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8篇
  免费   37篇
  国内免费   265篇
化学   538篇
晶体学   2篇
力学   4篇
综合类   13篇
数学   3篇
物理学   70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39篇
  2004年   33篇
  2003年   40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51.
用LiAlH_4或Zn、Mg等与四氯化钛作用得到的低价钛盐能使芳基三卤甲烷还原偶联为1,1,2,2-四卤-1,2-二芳基乙烷、1,2-—二卤-1,2-二芳基乙烯或二芳基乙炔,反应可能生成ArCX_2·自由基,然后偶联为二芳基四卤代乙烷,后者能脱去卤素生成二芳基二卤代乙烯。TiCl_3和Ti°与三氯甲苯作用能得到相似的后果。  相似文献   
452.
龚静鸣  林祥钦 《中国化学》2003,21(7):756-760
A synthetic cationic surfactant, 5,5-ditetradecyl-2-(2-trimethyl-ammonioethyl)-l,3-dioxane bromide (DTDB), was used to construct a supported bilayer lipid membrane (s-BLM) coatedon an underlying glassy carbon electrode (GCE). Electrochemical impedance spectroscopy (EIS), small-angle X-ray diffraction (SAXD) and cyclic voltammetry were used to characterize the s-BLM. Both EIS and SAXD data indicated that the synthetic lipid exists as a well-oriented bilayer in the membrane.The voltammetric study showed that the lipid membrane can open ion channels in the presence of ClO4^- stimulant with Ru(bpy)3^2 as marker ions and give distinct channel currents.The channels can be dosed and open up again many times by removing or introducing ClO4^- anions.  相似文献   
453.
采用半经典统计方法对过渡态的临界键长进行了具体计算,利用这些结果计算了CF_3+CF_3C_2F_6反应的指数前因子和活化能,计算结果与实验值相当符合。  相似文献   
454.
高温高压下水与非极性流体间的界面张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The pendent drop or standing bubble method is applied to measure the interfacial tensions between water and nonpolar fluids (n-hexane, n-heptane, nitrogen, oxygen and methane) up to 473K and 220MPa. The high pressure autoclave with t wo visual windows and the auxiliary equipment are described. The sizes(ca 2mm) and shapes of drops or bubbles are recorded with microscope and video camera. The use of digital image permits fast, precise determination of the contour parameters. The densit y values of the liquids or gases have been chosen from literature. A special program is proposed to calculate the interfacial tensions automatically from drop shape at given temperature and pressure. The interfacial tensions σ12 increase with pr essure for the two liquid-liquid systems, but decrease with pressure for the three gas-liquid systems.  相似文献   
455.
用阶跃过渡应答技术研究了乙烷氧化脱氢反应的反应物C2H6,O2,产物C2H4和主要副产物CO2在MoO3-V2O5/Al2O3催化剂上的吸附行为。结果表明:C2H6和C2H4在该催化剂上不吸附;氧为慢吸附、不可逆吸附;CO2为可逆吸附,吸附量较小。并发现在无氧的条件下,乙烷能与催化剂表面上的晶格氧反应生成乙烯。这些结果对乙烷氧化脱氢反应机理的探讨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56.
本文合成了硝酸钴(Ⅱ),氯化钴(Ⅱ),硫氰酸钴(Ⅱ)与内、外消旋的双(正-丙基亚砜)乙烷(以A表示)六个固体配合物:[Co_2(α-A)_3Cl_4]·H_2O、[Co(β-A)_2(NO_3)_2)·H_2O、[Co(β-A)_2(NO_3)_2]、[Co_2(α-A)_2(SCN)_4]·2H_2O和[Co(β-A)_2(SCN)_2](α-A和β-A各是外、内消旋的C_3H_7S(O)(CH_2)S(O)C_3H_7)。由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磁化率、电导及离子交换等研究结果表明配体A以二个氧原子与Co(Ⅱ)配位形成七元环的配合物。并确定Co_2(α-A)_3Cl_4为[Co(α-A)_3][CoCl_4]的配合物。初步认为[Co(α-A)(NO_3)]NO_3·H_2O为畸变的四面体配合物。其余四个配合物均为高自旋、畸变八面体,它们的结构可能是:及[Co(β-A)_2(SCN)_2]。对[Co(β-A)_2(NO_3)_2、[Co(β-A)_2(H_2O)_2](ClO_4)_2·H_2O及[Co(β-A)_2(SCN)_2]的Dq值计算结果表明NO_3~-、H_2O和SCN~-与Co(Ⅱ)配位符合配合物的光化序。  相似文献   
457.
以浓硫酸显色反应为基础,通过分光光度计可见光双波长法测定氢化可的松转化率。利用朗伯比尔定律,结合三维数据建模二阶校正,建立了氢化可的松生物转化率的快速测定方法,回收率为96.9%~110.8%。验证实验显示,其测定结果与药典方法(高效液相色谱)具有很高的一致性,能够满足菌种高通量初筛检测的需求。该研究在该菌种高通量选育方面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58.
采用热重质谱(TG-MS)联用技术,考察杏壳、小麦秸秆与杨树木屑等典型农林生物质的热解行为及动力学。结果表明,组分差异使得三种生物质在主要反应区间内(200–450℃)表现出不同的特征。采用等转化率法计算发现,杏壳平均活化能为188.22 kJ/mol,秸秆平均活化能为220.77 kJ/mol,木屑平均活化能为175.87 kJ/mol。利用分布活化能模型(DAEM)法计算生物质中各组分的平均活化能,发现三种生物质中存在平均活化能较高的第四组分(杏壳297.44 kJ/mol、秸秆284.35 kJ/mol和木屑309.96 kJ/mol),而半纤维素与纤维素呈现“秸秆<杏壳<木屑”规律。各类动力学计算方法能够互为补充,等转化率方法的整体计算结果与单组分分布活化能模型法结果接近,方法更简便,而分布活化能模型法可以求得原料不同组分的动力学参数,弥补等转化率法的不足,综合使用可以形成对热解反应更为全面的认识。  相似文献   
459.
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和量子化学计算方法对β-CD-环氧苯乙烷和质子化的β-CD-环氧苯乙烷形成的超分子体系进行了理论研究. 结果表明, 质子化的环氧苯乙烷的苯基朝向β-CD的小口时体系最稳定, 此时主客体的相互吸引作用相对较大; 而对于非质子化的环氧苯乙烷, 虽然其苯基朝向β-CD的大口较稳定, 但由于主客体之间具有较大的排斥能, 最终得到的包结物仍可能以苯基朝向β-CD的小口为主. 电荷密度拓扑分析发现, 当苯基取向β-CD的小口方向时, 质子化以及非质子化的环氧苯乙烷都能与位于β-CD大口边沿的羟基形成氢键. 因此, 环氧苯乙烷在β-CD内相中的定位作用主要得益于诸如氢键以及偶极等较强的分子间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460.
肌红蛋白(Mb)位于肌肉的肌细胞中,其功能是可逆地结合氧气,将氧气贮存于肌肉细胞中。从结构上来看,Mb以血红素作为必须的活性中心,与一些以血红素为辅基的酶(如辣根过氧物酶、细胞色素P450等)的结构相似,含有一个供底物结合的空缺配位点。因此Mb常作为研究酶的结构与功能关系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