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64篇
化学   96篇
晶体学   3篇
力学   1篇
综合类   3篇
物理学   17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22.
Al2O3/SnO2 co-nanoparticles were prepared with a modified sol-gel technique followed by a thermal treatment process. With these co-nanoparticles the grafted collagen-Al2O3/SnO2 nanocomposites were obtained using a supersonic dispersion method. X-ray diffraction, FT-IR analysis,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TGA/DTA and infrared emissivity test were performed to characterize the resulting nanoparticles and nanocomposites, respectively. The Al2O3/SnO2 co-nanoparticles showed a narrow distribution of size between 20-40 nm and could be uniformly absorbed on the tri-helix scaffolds of the grafted collagen without any aggregation. The nanocomposites possessed better thermal stability and substantially lower infrared emissivity than the grafted collagen and Al2O3/SnO2 co-nanoparticles with an increase of degradation temperature from 39 to 210 ℃ and a decrease of infrared emissivity from 0.850 of the grafted collagen and 0.708 of the Al2O3/SnO2 co-nanoparticles to 0.424, which provided a potential application of the nanocomposites to areas such as photoelectronics.  相似文献   
23.
许戈文  戴震  李智华  李莉 《应用化学》2011,28(4):408-413
以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聚醚二醇(N-210)、二羟甲基丙酸(DMPA)、一缩二乙二醇(DEG)、三羟甲基丙烷(TMP)及纳米氧化锡锑(ATO)浆料为主要原料,制备了稳定的纳米ATO改性水性聚氨酯(APU)乳液。 粒径测试及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观察显示,纳米ATO在水性聚氨酯中分散较好,乳液粒径均小于100 nm; FTIR分析表明,纳米ATO粒子与水性聚氨酯(WPU)间可能存在化学键; 热重分析(TGA)测试显示,随纳米ATO添加量的增加,胶膜最大热分解温度逐渐提高,最大提高了约20 ℃;紫外-可见-近红外吸收及保温性能测试表明,随着纳米ATO添加量的提高,胶膜在800~2500 nm的透过率逐渐降低,但涂层在可见光区透过率均超过70%,热阻率由1.34×10-2 m2·℃/W提高至3.17×10-2 m2·℃/W。  相似文献   
24.
刘毅  王勰  陈锦杨  李宁波  许新华 《有机化学》2012,32(12):2328-2333
二丁基二氯化锡与全氟丁基磺酸银在丙酮中室温反应,得到二丁基二全氟丁基磺酸锡.该配合物在空气中放置2 d,1H NMR表明其结构未发生变化,TG-DSC表明在220℃是稳定的;配合物C4F9SO3)2SnBu2能溶解在乙酸乙酯、丙酮、乙腈、四氢呋喃、乙醚等极性有机溶剂中,但室温下,在非极性溶剂己烷、二氯甲烷、甲苯中不溶.以乙腈作溶剂,室温下,(C4F9SO3)2SnBu2的用量分别为1.0和5.0 mol%,醛的烯丙基化反应和Mukaiyama-aldol反应有效进行,高产率得到对应产物.  相似文献   
25.
SnO2—Al2O3复合氧化物催化剂的一氧化氮选择催化还原性能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采用双股并流共沉淀方法制备的锡铝复合氧化物,对有氧条件C3H6选择还原NO反应有较高的催化活性和较宽的反应温度区间。具有最佳配比(Sn:Al(摩尔比)=1:1.94)的锡铝复合氧化物样品,在反应温度350℃时可使NO转化率达71%,XRD、H2-TPR及NH3-TPD的研究结果表明,锡与铝难以形成氧化物固溶体, 而SnO2是以微晶形态分散于无定形的Al2O3上,Al2O3的中等强度酸性与SnO2微晶适度的氧化还原性能相结合,使锡铝复合氧化物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26.
应用射频磁控溅射技术在硅基底上制备氧化锡薄膜,着重研究溅射功率对薄膜结构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XRD,SEM分析及恒电流充放电测试表明,随着溅射功率的增大,薄膜的结晶程度提高;生长速率和晶粒尺寸增大;电池的贮锂容量减少,且首圈不可逆容量损失增大.溅射功率对薄膜的电化学性能有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27.
以SnCl45H2O和SbCl3为原料,采用液相化学共沉淀法制备锑掺杂氧化锡(ATO)粉体。分析了不同Sb掺杂质量分数条件下,ATO粉体的禁带宽度变化,并对材料在0.2~1.6 THz波段的透射时域和频域谱,以及吸收和屏蔽参数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ATO粉体的禁带宽度随着Sb掺杂量的增加先减小后增大;同时,ATO粉体对THz波的吸收系数随着Sb掺杂量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当Sb掺杂质量分数为9%时,ATO的吸收系数在1.25 THz处达到最大值156.5 cm-1,屏蔽效能在1.24~1.60 THz范围内最高达到45.0 dB。  相似文献   
28.
测定了12个新合成的有机锡-Schiff碱配合物的1HNMR谱和13CNMR谱.详细研究了化合物结构与NMR谱的关系.通过比较配体和配合物的NMR谱,得出配合物是通过酚羟基氧原子和锡原子的配键生成的.  相似文献   
29.
 利用碳酸二甲酯和碳酸二乙酯进行酯交换反应制备了碳酸甲乙酯,并考察了Ti(OBu)4,Ti(OPh)4,Bu2SnO和BuSnCl3在这一反应中的催化性能. 结果表明,这些催化剂对该反应都有较好的催化性能. 其中,Bu2SnO的催化性能最好,在103 ℃下反应3 h时,碳酸甲乙酯的收率可达45.6%. 提出了Bu2SnO催化剂对碳酸二甲酯与碳酯二乙酯酯交换反应的可能机理.  相似文献   
30.
固体催化剂催化取代苯甲酸与正丁醇的酯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成本诚  刘勇  洪勇  易伦 《催化学报》1994,15(1):71-74
固体催化剂催化取代苯甲酸与正丁醇的酯化成本诚,刘勇,洪,易伦(中南工业大学化学系,长沙410083)关键词:HZSM-5沸石,氧化锡,硫酸铁,取代苯甲酸,正丁醇,脂化固体催化剂比液体催化剂容易分离、循环和处理,其工艺过程合理且成本低.因此,以固体催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