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9篇
  免费   72篇
  国内免费   994篇
化学   1565篇
晶体学   5篇
力学   12篇
综合类   21篇
数学   2篇
物理学   130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36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36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33篇
  2016年   39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53篇
  2013年   51篇
  2012年   50篇
  2011年   48篇
  2010年   49篇
  2009年   65篇
  2008年   61篇
  2007年   62篇
  2006年   81篇
  2005年   77篇
  2004年   97篇
  2003年   71篇
  2002年   59篇
  2001年   86篇
  2000年   71篇
  1999年   41篇
  1998年   48篇
  1997年   45篇
  1996年   59篇
  1995年   33篇
  1994年   38篇
  1993年   46篇
  1992年   31篇
  1991年   28篇
  1990年   37篇
  1989年   28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以静电纺丝技术制备的同轴聚甲基丙烯酸十八烷基酯(PSMA)/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纳米储能纤维为支撑层,经聚偏氟乙烯(PVDF)涂覆成膜和溶剂化处理,制备了一种低压高水通量的纳米储能纤维复合过滤膜(NFCM),其中以水或乙醇为凝固溶液的复合过滤膜分别记为NFCM@H2O或NFCM@EtOH.分析并讨论了不同溶剂处理方式对NFCM力学性能和表面形貌的影响,表征了膜的纯水通量和抗污性能,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了膜的横断面形貌.结果表明,PSMA/PET纳米储能纤维具有明显的吸放热行为,熔融温度和热焓值分别为36.5℃和10.7J/g,NFCM的熔融温度和热焓值分别为36℃和2.7J/g.NFCM的形貌结构、纯水通量和截留率与溶剂处理方式相关,NFCM@EtOH膜的水通量介于100~1400L/(m2·h)之间,而NFCM@H2O膜的水通量仅在40~220L/(m2·h)之间.NFCM的拉伸强度由初始0.925MPa(PVDF)提高到4.28MPa以上.NFCM中的相变材料对膜过滤性能有重要影响,并在过滤温度低于50℃时具有减缓作用.  相似文献   
102.
研究了聚氧乙烯(PEO)与SiO2纳米颗粒对水/二甲苯体系Pickering乳液的协同稳定作用. 实验发现,PEO的存在减小了乳液液滴的平均直径,抑制了乳液的相反转,有效阻止了乳液的熟化,使乳液具有更好的稳定性. 进一步对纳米颗粒膜的流变性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PEO高分子促进了纳米颗粒形成更大尺寸的聚集结构,提高了其在界面上的吸附性,增强了颗粒膜的力学性能,在较小颗粒用量条件下使得Gibbs稳定性判据得到满足.  相似文献   
103.
罗俊  贾礼超  颜冬  李箭 《化学学报》2022,80(3):317-326
过渡金属Ni是地球上储量丰富的金属元素, 在加氢脱硫、重整制氢等催化领域应用非常广泛, 但是关于Ni基催化剂在烷烃脱氢方面的研究较少; 因此, 本工作采用不同的方法, 制备了三种结构的Ni基负载催化剂, 即尖晶石分解型、浸渍型和钙钛矿析出型, 并在700 ℃、C2H6-N2气氛中和50 mL•min-1气体流速下, 探索了它们的乙烷脱氢性能. 结果表明: 尖晶石分解型催化剂Ni1-xCuxCr2O4还原后在Cr2O3表面形成Ni-Cu合金颗粒, 能有效钝化Ni的C—C键断裂活性, 提高乙烯的选择性. Ni含量过高时, Ni不能有效地分散而形成大的金属团簇, 造成乙烷过度裂解, 乙烯选择性较低. 浸渍负载型催化剂NixMy/Al2O3 (M为Cu或Ag) 比表面积大, 表面活性位点分散, 但活性金属与载体结合力弱, 在高温下不稳定; Cu或Ag与Ni形成合金, 可有效提高乙烯选择性, Ag较Cu的效果更佳. 钙钛矿析出型催化剂LaCr1-xNixO3(LCNi-100x)在还原气氛中析出均匀细小的Ni颗粒, 其与基体结合力强, 抗积碳性能和稳定性较高; 含15% Ni的LCNi-15还原后(R-LCNi-15)表现出最好的催化性能, 乙烯产率最高(24%), 同时具有较好的抗积碳性能和稳定性以及氧化再生性.  相似文献   
104.
