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00篇
  免费   173篇
  国内免费   2444篇
化学   4314篇
晶体学   62篇
力学   5篇
综合类   78篇
数学   29篇
物理学   229篇
  2024年   33篇
  2023年   140篇
  2022年   188篇
  2021年   150篇
  2020年   148篇
  2019年   155篇
  2018年   115篇
  2017年   137篇
  2016年   146篇
  2015年   165篇
  2014年   206篇
  2013年   206篇
  2012年   179篇
  2011年   166篇
  2010年   152篇
  2009年   161篇
  2008年   182篇
  2007年   140篇
  2006年   164篇
  2005年   130篇
  2004年   146篇
  2003年   159篇
  2002年   140篇
  2001年   138篇
  2000年   94篇
  1999年   104篇
  1998年   80篇
  1997年   127篇
  1996年   94篇
  1995年   85篇
  1994年   73篇
  1993年   62篇
  1992年   79篇
  1991年   47篇
  1990年   66篇
  1989年   52篇
  1988年   22篇
  1987年   22篇
  1986年   25篇
  1985年   26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利用热力学循环方法,通过pK和有关电化学数据的测定,首次得到了NAD(P)H的辅酶模型物(BNAH)按不机理还原质子化N-芳基芴亚胺的各基元步骤的自由能变化,结合得到的同位素标纪结果,从热力学趋动力的角度区分了氢负离子的转移机理。  相似文献   
132.
研究了4个偶氮染料在酸性介质中的电还原性质。偶氮基在酸性介质中的还原均为不可逆四电子一步全还原。邻、对位上有吸电子基(如—CO_2Bu-n)的偶氮基较间位有吸电子基时更易被还原。分子中同时含有偶氮基和硝基时,偶氮基先被还原。  相似文献   
133.
134.
铜滴定分析的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铜在工业、农业、国防、科研及首饰等领域中都有重要的应用,因而有关铜的分析,人们作了相当广泛的研究,其中常量的铜多以滴定法进行测定,尽管已有的几种主要滴定反应基本定型,方法及技术已比较成熟,但近年来,国内外仍在研究新的指示剂、滴定剂、掩蔽剂、新方法与新技术,使铜的滴定分析不断发展与完善。本文着重评述1989~1994国内外在铜滴定分析方面有意义的研究工作进展,还引用少数1989年以前的文献。 1 新方法与新技术 在准确滴定诸如紫铜一类的高含量物质量时,产生滴定误差的主要原因是滴定管的最小加入量及准确读数的限制,为了满足紫铜分析的误差要求(≤0.03%),必须设法扩大滴定管的“量程”以提高滴定分析的分辨率和准确度。为此,袁秉鉴在研究“百实量计  相似文献   
135.
Ramasamy、Osuka等用NaHTe/EtOH研究了二卤代物的脱邻二溴、偕二溴反应和α-溴代羰基化合物的脱卤还原反应,我们选择结构不同的卤代物以NaHTe还原,发现在水介质和催化量碲代替计算量碲时也能顺利地进行这类反应,其反应条件温和,产率高,是有机官能团转化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136.
本文给出了一条较好的制备7,8-二氢-6,6-二甲基-7,8-环氧-6氢-吡喃[2,3-f]苯并-2,1,3-恶二唑的合成路线,即由对乙酰氨基苯酚经酯化、Fries重排、环合、还原、脱水、硝化、脱酰基、氧化、脱氧和催化环氧化等反应制得标题化合物,其结构经元素分析和光谱数据确证。  相似文献   
137.
四苯基钴卟啉;pt催化剂;直接甲醇燃料电池;氧还原  相似文献   
138.
在水热条件下合成了[Ni(en)2]6[(VO)12O6B18O39(OH)3].6H2O多钒硼酸盐,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该晶体属三方晶系,R-3空间群.测试了晶体的IR光谱和TG曲线,用循环伏安法详细研究了合成化合物的氧化还原性质及电子转移机理,结果表明该化合物具有两对氧化还原峰,其电子转移数分别为单电子和三电子.  相似文献   
139.
以Ag/SiO2作为苯胺和乙二醇一步合成吲哚的催化剂,首次研究了还原对催化剂活性和选择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催化剂前体在150℃以下用氢气含量不超过50%(mol)的氢-氮混合气原位还原其活性和选择性较高.  相似文献   
140.
彭会明  施明连 《分析化学》2002,30(8):1021-1021
1 引  言硝基三唑类化合物 (NTR)是一种新型的放射增敏剂 ,在体内外均能特异的增强乏氧细胞对射线的敏感。此类化合物的增敏作用与硝基的氧化还原有关。因此 ,研究这类化合物的氧化还原机理有助于阐明其体内过程。本文应用直流极谱、循环伏安和库仑分析等方法研究了 4种具有放射增敏效果的NTR1 、NTR2 、NTR3、NTR4 (X、Y分别为H ,CH2 COOCH2 CH3;CH3,CH2 COOCH2 CH3;H ,CH2 CONCH2 (CH2 ) 3CH2 ;CH3,CH2 CONCH2 (CH2 ) 3CH2 )的电化学还原机理 ,并观察到质子化的硝基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