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95篇
  免费   36篇
  国内免费   725篇
化学   1648篇
晶体学   8篇
力学   4篇
综合类   50篇
数学   5篇
物理学   141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36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42篇
  2015年   52篇
  2014年   72篇
  2013年   64篇
  2012年   79篇
  2011年   60篇
  2010年   71篇
  2009年   74篇
  2008年   86篇
  2007年   83篇
  2006年   94篇
  2005年   84篇
  2004年   96篇
  2003年   69篇
  2002年   87篇
  2001年   72篇
  2000年   53篇
  1999年   56篇
  1998年   47篇
  1997年   51篇
  1996年   44篇
  1995年   27篇
  1994年   30篇
  1993年   31篇
  1992年   34篇
  1991年   25篇
  1990年   38篇
  1989年   24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4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硅基交联聚酸正丁酯反相HPLC固定相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硅胶表面直接交联聚合法,制备了硅基交联聚丙烯酸正丁酯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固定相。用红外、扫描电镜和元素分析等方法对固定对进行了表征。考察了固定相对含氧芳烃衍生物的分离。  相似文献   
72.
本文是含咔唑化合物及其聚合物系列研究的一部分,以对-溴苯酚为原料,经过乙烯基醚化,再同咔唑反应、合成了新的单体,N-(p-乙烯氧基苯基)咔唑(NEOPC),经过元素分析、NMR和IR等对NEOPC进行分析鉴定,研究了它的聚合行为。  相似文献   
73.
智能型水凝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智能型水凝胶是一类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功能高分子材料,但由于传统水凝胶存在一些缺点因而限制了其应用,因此近年来围绕提高传统水凝胶的性能做了大量研究工作。本文从四个主要方面综述了近年来智能型水凝胶改性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74.
合成了不同链长的甲基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酰胺及丙烯酸与4,4′-双(甲基丙烯酰胺基)偶氮苯交联共聚的功能凝胶.三维网络结构通过压缩弹性模量、有效交联密度及聚合物与溶剂间的相互作用参数进行了表征.主要研究了这类凝胶在pH2.2和pH7.4的缓冲溶液的平衡溶胀特性及其偶氮交联基团在体内的降解行为,并讨论了其降解机制.凝胶在胃部的性能稳定,既不发生溶胀,亦不发生降解;但在盲肠内偶氮交联基因可发生降解.其降解率与凝胶的平衡溶胀程度有一个很好的关联:交联程度、疏水基侧链的长度及含量对凝胶溶胀行为的影响结果与这些因素对偶氮交联基团体内降解的影响结果完全一致.通过调节这些因素不仅可以控制凝胶的溶胀程度,而且可以控制偶氮交联基团在体内的降解行为.  相似文献   
75.
以[Mn(H_2P_2O_7)_3]~(3-)为引发剂,研究了丙烯腈与玉米淀粉的接枝共聚反应。由实验结果求出了反应速率与引发剂浓度、单体浓度、淀粉浓度和反应温度的关系,推导并验证了接枝反应动力学模型,探讨了反应机理,求得了接枝反应活化能。  相似文献   
76.
张鹏飞  肖顺勇  梁宋平 《色谱》2004,22(4):390-393
 将纯化的天然虎纹捕鸟蛛毒素-Ⅴ经盐酸胍变性30 min后,在pH 3.0、反应温度为37 ℃的条件下与三羧甲基磷酸(TCEP)反应12 min,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分离得到其全部去折叠中间体,通过基体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 MS)进行鉴定,并利用烷基化反应对这些去折叠中间体予以进一步确证。 根据其保留时间,分析虎纹毒素-Ⅴ各去折叠中间体的色谱行为,初步探讨了多肽或蛋白质构象异构体反相色谱行为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77.
甲醇氨化反应中交联皂石的催化行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层柱材料是具有规则孔结构且其表面酸性及孔结构可调变的固体酸催化剂.本文合成了皂石,并用十三聚铝羟基络离子(Al_(13))与其交联,在醇氨化反应中研究了此层柱材料孔结构及表面酸性与催化性能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78.
Divinylbenzene-80 (DVB-80) and polar monomer acrylic acid (AA) having hydrogen bonding at a total monomer loading of 5 vol% were precipitated-copolymerized in a variety of organic solvents with 2,2'-azobis(isobutyronitrile) (AIBN) as initiator. The experiments were investigated from a two-dimensional matrix, i.e., the actual crosslinking degree of DVB varying from 0 to 80% and the solvent composition varying from 0 to 100% of toluene mixture with acetonitrile, when the mixture of acetonitrile and toluene was used as the reaction solvent. Under various reaction conditions, six distinct morphologies including soluble polymers, swellable microgels, coagulum, irregular microparticles, and nano-/micrometer microspheres were formed and the structures of these polymer architectures were described. A morphological map was utilized to discuss the effects of both crosslinking degree of DVB and composition of solvent on the transitions between morphology domains. The results demonstrated that the microspheres are formed by an internal contraction due to the marginal solvency of the continuous phase and the crosslinking of the polymer network through the covalent bonding from DVB as well as the interchain hydrogen-bonding between the carboxylic acid units.  相似文献   
79.
低浓度HPAM/AlCit交联体系的27Al NMR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27Al NMR谱研究了高分子量低浓度的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HPAM)与柠檬酸铝(AlCit)体系交联反应过程中Al的化学位移和Al的自旋-晶格弛豫时间的变化. 结果表明, HPAM与AlCit反应后, 与HPAM分子链上的羧基发生配位交联的Al的化学位移向低场移动, 而不参与交联反应的AlCit分子结构中Al的化学位移基本不变. HPAM/AlCit交联体系中存在三种形态的Al, 分别对应三种不同的自旋-晶格弛豫时间. 当HPAM的质量浓度≤200 mg/L时, HPAM与AlCit反应过程中交联态Al的自旋-晶格弛豫时间τ13随反应进行变小, HPAM与AlCit主要发生分子内交联反应. 当HPAM的质量浓度≥250 mg/L时, HPAM与AlCit反应过程中交联态Al的自旋-晶格弛豫时间τ13随反应进行变大, HPAM与AlCit主要发生分子间交联反应.  相似文献   
80.
溶胶凝胶分配理论是在分子水平上表征交联网络结构的有效工具。由Flory等建立和发展起来的这一理论,由于引用了溶胶相无分子内环化反应的假定,特别是在理论推导中将分子内交联反应与分子间的链增长反应对两相分配的贡献未能加以区别,致使理论与实验不符。本文充分考虑了经典理论的这些缺欠,建立了更为符合客观实际的理论模型。同时,用十分简便的方法推导了反应溶胶分数,溶胶反应程度,分子内和分子间总反应程度等量宏观联系的参数方程组。以聚酯为模型化合物的实验研究与本文所得理论结果基本相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