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3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252篇
化学   674篇
晶体学   3篇
综合类   25篇
物理学   88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52篇
  2007年   44篇
  2006年   46篇
  2005年   39篇
  2004年   42篇
  2003年   36篇
  2002年   35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采用荧光光谱研究了荧光素钠与牛血清蛋白(BSA)间的相互作用, 根据荧光淬灭相关方程分别计算了淬灭速率常数、结合常数、结合位点数及热力学参数, 确定了BSA对荧光素钠的淬灭机理及作用方式, 根据能量转移理论求得荧光素钠与BSA的结合距离及能量转移率, 结合三维、同步荧光光谱研究了荧光素钠对BSA构象的影响|在一定范围内荧光素钠的淬灭程度与BSA浓度成正比, 据此建立一种荧光素钠测定蛋白的方法, 线性范围为0.15×10-7~15× 10-7 mol•L–1, 方法具有高灵敏度, 检测极限为0.146×10-8 mol•L–1, 文中还考察了不同pH值和干扰物质对于测定结果的影响, 用于人血清中总蛋白含量测定结果与考马斯亮蓝法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32.
徐峰  万晓龙  王军锋  康经武 《色谱》2016,34(1):57-61
建立了4个单手性和3个双手性(含有手性中心和面手性)的二茂铁衍生物在Chiralpak IC(纤维素-三(3,5-二氯苯基氨基甲酸酯))和Chiralpak IE3(直链淀粉-三(3,5-二氯苯基氨基甲酸酯))手性固定相上的高效液相色谱分离方法。4个单手性二茂铁衍生物中有3个可以在Chiralpak IE3固定相上实现基线分离,另外1个则在Chiralpak IC手性固定相上实现基线分离。3个双手性二茂铁衍生物可在Chiralpak IC手性固定相上实现基线分离。研究表明,这两种手性固定相对二茂铁衍生物具有较好的手性识别作用,并且具有互补作用。这一研究结果可为手性二茂铁化合物的分离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33.
以二氯磷酸苯酯(1)和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2)为原料,合成了一种新型的P-N-Si三元无卤阻燃剂--苯氧基-双-(三乙氧基硅丙基)磷酰胺(3),其结构经1H NMR, 31P NMR和FT-IR表征。研究了溶剂,反应温度,反应时间,投料比r[n(2) : n(1)]和缚酸剂对3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最佳合成条件[THF为溶剂,三乙胺为缚酸剂,1 8 mmol, r=2.4,于40 ℃反应6 h]下, 3的产率为88.2%。利用TGA测试了3的阻燃性能。结果表明:3的初始分解温度为150 ℃, 600 ℃残炭为14.6%。3在棉纤维(c)中的添加量为15%(质量百分数,即c-315)时,600 ℃残炭为33.4%,高于c(7.6%)。  相似文献   
134.
研究了经L-y半胱氨酸修饰后的碳点(CDs)-荧光素(FAM)荧光共振能量转移体系,并利用该体系建立了测定阿司匹林(ASP)的新方法。结果表明:在λex=330 nm下,于p H 7.0的Tris-HCl缓冲液中,CDs与FAM反应5 min后能发生有效的荧光共振能量转移,能量供体CDs将能量转移到受体FAM,使FAM的荧光显著增强,而ASP的加入可有效猝灭FAM的荧光,且ASP浓度在1.0~150.0μg/m L范围内与体系的荧光猝灭值ΔIF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6),基于此建立了测定ASP的新方法。在最佳实验条件下,方法的检出限达0.33μg/m L(3δ/k,n=11),回收率为97.1%~105.3%,相对标准偏差(RSD)不大于4.6%(n=6)。常见的无机离子以及与ASP同类型的药物对测定影响较小,方法的选择性较好。  相似文献   
135.
Fe3+-H2O2-二氯荧光素化学发光体系测定药物中的扑热息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酸性介质中,Fe3+催化H2O2分解生成羟基自由基,进而氧化扑热息痛产生微弱的化学发光,二氯荧光素对该发光强度有较强的增敏作用。研究了影响化学发光强度的各种因素,并探讨了其可能的发光机理。在最佳化学发光条件下,其化学发光强度与扑热息痛的浓度在8.0×10-8~5.0×10-5mol/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5.0×10-9mol/L,对3.5×10-6mol/L的扑热息痛平行测定9次,其相对标准偏差为2.2%。该法用于片剂中扑热息痛含量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36.
用分光光度法研究了精氨酸与2,3-二氯-5,6-二氰-1,4-苯醌(DDQ)的荷移反应。实验表明,在硼砂溶液中,精氢酸与DDQ在室温下反应30min可获得稳定的络合物,其组成比为2∶1,λmax=342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1.65×104 L.mol-1.cm-1,线性范围为2~30μg/mL。应用拟定的方法测定了盐酸精氨酸注射液的含量,结果与文献方法一致,回收率在97.2%~98.1%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小于3.1%。  相似文献   
137.
基于纳米金对荧光素的内滤光效应,建立了一种新型高灵敏、高选择性测定半胱氨酸的分析方法。将具有较大摩尔吸光系数的纳米金选为吸收体,荧光素的荧光光谱与纳米金的吸收光谱能很好地重叠,作为荧光发光体。在选定的实验条件下,荧光素荧光强度的增加值与半胱氨酸的浓度在5.0×10-8~1.0×10-6mol/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测限为1×10-8mol/L。  相似文献   
138.
建立了微流控芯片毛细管电泳激光诱导荧光检测法测定片剂中盐酸美西律含量的方法,对衍生条件和电泳条件进行了系统的考察。盐酸美西律经异硫氰酸荧光素(FITC)40℃衍生6h,以20 mmol/L硼砂为电泳缓冲溶液,进样30s后,分离电压2000V,可在1 min内完成一次检测。方法的检出限为0.022 mg/L、线性范围0.108~1.079 mg/L、相关系数0.994,加标回收率为99.7%~102.3%,方法适用于盐酸美西律的检测和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39.
对氯硝基苯吸附在银纳米粒子上的偶联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表面增强拉曼光谱(SERS)具有极高的检测灵敏度, 通过检测吸附分子的SERS信号, 可以获得表面吸附分子的结构以及可能发生的反应. 在拉曼激发光源的辐射下, 在碱性溶液中, 银纳米粒子表面吸附的对氯硝基苯(PCNB)的SERS光谱与其固体的常规拉曼光谱相比, 出现异常SERS谱. 通过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计算, 对PCNB以及可能的偶联产物p,p''-二氯偶氮苯(DCAB)进行理论分析以及谱峰归属, 发现这些异常峰来自其偶联产物DCAB的偶氮C-N=N-C基团的基频振动.  相似文献   
140.
袁帅  刘峥  赖丽燕  王渊 《化学通报》2012,(8):730-735
利用溶液法以3,5-二氯水杨醛氨基硫脲酰腙为配体(H2L1)合成了它的Cu(Ⅱ)、Zn(Ⅱ)配合物。结合元素分析、核磁共振谱、红外光谱、X单晶衍射确定了其化学组成分别为[Cu(L1)(DMF)].DMF,[Zn(L1)(Phen)]。同时研究了配体及配合物的抗菌活性,并对其抗菌机理进行了初步探究。研究表明,金属离子的种类是影响配合物抗菌效果的重要因素,其中配合物Cu(Ⅱ)对白色珠菌具有抗菌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