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64篇
化学   96篇
晶体学   3篇
力学   1篇
综合类   3篇
物理学   17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尉继英  朱月香  谢有畅 《化学学报》2002,60(11):1929-1935
采用双股江流共沉淀方法制备了锡锆固溶体DeNO_x催化剂,在反应气组成为1. 212*10~(-3)NO,1.095*10~(-3)C_3H_6和2.09%O_2,反应空速为17000h~(-1)条件下 ,含SnO_2为w(SnO_2)=60%的样品在350 ℃时有最大NO还原转化率71%。固定锡锆比 w(SnO_2)=60%,采用尿素均相沉淀法制备的样品在相同测试条件下,350℃的最大 NO转化率达74%。对该样品在不同温度、不同氧气及丙烯浓度、不同反应空速及水 热处理条件下的NO还原性能进行考察。结果表明,锡锆固溶体催化剂具有较高的热 稳定性和水热稳定性,以及较好的抗氧性能和对高空速的耐受特性。结合对丙烯转 化率的分析,锡锆固溶体上丙烯完全燃烧活性的抑制有利于提高NO的还原活性。  相似文献   
62.
用表面限制剂对水热法生成的前驱物加以限制生长的方法成功制备了氧化锡纳米线结构,TEM和HRTEM的结果表明该纳米线由沿[001]方向生长的氧化锡单晶组成,纳米线直径在5-10纳米、长度100-500纳米。利用拉曼光谱和发光光谱对其生长过程和发光现象进行了详细的研究,结果表明,细长的氧化锡纳米线出现356、515、691 cm-1新的拉曼振动模以及600 nm较强的光致发光。  相似文献   
63.
CaO—SnO2薄膜乙醇气敏元件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真空镀锡膜,锡膜氧化,浸泡掺杂的方法研制了掺CaO的SnO2薄膜气膜气敏元件。  相似文献   
64.
汽相沉积法SnO_2薄膜光谱透过率气敏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研究了用汽相沉积法制备SnO2气敏薄膜和SnO2膜的光谱透过率气敏特性。用汽相沉积制备SnO2的方法是利用一个密封的石英管系统,把SnCl4溶液置于系统内,氧气通人系统,然后系统升温使SnCl4气化,通过控制氧气流量、沉积温度和沉积时间等,使气化后的Sn原子与氧原子在一定条件下生成SnO2,沉积在玻璃衬底上。本文用AS-430S俄歇式电子能谱仪测试膜片的主要成分,并用光栅单色仪测试了膜片在乙醇还原性气体中的气敏特性。实验结果表明:与热喷法制备的SnO2膜比较,沉积法具有工艺重复性好,可以控制沉积膜的厚度,灵敏度高等优点。因此,可制备出有选择性的“气敏-光透过率”型气敏传感器。  相似文献   
65.
利用高能球磨工艺,制备了不同氧化镧掺杂量的氧化锡粉体.研究了粉体的比表面积、微观形貌和物相结构,测试了镧掺杂前、后氧化锡粉体的本征电阻及其对乙醇的气敏性能.结果显示:随氧化镧掺杂量增加,氧化锡衍射峰沿2θ升高方向偏移,偏移程度先增大后恢复到原位置;对乙醇气体灵敏度先减小后增大.当氧化镧掺杂量为1.5;时,氧化锡衍射峰偏移最大,掺杂氧化锡粉体比表面积最大,掺杂氧化锡颗粒最小,电阻最低,对乙醇的灵敏度最低.说明氧化镧掺杂改善了氧化锡粉体对乙醇的气敏选择性.  相似文献   
66.
采用无模板水热法,以四磺基酞菁铜(CuTSPc)敏化SnO2制备了CuTSPc/SnO2纳米介孔复合材料,通过X射线衍射、透射电镜、氮气吸附-脱附、紫外-可见光谱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等对复合材料进行了表征,并以罗丹明B (RhB)为目标降解物考察了其低功率(15 W光源)可见光光催化活性及循环使用性. 结果表明, CuTSPc周环的磺基与SnO2表面的锡离子形成双齿螯合, 0.1 mol% (CuTSPc与SnO2物质的量比) CuTSPc/SnO2复合材料的比表面积和平均孔径分别为236 m2/g和2.6 nm, 反应180 min时可见光降解率高达87%, 循环使用率较高(87%±5%).  相似文献   
67.
取混合均匀的样品1.00 g于比色管中,加入15 mL提取剂(水基型涂料采用甲醇;溶剂型涂料采用乙酸乙酯),于35℃超声提取15 min,将提取液离心5 min,取10 mL上层清液,氮吹至近干,用甲醇复溶并定容至2 mL,过0.45μm滤膜(水基型涂料采用尼龙滤膜;溶剂型涂料采用有机滤膜),采用液相色谱-串联三重四极杆质谱法测定滤液中三丁基氧化锡的含量。以EC-C18色谱柱为固定相,以不同体积比的0.1%(体积分数)甲酸溶液和甲醇的混合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质谱分析中采用电喷雾正离子源和多反应监测模式,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三丁基氧化锡的质量浓度在0.1~2.0 mg·L-1内与对应的峰面积呈线性关系,检出限为0.031 mg·kg-1。按标准加入法进行回收试验,回收率为86.9%~92.9%,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6)均小于4.0%。方法用于分析溶剂型涂料和水基型涂料各10个样品,其中溶剂型涂料中有2个样品检出三丁基氧化锡,检出量为1.18,0.82 mg·kg-1;水基型涂料中有1个样品...  相似文献   
68.
本文采用冷冻干燥法制备获得二丁基羟基甲苯(BHT)的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HP-β-CD IC)、二甲基-β-环糊精包合物(DM-β-CD IC)和磺丁基-β-环糊精包合物(SBE-β-CD IC)。相溶解度法确定了二者形成化学计量比为1:1的包合模型;粉末X射线衍射、差示扫描量热、核磁共振氢谱及扫描电镜等技术给出其可能的结合模式,并通过AutoDock分子模拟对接理论研究佐证了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实验结果证明,三种包合物稳定性顺序为SBE-β-CD/BHT ICDM-β-CD/BHT ICHP-β-CD/BHT IC,其中SBE-β-CD/BHT包合物增溶效果最显著。1,1-二苯基-2-苦肼基(DPPH)法考察BHT三种包合物抗氧化活性的结果是:三种包合物均表现出良好的清除效果,且与BHT相当。利用β-CD衍生物的包合技术改善BHT的水溶性,是一种拓展BHT应用领域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69.
报道了La-Ba-Sn(Sm,Ce)体系催化剂上甲烷氧化偶联反应的催化性能。  相似文献   
70.
刘博  还振威  程津培 《化学学报》1997,55(2):123-128
本文首次测定了三苯基胂、三丁基磷和二丁基碲系列Ylide的前体化合物中α-C-H键在二甲亚砜(DMSO)溶液中的pKA和气相中的均裂键能(BDE)。通过这些结构相似的Ylide相应性质的类比, 对有关的碳负离子和碳自由基的热力学稳定性以及磷Ylide中P-C键的属性及其对磷Ylide性质的影响从构效关系的更深层次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