孙诗萌 《分子催化》2021,35(3):116-126
Cr/PNP催化乙烯选择性齐聚反应制短链线性α-烯烃(LAOs)技术是近年来发展极为迅速的研究方向,其中关于反应微观机理的研究对高性能催化剂设计和研发具有重要意义.通过使用量子化学计算与实验相结合的方法,可以获得对催化反应过程更为深刻的认识.我们主要从理论计算研究的角度,总结了铬系催化剂催化乙烯选择性齐聚研究中取得的最新成果.主要内容包括反应过程中催化剂的氧化态[Cr(Ⅰ/Ⅲ) vs Cr(Ⅱ/Ⅳ)],反应路径中单乙烯和双乙烯配位的竞争,配体的空间结构和电子效应,自然键轨道理论(NBO)以及H_2效应对催化体系的影响等.  相似文献   
105.
郭方  孟蕊  史正海  谭睿 《高分子学报》2014,(9):1219-1227
以(C5Me4SiMe3)Sc(CH2C6H4NMe2-o)2和[Ph3C][B(C6F5)4]组成的单茂钪催化体系催化非共轭双烯均聚合及与乙烯共聚合,考察了聚合条件及非共轭双烯结构对聚合活性、产物分子量和微结构的影响.单茂钪催化体系中,单体浓度、聚合温度、聚合溶剂以及烷基铝试剂对1,5-己二烯的聚合活性和选择性以及聚合产物的分子量和分子量分布均有较大影响.室温甲苯溶剂中,单茂钪可以催化1,5-己二烯,1,6-庚二烯,1,7-辛二烯,1,9-癸二烯四种非共轭双烯聚合获得相应的聚合物;除1,9-癸二烯聚合获得不溶的交联聚合物外,其它非共轭双烯聚合均获得可溶的环烯烃聚合物.1,5-己二烯聚合形成亚甲基-1,3-环戊基(MCPN)五元环和四元环开环形成的3-乙烯基四亚甲基(VTM)结构单元.1,6-庚二烯聚合完全环化形成亚甲基-1,3-环己基(MCHX)六元环和乙烯基-1,2-环戊基(ECPN)五元环结构单元,1,7-辛二烯聚合形成亚甲基-1,3-环庚基(MCHP)七元环结构单元和未环化的悬挂己烯(HEB)结构单元.室温1.01×105Pa乙烯压力下,单茂钪催化体系还可以快速催化非共轭双烯1,5-己二烯,1,6-庚二烯,1,7-辛二烯,1,9-癸二烯与乙烯共聚合,获得含有环状结构单元、悬挂双键结构单元和聚乙烯嵌段的无规共聚物.在单茂钪催化非共轭双烯均聚合及与乙烯共聚合中,非共轭双烯的链长直接影响了其聚合活性和选择性.  相似文献   
106.
以熔融纺丝聚氯乙烯(PVC)中空纤维多孔膜为增强体,聚偏氟乙烯(PVDF)为成膜聚合物,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为添加剂,N,N-二甲基乙酰胺(DMAc)为溶剂,配置铸膜液,采用同心圆牵引-涂覆法制备了异质增强型PVDF中空纤维膜.制备过程中,采用预湿溶液对增强体基膜表面进行预处理,研究了预湿溶液组成及含量对异质增强型PVDF中空纤维膜结构与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未经预湿处理的异质增强型PVDF中空纤维膜具有较厚的致密界面层;预湿溶液可对基膜表面孔起到保护作用,使异质增强型PVDF中空纤维膜的界面层变薄或形成多孔界面层,有益于改善增强型PVDF中空纤维膜的通透性能;与二甲基乙酰胺(DMAc)水溶液相比,以乙醇水溶液为预湿溶液所得异质增强型PVDF中空纤维膜的性能较优;当预湿液中乙醇含量为60 wt%时,所得增强型PVDF中空纤维膜的渗透性能较优,拉伸强度可达8.61 MPa.  相似文献   
107.
