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75篇
  免费   148篇
  国内免费   3460篇
化学   6391篇
晶体学   13篇
力学   14篇
综合类   112篇
数学   3篇
物理学   450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77篇
  2022年   101篇
  2021年   117篇
  2020年   91篇
  2019年   108篇
  2018年   81篇
  2017年   99篇
  2016年   122篇
  2015年   121篇
  2014年   225篇
  2013年   207篇
  2012年   217篇
  2011年   203篇
  2010年   235篇
  2009年   269篇
  2008年   284篇
  2007年   291篇
  2006年   318篇
  2005年   312篇
  2004年   355篇
  2003年   310篇
  2002年   257篇
  2001年   267篇
  2000年   208篇
  1999年   193篇
  1998年   233篇
  1997年   263篇
  1996年   213篇
  1995年   160篇
  1994年   176篇
  1993年   151篇
  1992年   137篇
  1991年   139篇
  1990年   124篇
  1989年   118篇
  1988年   56篇
  1987年   37篇
  1986年   31篇
  1985年   21篇
  1984年   16篇
  1983年   17篇
  1982年   6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通过桥连双β-二酮类化合物与取代苯胺反应, 合成了5个新的桥连双(β-单酮亚胺)化合物(1~5)和2个新的桥连双(β-二酮亚胺)化合物(6,7), 它们与三甲基铝反应, 得到了相应的3个双(β-酮亚胺基)二铝配合物(8~10)和2个双(β-二酮亚胺基)二铝配合物(11,12). 采用核磁共振、 红外光谱和质谱等对这些化合物进行了表征, 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分析证实了铝配合物的结构, 并考察了这些铝配合物在ε-己内酯开环聚合反应中的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992.
徐玉林  龚文朋  杨水金 《应用化学》2014,31(10):1203-1209
以取代苯甲醛、乙酰乙酸乙酯和尿素为原料,以溶胶凝胶法制备二氧化硅负载的磷钨酸(H3PW12O40/SiO2)为催化剂,催化合成3,4-二氢嘧啶-2(1H)-酮,考察了三组分摩尔比、反应温度、催化剂用量及反应时间对反应收率的影响。 研究表明,H3PW12O40/SiO2是合成3,4-二氢嘧啶-2(1H)-酮的良性催化剂,在取代苯甲醛的用量为0.04 mol,反应温度为90 ℃的条件下,收率可达73.1%~88.4%。 催化剂和产品结构分别经IR、XRD、SEM和1H NMR、IR、MS等技术手段表征。  相似文献   
993.
报道用新的催化剂合成紫罗兰酮.用CH3ONa作固体碱催化剂催化柠檬醛与丙酮的Aldol缩合反应,在50~60℃反应3.5h,以95.3%的收率制得假性紫罗兰酮,然后假性紫罗兰酮在磷酸催化下进行关环反应,于温度55~65℃反应,得质量分数为97.6%的紫罗兰酮,收率81.5%,对合成条件进行了分析和讨论,对产品紫罗兰酮的IR谱图、NMR谱图进行了确认和详细的分析.  相似文献   
994.
报道了3个β-羟亚胺配体(2,6-emPr2C6H3)N=C(Ph)CH2CH(Ph)OH(1a), (2,6-emPr2C6H3)N=C·(Ph)CH2C(Ph)2OH(1b)和(2,6-emPr2C6H3)N=C(Ph)CH2C(C12H8)OH(1c)及其二(β-羟亚胺)二氯化钛配合物[(2,6-emPr2C6H3)N=C(Ph)CH2CH(Ph)O]2TiCl2(2a), [(2,6-emPr2C6H3)N=C(Ph)CH2C(Ph)2O]2·TiCl2(2b)和[(2,6-emPr2C6H3)N=C(Ph)CH2C(C12H8)O]2TiCl2(2c)的合成, 并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 在助催化剂甲基铝氧烷(MAO)作用下, 以化合物2b为主催化剂, 研究了Al/Ti摩尔比、 反应时间、 温度和聚合压力等对乙烯聚合的影响, 发现该催化体系在较宽的反应条件下均可得到很高分子量的聚乙烯, 熔点均在140℃左右. 以化合物2a~2c为主催化剂对乙烯进行催化聚合, 发现在β碳位上取代基的立体位阻对催化剂活性有很大影响. 当化合物2b上引入2个苯基取代基时, 催化剂显示出最佳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995.
以邻氨基苯酚(硫酚)和尿素为起始原料, 经一系列反应, 合成出了30个新型含噁二唑环的苯并噁/噻唑啉酮衍生物(6). 利用IR、1H NMR 和元素分析对新化合物4 和6 的结构进行了表征. 对所合成的目标化合物进行了抗癌、抗炎和免疫调节活性的筛选, 实验结果表明, 部分目标化合物具有弱的抗癌和免疫调节活性, 对TNF-α 和Cdc25B 磷酸酯酶均无抑制活性.  相似文献   
996.
在碳酸钠和氢氧化钠催化下,β-紫罗兰酮和5,6-环氧-β-紫罗兰酮与芳香醛于室温下研磨1~15 min,制备了8种新型含紫罗兰酮基查尔酮,其结构经1H NMR、MS、IR和元素分析表征。 结果表明,β-紫罗兰酮、苯甲醛、Na2CO3与NaOH的物质的量比为20∶20∶5∶15时,收率可达87.1%~94.8%,苯甲醛环上吸电子基团可促进反应进行。  相似文献   
997.
新型喹唑啉酮衍生物的合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醛、 丙二腈和酮为起始原料, 在乙酸铵的催化下一锅合成了2,6-二氰基苯胺衍生物3, 化合物3在NaOH催化下, 与酮经过分子内Pinner反应到Dimroth重排组合转化, 得到新型多取代喹唑啉酮衍生物5. 化合物5的结构经IR, 1H NMR, 13C NMR和MS表征. 喹唑啉酮衍生物是一系列药物的重要中间体.  相似文献   
998.
可调谐半导体激光吸收光谱技术(TDLAS)利用激光器的窄线宽和波长调谐特性,使其扫描被测气体的单个吸收峰,实现痕量气体的高分辨率、高灵敏度快速检测。通过分析近红外波段的乙烯吸收谱线特性,选取1 626.8 nm附近的吸收峰作为检测谱线,研制了基于white池结构的TDLAS检测系统,结合波长调制和二次谐波检测,对体积分数为20~1 200 ppmv的乙烯气体进行了测量,推算该系统的检测下限约为10 ppmv。  相似文献   
999.
本文制备了一种含硫醚键环状芳醚酮单体, 并将其引入聚酰亚胺中, 在不存在引发剂的条件下, 能开环交联反应制备出全芳香高热稳定的可交联聚酰亚胺.  相似文献   
1000.
制备了活性硅胶和硅胶负载溴,研究了乙烯与硅胶负载溴的加成反应,发现硅胶负载溴可较好演示该实验。我们进行了活性硅胶的循环使用实验,发现循环使用5次后,仍能得到不错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