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183篇
  免费   129篇
  国内免费   1287篇
化学   15742篇
晶体学   4篇
力学   4篇
综合类   180篇
数学   5篇
物理学   664篇
  2024年   94篇
  2023年   382篇
  2022年   425篇
  2021年   472篇
  2020年   381篇
  2019年   549篇
  2018年   354篇
  2017年   463篇
  2016年   468篇
  2015年   510篇
  2014年   844篇
  2013年   737篇
  2012年   859篇
  2011年   829篇
  2010年   830篇
  2009年   817篇
  2008年   800篇
  2007年   767篇
  2006年   678篇
  2005年   574篇
  2004年   464篇
  2003年   485篇
  2002年   346篇
  2001年   411篇
  2000年   278篇
  1999年   297篇
  1998年   194篇
  1997年   220篇
  1996年   249篇
  1995年   324篇
  1994年   340篇
  1993年   279篇
  1992年   219篇
  1991年   210篇
  1990年   146篇
  1989年   201篇
  1988年   35篇
  1987年   19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15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5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01.
高温毛细管气相色谱柱的制备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包丽颖  戴荣继  邓玉林  傅若农 《色谱》1995,13(2):108-109
研究了臭氧交联法制备毛细管气相色谱柱的方法,即用镀铝石英毛细管,涂渍SE31,经臭氧交联,最高使用温度可达360℃。测试的结果表明其柱效高,吸附性小,热稳定性好,适用于烃类、醇类、多环芳烃及二硝基甲苯和三硝基甲苯的分离。  相似文献   
902.
吴晓军  陈传福  任长玉  习复  刘国诠 《色谱》1995,13(3):190-191
用螺旋链聚甲基丙烯酸三苯甲酯(PTrMA)包敷硅胶高效液相色谱法分离了十五对PTH衍生氨基酸和药物旋光异构体,十四对系首次在PTrMA柱上进行分离,其中十三对旋光异构体获得了分离。  相似文献   
903.
以不同交联度(1%, 2%, 4%, 7%, 8%, 12%)的聚苯乙烯树脂为支载体, 制备了聚苯乙烯-二苯基膦-铜-四氢化硼络合物, 对它们的容量和结构进行了测试和分析, 并研究了该络合物在不同温度、溶剂、催化剂下, 对苯甲酰氯, 肉桂酰氯, 对硝基苯甲酰氯的还原性能以及其回收再生后的重复使用情况。  相似文献   
904.
富勒烯C60的柱色谱分离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提出了由C(60)、C(70)及少量高级富勒烯混合物(来自电弧汽化石墨所形成的碳灰)中分离出纯度为99.9%C(60)的两种改进的、简便价廉的柱色谱分离法.第一种方法用中性氧化铝作固定机以石油醚与甲苯(V/V=92.5/7.5)混合液作流动相;另一种方法以活性炭与硅胶作固定相,以甲苯作流动相,柱顶氮压约为0.01atm.本文尚将这两种方法与文献报道的两种相近的方法分别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905.
铜(Ⅱ)离子与许多有机配位体组成饱和配合物后, 均导致铜(Ⅱ)在Luminol-H2O2和o-Phen-H2O2体系中催化化学发光活性的消失。本文首次发现, 当铜(Ⅱ)离子与某些有机配位体组成1:1不饱和配位化合物时, 它们非但不抑制化学发光,而且比铜(Ⅱ)离子具有更高的催化化学发光活性, 据此, 本文建立了用配合溶解Cu(OH)2, 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技术测定氨基酸的新方法, 检测限均可达pmol级,比文献普遍使用的抑制化学发光法灵敏度高10~150倍, 线性范围达三个数量级,相对偏差在5.4%以下。  相似文献   
906.
应用人工神经网络鉴定高效液相色谱峰纯度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周革文  胡育筑  葛建华  赵锋 《色谱》1996,14(2):94-97
首次应用人工神经网络(artificialneuralnetwork,简称ANN)鉴定色谱峰纯度,根据判定指标,采用改良反向传播算法对系统进行描述和预报,结果正确,收敛较快,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907.
固相微萃取技术与环境样品前处理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固相微萃取技术是80 年代末发展起来的一项新型的无溶剂化环境样品前处理技术, 它主要与气相色谱和高效液相色谱联用, 能快速和有效地分析环境样品中的痕量有机污染物。技术从出现至今主要在萃取装置(萃取纤维涂层)、萃取方式及后序分析仪器上有较大的发展和变化, 这使得技术的应用范围不断拓宽。通过对现有文献的总结, 本文还提出了固相微萃取技术今后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08.
蜂蜜中四环素族抗生素残留量的薄层色谱测定法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残留在蜂蜜中的四环素族抗生素在经Sep-PakC18小柱固相萃取处理后,用高效正相薄层色谱予以分离,喷雾显色后用紫外灯进行定性分析;使用双波长薄层扫描仪进行定量测定。在蜂蜜中的添加量为0050×10-3、010×10-3及020×10-3时,强力霉素(DC)、土霉素(OTC)和四环素(TC)的回收率分别为916%~1003%、845%~1031%和770%~1032%。该法的测定低限可达到10-3μg。  相似文献   
909.
报道了应用高效液相色谱 (HPLC)及电喷雾 (ESI)质谱对基因表达产物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CGRP)进行非在线鉴定分析 ,获得了满意的结果。实验表明HPLC及ESIMS在分析鉴定未知样品中具有互补性;二者联用提高了分析的速度及准确性。  相似文献   
910.
茶中茶多酚的高效液相色谱法分离分析   总被引:18,自引:3,他引:18  
用改进的Agarwal方法萃取不同种类茶叶和茶饮料中的茶多酚,建立了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对茶多酚进行分离分析方法。HPLC可有效分离GTPs主要组成成分EC、EGC、ECG和EGCG并精确定量,相对标准偏差小于5%。茶叶加工过程对GTPs含量有很大影响,绿茶总GTPs含量在6 ̄15g/100g干茶叶、乌龙茶总GTPs含量在5 ̄7g/100g干茶叶,红茶总GTPs含量低于2g/100g干茶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