二异丁腈肼分子结构中含有连氮(-N-N-)和氰基氮(-CN),每一个分子中有4个N原子,其结构式见图1。油溶性偶氮引发剂偶氮二异丁腈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广泛用于高分子的研究和生产,可作为氯乙烯、乙酸乙烯和丙烯腈等单体聚合引发剂,也可用作聚氯乙烯、聚烯烃、聚氨酯、聚乙烯醇、丙烯腈与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等的发泡剂。此外,也可用于其它有机合成。偶氮二异丁腈由氯气氧化二异丁腈肼而制得,这开发了偶氮二异丁腈生产的新工艺,达到清  相似文献   
108.
范宏 《高分子科学》2014,32(7):854-863
This contribution reports ethylene polymerization behavior of titanium complexes incorporating bis(phenoxyimine) ligands. Six phenoxy-imine Ti(IV) complexes {6-R1-2-[CH=N(2,6-difluoro-3,5-diR2-4-R3Ph)]C6H3O}2TiCl2(1: R1 = H, R2 = H, R3 = H; 2: R1 = H, R2 = H, R3 = 4-vinylphenyl; 3: R1 = CH3, R2 = H, R3 = H; 4: R1 = CH3, R2 = H, R3 = 4-vinylphenyl; 5: R1 = CH3, R2 = F, R3 = H; 6: R1 = CH3, R2 = F, R3 = 4-vinylphenyl) have been synthesized and evaluated for ethylene polymerization using dried MAO(simplified as DMAO) as cocatalyst. An obvious catalytic heterogeneity of Cat 2(Complex 2/DMAO) towards ethylene polymerization was observed, which was illustrated by decreased activity, multimodal molecular weight distribution and partially improved particle morphology comparing with Cat 1. Moreover, Cat 3 exhibits "living" characteristics in the process under certain conditions(25 °C, less than 20 min). Otherwise, the moderate to high ethylene polymerization activity of ca. 105-106 g PE/(mol Ti·h) and high molecular weight(Mw = 105-106) of polyethylene can be obtained by changing the skeleton structure of these complexes.  相似文献   
109.
刘富  薛立新 《高分子科学》2014,32(12):1628-1638
A supercritical carbon dioxide(Sc CO2) assisted phase inversion was developed to produce microporous poly(vinylidene fluoride)(PVDF) membranes whose morphology characteristics arise from both liquid-liquid demixing and solid-liquid demixing(crystallization). This result was confirmed by 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FTIR), from which both α and β crystals were found. As revealed by contact angle experiment, the PVDF membranes prepared via Sc CO2 assisted phase inversion were more hydrophobic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membrane produced via conventional immersionprecipitation technique. In particular, the sample with 15 wt% PVDF prepared at 45 °C and 13 MPa exhibited a contact angle of 142°, which was mainly caused by the multilevel micro- and nano- structure. The effects of polyethylene glycol(PEG), polyvinyl pyrrolidone(PVP) and lithium chloride(Li Cl) on the structures and crystal form were investigated. PVP promoted the formation of β phase crystal form, while PEG boosts the evolution of α phase. Li Cl restrained the crystallization degree of PVDF membrane under Sc CO2.  相似文献   
110.
马安彤  付超  楚慧颖  冉祥海  聂伟 《应用化学》2020,37(12):1411-1419
为了提高聚偏氟乙烯(PVDF)的压电性能,需要寻找有效的途径来提高PVDF的电活性相(β相)含量。 通过水热法成功合成了Ag、ZnO以及二者复合(Ag-ZnO)的3种类型纳米粒子,并与PVDF共混形成PVDF复合薄膜。 通过表征PVDF复合材料的形貌,结晶性能和压电性能,可以发现Ag-ZnO复合纳米粒子的协同作用可以有效提高PVDF的结晶性能和压电性能。 此外,通过单轴拉伸可以使得所有PVDF膜的β相含量得到进一步提高,其中拉伸后的PVDF/Ag-ZnO纳米颗粒(P-C)的β相物质的量分数最高,达到70.0%,最佳的压电系数(d33)达到了31.0 pC/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