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00篇
  免费   366篇
  国内免费   630篇
化学   1499篇
晶体学   46篇
力学   164篇
综合类   106篇
数学   760篇
物理学   1121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75篇
  2022年   78篇
  2021年   64篇
  2020年   56篇
  2019年   72篇
  2018年   48篇
  2017年   77篇
  2016年   96篇
  2015年   146篇
  2014年   222篇
  2013年   123篇
  2012年   171篇
  2011年   148篇
  2010年   141篇
  2009年   145篇
  2008年   197篇
  2007年   145篇
  2006年   140篇
  2005年   147篇
  2004年   166篇
  2003年   119篇
  2002年   118篇
  2001年   156篇
  2000年   132篇
  1999年   104篇
  1998年   94篇
  1997年   83篇
  1996年   74篇
  1995年   69篇
  1994年   67篇
  1993年   41篇
  1992年   37篇
  1991年   38篇
  1990年   28篇
  1989年   26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4篇
  1979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51.
人尿中诺龙和炔诺酮代谢物的气相色谱-质谱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对合成的19-去甲雄烷醇酮的四个差向异构体混合物进行气相色谱分离,对诺龙和炔诺酮用药后,留取的人尿样通过化学预处理,MSTFA/TMSI衍生化反应,GC/MS分析,确证了尿样中诺龙的两个主要代谢产物为19-去甲雄酮和19-去甲原胆烷醇酮,炔诺酮的两个主要代谢物是四氢炔诺酮(THINE)的两个形式,可能是3α-OH-5α-THINE和3α-OH-5β-THINE,在炔诺酮代谢前期,还发现有诺龙的上述两个代谢物存在。  相似文献   
52.
53.
关于古罗马人的铅中毒,人们还可以举出下列证据:( 1 )罗马贵族的铅摄入量。据加拿大国立水资源研究所恩里亚哥( 1 983 )估计,罗马贵族每人每日所吸收的铅平均为2 5 0微克,而平民和奴隶则分别为3 5微克和1 5微克,后者与2 0世纪80年代美、欧城市居民的铅摄入量( 3 0~5 0微克/天)相当,也与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最大允许摄入量( 4 5微克/天)一致,可见,罗马贵族每日摄入的铅至少要比平民和奴隶高出7~1 7倍,这样的量势必使大多数有钱人处于铅中毒危险之中。( 2 )考古学证据。1 90 6年,罗森布莱特分析了2 2名古代人的骨骼,结果发现2名罗马迦太基人…  相似文献   
54.
研究了一些氧化物的H2-TPR及CO-TPR行为,结果发现,Co3O4/Al2O3,NiO/SiO2,NiO和Pd/NiO的H2-TPR温度要低于它们的CO-TPR温度,特别是Pd/NiO样品,它的H2-TPR温度为598K,而其CO-TPR温度高达949K,差别为351K,因此有可能利用Pd/NiO在一定温度下选择性地与CO中的H2反应而将其除去. 实验结果表明,Pd/NiO可在603K及4000h-1的条件下从H2(0.34%),CO(50%)和N2(余)的混合气中选择性地除去90%以上的H2,吸氢容量为每克样品55mL标准态H2.  相似文献   
55.
介绍甲醇中甲苯溶液标准物质的制备方法。以重量–容量法制备甲醇中甲苯溶液标准物质,以计算值作为标准物质的特性量值。采用气相色谱法、卡尔·费休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等分别对原料中的主成分、金属元素及水分含量准确定量。方差分析和线性拟合结果表明,该溶液标准物质具有良好的均匀性和稳定性。甲醇中甲苯溶液标准物质特性值为996.73μg/mL,相对扩展不确定度为2%(k=2)。  相似文献   
56.
高分子膜作为一项新兴技术,在很多领域得到日益广泛的应用.近十几年,随着生物工程和生物传感器的迅速发展,高分子生物功能膜的研究倍受重视.高分子生物功能膜是采用固定化技术,将具有分子识别功能的材料(如酶、抗原、抗体等)固定在高分子膜上而制得的.在固定化膜表面发生的生物化学反应,可以引起膜的荷电状态的变化,从而导致跨膜电位的变化。有关固定化膜的报导较多,但主要限于固定化的方法及其应用方面的研究,而有关高分  相似文献   
57.
Introduction Humanserumalbumin(HSA)isawell known transportproteinforavarietyofmoleculesandions[1].Thebindingofadrugtoserumalbuminhasimportant pharmacokineticconsequencesbecauseitinfluences distribution,excretionandpharmacologicaleffectsof thedruginthebody…  相似文献   
58.
用共振光散射技术研究蛋白质与丽春红2R的相互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pH3.50的Britton-Robinson缓冲溶液中,丽春红2R与蛋白质发生结合反应,使最大波长为352.5nm的共振散射光谱得到加强。据此建立了利用丽春红2R作探针,用共振散射光谱技术测定蛋白质的新方法。散射光强度与牛血清白蛋白(BSA)、人血清白蛋白(HAS)和免疫球蛋白(IgG)的浓度在0.25~17.5μg/mL范围内成正比。方法的稳定性好,快速、简便,绝大多数氨基酸、金属离子均不产生干扰,用于人血清样品中蛋白质的测定,获得了满意的结果,加标回收率为93.4%~100.1%。  相似文献   
59.
用高效毛细管电泳前沿分析法研究了酸性药物那格列奈与人血浆白蛋白的结合常数、结合位点和结合率。使用未涂层的毛细管柱 (4 0cm× 5 0 μmi.d .;有效柱长 32cm) ,磷酸盐缓冲溶液 (pH 7.4 ,离子强度0 .17)为背景溶液 ,在紫外检测波长 2 14nm、运行电压 18kV和重力进样 10 0s的条件下 ,利用那格列奈谱峰的平台高度和游离药物浓度的良好线性关系 (r>0 .999,n =6 ) ,测定了那格列奈的游离药物浓度。固定药物浓度 (2 0 0 μmol L ,2 5 0 μmol L) ,考察不同的蛋白质浓度对结合的影响 ;固定蛋白质浓度 (10 0 μmol L) ,考察不同的药物浓度对结合的影响。实验数据采用非线性拟和程序进行处理 ,得到了那格列奈的蛋白质结合参数。高效毛细管电泳前沿分析法测定的数据重现性良好 (RSD <2 .5 % ,n =3) ,在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研究方面具有简便、准确的优点。  相似文献   
60.
刘汴生等分析了百岁老人聚居区(有百岁老人27人)为对照区的土壤、饮水、大米、小麦、黄豆以及百岁老人血液、头发的16种微量元素。无百岁老人区结果显示,所研究的百岁老人聚居区饮水中锰、锌、锶、氟和土壤中锶、氟、钼、铜、镍含量高于对照区;大米和小麦中硒、铁、氟高于对照区,铜等低于对照区。全血铜含量低于对照组,全血锌与国内健康成年人的水平相差无几,血硒含量也在一般健康成年人的适宜水平。百岁老人发铁含量低于对照组。含锰量约高于一般健康老人6倍。由上述结果不难看出,属于抗氧化剂或抗氧化酶成分的硒、锰在百岁老人组供应量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