篇 |
2006年 | 40篇 |
2005年 | 31篇 |
2004年 | 36篇 |
2003年 | 28篇 |
2002年 | 33篇 |
2001年 | 51篇 |
2000年 | 49篇 |
1999年 | 32篇 |
1998年 | 28篇 |
1997年 | 34篇 |
1996年 | 39篇 |
1995年 | 33篇 |
1994年 | 38篇 |
1993年 | 17篇 |
1992年 | 15篇 |
1991年 | 13篇 |
1990年 | 10篇 |
1989年 | 7篇 |
1988年 | 1篇 |
1987年 | 1篇 |
1984年 | 1篇 |
1982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41.
土壤环境中的硒对人和动物健康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廖金凤 《广东微量元素科学》2002,9(3):20-23
硒是人和动物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土壤中的硒含量过多或过低,人和 动物都会出现地方性疾病。土壤中硒的含量与土壤母质、地形、气候条件和土壤条件性质等有关,调节土壤性质可以改善作物的含硒量。防治硒缺额症和硒中毒症,每天必需摄入适量的硒,以100-200μg为宜,但人体对硒的需要量也与食物成分有关。 相似文献
142.
正常人眼角膜上皮细胞的原子力显微镜观察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应用原子力显微镜(AFM)在单细胞水平上分析了人眼角膜上皮细胞的形貌和机械性质,为进一步探讨人眼角膜上皮细胞结构与功能的关系奠定了基础.将体外培养的人眼角膜上皮细胞用2.5%戊二醛固定,空气中干燥后用原子力显微镜进行观察.从AFM形貌图可知,细胞呈长梭形,膜表面布满颗粒状物质,由AFM附带软件IP2.1的线分析及面分析功能,得到细胞膜表面结构的几何参数,包括高低差Rp-v、均方根粗糙度Rq、平均粗糙度Ra、平均高度Meant Ht.利用AFM高空间分辨的力位移曲线测量系统,可得出细胞膜的粘弹力、硬度和杨氏模量.AFM能对人眼角膜上皮细胞表面的超微结构清晰地成像并提供更多更确切的表面信息,从另一层面增加对眼角膜上皮细胞的认识. 相似文献
143.
表面活性剂增敏动力学光度法测定痕量铜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建立了以表面活性剂为增敏剂,过氧化氢还原中性红褪色催化光度法测定痕量铜的新方法。找到了反应的最佳条件,并测定了一些动力学参数。据此建立了测定痕量铜的催化动力学分析法,线性范围为0-3.2μg/25mL,检出限为8.2*10^-11g/mL。方法具有线性范围宽,干扰离子少的优点,对于人发和指甲中铜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44.
对乙酰基偶氮胂吸光光度法测定微量铜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在pH5.0的(CH2)6N4-HCl缓冲介质中,Cu(Ⅱ)与对乙酰基偶氮胂(ASApA)形成1比2络合物,λmax=598nm,εmax=1.30×104L·mol-l·cm-1,铜浓度在0~2.0mg·L-1范围内遵从比耳定律。方法用于粮食、食品、水、树叶及人发等试样中铜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45.
不同Cd2 离子浓度引起的人红细胞相对溶血率及临界溶血浓度CH0 已经测定 ,CH0 =2 .5× 10 - 4mol·L- 1。Cd2 跨膜进入人红细胞遵从一级动力学过程 ,其一级速率常数为 1.2× 10 - 2 h- 1。阴离子通道抑制剂DIDS及K ,Na ATPase抑制剂均可部分抑制人红细胞摄入Cd2 ,Cl- 浓度和介质pH也影响Cd2 的细胞摄入 ,细胞摄入镉量随胞外Cd2 浓度增加线性增加。这些实验结果证明 ,人红细胞摄入Cd2 是涉及简单被动扩散、阴离子通道转运及主动传送的复杂过程 相似文献
146.
金属配合物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人发和血清中锌,钴,铜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8-羟基喹啉为配合剂,经柱前衍生后高效波相色谱法分离测定,建立了人发和血清中微量元素锌、钴、铜的含量测定方法,该法配合产物稳定性好,标准曲线的线性范围锌、铜均为0.8~4.0mg/L,钴为0.1~2.0mg/L,相关系数均0.999以上,批内、批间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5%,加样回收率锌为(100.3±0.47)%,钴为(98.9±2.07)%,铜为(100.9±0.65)%。 相似文献
147.
人发及废水中痕量铅的液膜分离与测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于惠芬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1998,34(5):208-208,210
铅是很有经济价值的金属,广泛地应用于现代工业,但其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严重影响已经引起人们的日益关注.铅的测定方法很多,然而用选择性好,富集倍数高的液膜技术进行分离和测定人发及废水中的铅尚未见报道.本文通过各项条件试验确立了适宜的液膜体系和试验条件,并测定了人发和废水中的痕量铅.方法操作简单、快速、标准加入回收试验和方法的精密度均好.1 试验部分1.1 主要仪器与试剂WYX-402A型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高压静电破乳器与电动搅拌机 相似文献
148.
单扫描示波极谱法测定人发中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极谱法直接测人发中磷的方法至今未见报道。本文在文献[1]工作基础上,对其测定条件进行了探讨和改进,并应用于人发中磷的直接测定,获满意结果。磷和钼在酸性条件及抗坏血酸的催化作用下,迅速形成具有电活性的二元磷钼杂多酸,此杂多酸在氨性缓冲溶液介质中(pH 9.5~10.4)产生灵敏的吸附还原波,磷与该波在0.03~15μg/10m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本法操作简便、快速灵敏。 相似文献
149.
建立了一条从人血浆中分离高活性凝血因子VIII(FVIII)的纯化工艺。基于FVIII和介质孔径的尺度比及其对蛋白质活性影响的分析,设计了以超大孔离子交换制备色谱为核心步骤的新型分离纯化工艺。分别进行超大孔离子交换色谱与传统离子交换色谱的条件优化,并对优化工艺所得产品进行了活性检测(底物显色法)和纯度检测(高效凝胶过滤和凝胶电泳)。结果表明,超大孔介质结构不但可以有效地保护蛋白质大分子结构,而且能够大幅度地提高制备色谱的传质速率,从而得到具有高凝血活性的FVIII产品。FVIII在超大孔制备色谱过程中的回收率(85%)比传统离子交换制备色谱高4~5倍,产品比活高达154 IU/mg。此外,还研究了超大孔介质的再生程序,采用5个柱体积的1 mol/L NaOH低流速清洗色谱柱,保证了色谱工艺的稳定性。本纯化工艺步骤简单,重现性好,易于放大生产。 相似文献
150.
采用弱配体柠檬酸钠修饰的金纳米花为介导材料,考察了其对人喉癌Hep-2细胞的NIR热疗作用,结果表明,这种金纳米花材料具有良好的NIR光热转换性能,可有效抑制Hep-2细胞增殖.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